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关注 食品安全系列曝光事件

2014-10-18 11:10:05

  第一类:我们被骗了

  食品安全拷问企业诚信 

  隐而不报被指侵权

  代表食品:致癌水、贴牌油

  典型案例:致癌水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榜上有名,令人震惊。

  我们原本以为在外边买的纯净水会更安全、更健康,可如今却被告知可能会致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析:内蒙古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郭军说:矿泉水生产要比一般饮料难,其原因是矿泉水产品不能加防腐剂,不能加热灭菌,微生物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生产厂家。目前解决矿泉水中细菌超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臭氧灭菌消毒法,行业应用最普遍。二是采用膜过滤技术,因成本费用高,许多饮用水企业没有采用。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生产饮用水的工艺很简单,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业可擅自调高臭氧浓度或延长臭氧灭菌时间,造成溴酸盐过量,检测却有难度。”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郑玉山坦言,目前多数企业对溴酸盐的检验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检测又怕增加成本,导致隐患丛生。

  典型案例:贴牌油

  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沟油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贴牌油大家也不得不防。近日,一家位于昆明六甲城中村的“品牌油”贴牌厂被曝光,厂主从批发市场购买低价散装油,勾兑后,分装到知名品牌油的油桶中,贴上标签,堂而皇之销售到一级批发市场,最终流向餐桌。

  专家点评:贴牌油人人喊打,但在现实中,却很难给予严厉的处罚。相关律师表示,根据《刑法》规定,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价值达到5万,或者是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刑事犯罪,不然只能对这些黑作坊主进行行政处分。

  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用行政处罚只能“没收违法产品、违法所得、罚款”,然后,这些小厂主再找个地方,重起炉灶,防不胜防。这样的小工厂是最难管办的,只有行政执法权,很难取证调查,今天窝点被端了,明天他们再换个地方就是了,成本低,风险小。

  如何判断炒菜油的质量好不好?

  油的质量好不好,不用什么复杂仪器测定,看一眼尝一口就能知道。凡是黏腻难涮掉的都是坏油,清爽易涮掉的才是好油。

  亮晶晶的炒菜一定要警惕,因为油脂反复加热之后会造成折光性的变化,做菜之后看起来更加油亮,新鲜的油浇上去也没有这么亮。

  典型案例:勾兑品

  先是山西老陈醋,再到酱油、骨汤、豆浆、柠檬水、鲜榨果汁……一时间“勾兑门”层出不穷,各路媒体仿佛整体变身食品监督专员。人们发现,原来身边如此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调料,都是“用水冲的”。

  专家点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籍保平表示,现在因为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多,可能消费者走进了一个误区,有点杯弓蛇影的感觉。比如说酿造醋和勾兑醋,在安全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一个口感的区别。

  其实,勾兑醋还是酿造醋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国家必须制订更严格的标注规则,商家必须做好标示工作,让百姓都能明白地去选择,而不是被蒙在鼓里。

  其实并非所有勾兑都是非法的,有一些勾兑甚至在营养价值上都与传统食物相差无二。但消费者为什么对勾兑如此反感?恐怕最多的还是因为这些商家或者遮遮掩掩或者干脆谎言欺骗。既然勾兑并非妖魔鬼怪,何不大方承认呢?哪怕这与消费者的传统饮食习惯相左,甚至影响到生意,总比被曝光后千夫所指好吧。现代化的标准流程式餐饮与中国的传统美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你硬要鱼与熊掌兼得,是不是太贪心了点? 

  下转第三版

  编者按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再次触发食品安全监管之痛。连饮用水都致癌,我们还能信什么?我们对餐饮的要求,已经由“吃得美味”退化到“吃得安心”,难道如此低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吗?

  今天,我们就帮您分类盘点一下生活中那些不安全的食品,不为耸人听闻,只为您心中能有个数。

上一篇:吃好喝好原来如此难

下一篇:关注民间中医 注重挖掘整理

tags: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