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中医教育人才培养

2014-10-18 11:14:48

  日前,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行文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对我国多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标准化的一次规范化要求,也是为适应多年来中医专业教育定位不明晰、方向偏移而进行的一个标准化的纠正性的指导模式,《标准》为我们表述了未来中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形象和职业素质,为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对高校中医人才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标准化”能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标准化的实施,是否能够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医或者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不偏离中医传统模式培养方向的本科学生呢?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核心。如在《标准》中所述:“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据此要求笔者认为,这个培养目标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最为期盼的事情,中医院校必须明晰一个理念:首先是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其次是培养中医大学生,最后才是培养大学生。很显然,中医院校肩负着更大的重任。

  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界和卫生主管部门的事情,这涉及一个广泛的参与群体和多方利益单位的职能发挥,其中有政府的方向和政策、有高校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医院的热烈响应、有社会的广泛需求,当然在当今人才培养供求诸多关系中也包含着培养对象本身的素质。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关于菜农标准化生产后出现的菜贱伤农现象,通过高科技种植的蔬菜,产量上去了、模式标准了,但是却很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影响。费了很大劲,种出的蔬菜可能因为产量的升高或者特色不足,而重新失去市场。那么,这样的标准化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这就时刻提醒我们必须注意,我们不能单纯的做一个生产者,我们必须时刻将市场需求放在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

  当前,中医人才培养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市场化环境?也许这是一个值得高校工作者和政府部门深入研究的命题,是不是培养的人才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或者是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这其中究竟是量的不足还是质的不够,需要进行研究。在当今中医进入人才培养大发展的时期,虽然相对西医院校和国家人口基数来讲人才培养数量还很有限,但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医院校扩招和中医专业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培养人数上去了,但是在市场面前,却显得十分被动,因为本科层次的高不成、低不就以及职业发展的“金字塔”效应,致使本科生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的竞争上十分逊色,而为了弥补差距,在行业水涨船高的情况下找到发展机会和工作岗位,很多人必须适应不断狂热的考研热潮。

  所以,从人才的培养上这一环节,已经充分暴露出本科教育层次的种种问题,没有良好出路的专业和充分就业的专业,无疑会引起大学本科教育的迷茫和混乱,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育,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即使许多人呼吁加强纯粹的中医专业或者传统的中医教育,也无法引导广大师生走向一个统一的明朗化的教育思路上来。

  中医教育如何契合市场需求

  而这仅仅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分析,对于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联的医疗机构和实习基地来说,更会有一种让学生在中医本科教育之后找不到北的感觉,不可忽视的中医西化或者中医院的综合型发展,已经让学院派的中医专业大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于医院发展的需要。纯正的中医教育如何契合于医院发展的需要,能够快速胜任临床工作的需要,能够适应自己前途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一个冲动,而是需要长期务实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医专业培养必须适用于医院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医院和用人单位需求什么,哪些专业在医院发展得好,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对于纯粹的中医本科专业究竟发展如何,也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客观的认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必然陷入被动。

  中医专业教育标准化,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这个标准化的着力点不仅仅在于强调高校培养上还原专业的本来面目和特征,更应该注重于这个标准化带来的社会效应和专业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要真正实现标准化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满足于学生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还满足于专业的规范化和本质,还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整体联动,在做好标准化要求和规范的同时,把关键点切在为大学生拓出平坦出路的肯綮上,从而实现标准化教育的真正效果。

 

  2009年,安徽中医学院被批准为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4年多来,该校紧紧围绕立项建设规划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汇聚人才,构筑平台,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卓有成效的学科建设有力带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新跨越。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责任

  加强领导重谋划。该校把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作为“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和督查组,建立起学校、教学院部(医院、研究所)、学科“立项建设三级管理体系”,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广泛调研论证,为学科建设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并按年度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逐年落实。

  坚持特色树品牌。新安医学是中医学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学术流派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著众多,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在学科建设中,该校十分重视弘扬新安医学的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新安医学的传承弘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新安医学的薪火相传;在科学研究上,注重新安医学的继承创新。新安医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特色理论与内涵研究、防治疑难病症研究、名方验方应用与开发等,成为授权学科中医学重要的研究方向;授权学科中药学围绕新安特色中药资源,深入开展安徽中药资源保护、中药材规范种植、道地药材质量控制、道地药材加工与开发等研究。

  完善机制强保障。为确保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近年来,该校通过“科技创新大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大会”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系统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统一思想,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在抓好教学的同时,参与和支持立项建设,引导全校上下将学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上来。

  把握内涵特色,狠抓学科发展

  点面结合成体系。该校十分重视学科体系建设,以立项建设授权学科为重点,统筹协调支撑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大力培育中医药新兴学科。

  目前,该校已拥有30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逐步建成了以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学位点为主体,以医、管、理、工、文等学科学位点为支撑,各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学位点体系。

  刚柔相济强队伍。学科建设的质量取决于人才队伍的水平。该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培养,刚性引进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相结合,先后聘请了56名国内外中医药及相关学科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培养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立项建设学科中青年骨干。

  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60.2%,硕士学位占69.3%,博士学位教师17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8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近年来,新增享受国务院或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组建了现代中药研发等4支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新安医学安徽省高校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多举并措筑平台。该校以“发挥优势,坚持特色,突出重点”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大力加强开发研究”为原则,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以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

  2010年,该校新安医学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该校获批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2012年,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挂牌。

  该校将新增博士学位立项建设,与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省级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立项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经费2.3亿元,用于学科条件改善、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科新生长点的培育,建设了一批开放有序、运转高效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校跨越发展

  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扎实的学科建设,促进了教学工作。近4年来,该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133项,其中国家级10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6项,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0年、2012年均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近年来,该校大学生获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60余项、190余人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科学研究不断获得新成果。依托学科建设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该校在新安医学研究、中药资源研究、针灸经络研究、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和脑病研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广泛与省内外有关政府、著名大中型中药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安徽生物医药产业、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被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产学研合作先进集体”。

  近4年来,该校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0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7项,发明专利47项,出版学术专著59部。

  医疗服务不断得到新突破。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立项建设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和针灸防治糖尿病、脑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重大疑难病症的特色优势,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立项建设以来,该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病种——糖尿病研究,在其“三早”预防及其血管病变的防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增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21个,新增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2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6个。

  文化传承不断获得新提升。富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也促进了该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活跃。该校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成为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校徽设计获得全国中医药文化标志一等奖,以新安医学文化为特色的中医文化学已成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该校“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列入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是该计划首次支持中医地方特色学术流派研究。《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学科建设不仅促进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该校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上一篇:宁肯背骂名的老中医

下一篇:中医药人才的健康成长

tags: 中医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