功能作用下物质结构的变化
特异功能的现象很特殊。特别是这种突破空间障碍功能,能使固体物质互相穿透。那么,它对这些物质的结构起到何种作用呢?
我们把氯化钠晶体、净水片(CaOCL)、氟化锂晶体、纯银片和单晶硅等样品,各分成两份,一份放入透明玻璃瓶中,另一份留在瓶外,作为对照。让张宝胜把瓶中的样品的一部分目标物用突破空间障碍功能取出。实验完成后,把各种样品的瓶外对照部分、从瓶中取出的部分、仍然留在瓶中的部分,尽快空邮到四川大学物理系,由吴邦惠教授请专门的x光衍射仪专家进行分析,证明前四种物质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即,同一种物质,对照的、突破空间障碍功能完成后仍然剩在瓶中的、特异取出的物质的结构曲线无变化。如下图:
可是,取出的单晶硅片却发生了结构性的软变化。从40Kv铜靶x光衍射分析曲线上可以看出,单晶硅变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的特征峰变得低平。下面的两张图就是单晶硅片从瓶中取出前(上,峰值明显)和取出后(下,峰值明显降低)的曲线图。
而这种变化,是撞击、平常的气温变化等因素所不能造成的。有意思的是,一个星期以后,这种变化又自动消失了。即,又恢复了单晶硅的状态。是一种软变化。这和云南大学朱念麟等发现的特异功能对二极管的软击穿非常相似。这一实验经过两次重复,结果一致。为什么会这样?是否和意念的作用位置、性质有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1987年10月30日和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协作,观察张宝胜是否能把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壁打破。这个实验本身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带来一片标定仪器用的金属铟。铟有非常稳定的温度相变点(约153.5℃),我把它放入透明玻璃药瓶中。我让张宝胜专门把这片铟片,用功能从瓶中取出,然后,拿回清华大学测量。测量结果发现,不但温度的相变点出现了少许的位移,而且相变曲线由单峰变成了双峰(M型)——下面的一条曲线。这也是一般的物理化学因素所难以达到的。非常可惜,这个实验,没有经过重复。
这里,我想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1987年6月10日上午。本来的实验计划是做脑电图。张宝胜按时于8: 30来到实验室。尾随他进入实验室的是我所科技处的一位干事,姓段。在实验室中谈了几分钟工作的话题之后,张宝胜离开实验室向走廊尽头的大门方向走去。段干事也说,他的车上还有一个人,得赶快走,也出了门。我也随后出门锁门。刚走出4-5米,约一间屋子的距离,只听到张宝胜在后边哈哈大笑,实验室的门大开。这件事,到现在依然是我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迷。我不敢肯定,是我当时迷糊了,还是张宝胜的什么特殊本事表现出来?我问他: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他回答说: “我根本就没出去,只是让影子出去,我就在门旁边站着。” 我把这件事写在这。是因为,我对自己当时的感觉,既觉得有信心,对这样的结果又感到疑感。对张宝胜的功能真实性既绝对肯定,但对其功能的深浅又心中无底。对他说的话,我也只能参考,既相信,又不敢全信。因为这样的事情,太令人难以理解。立此存照。待以后,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时,再反观此类事件吧。接下来,张宝胜说: “我给你来点真功夫。”我给了他一袋上海北苏渔鱼品加工厂生产的“美味鱼片干”。他拿过去,双手一揉,密封在塑料袋中的鱼片上,立刻长满了“绿毛”。这和无机物的结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也属于使有机物的生长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惜的是,此类现象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