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那么,古代的医院什么样呢?《清史稿·职官志》中有关于太医院的记载: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为九品。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
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京城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看病、制药,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太医院中的官吏和医务人员均称为太医,而且都是汉人。
明清的太医院,兼具卫生部、总医院、医学院和保健局四种功能。
太医院的药物以中医药为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帝因患疟疾,服用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等进的金鸡纳霜(奎宁)而病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驻华公使馆多德福医生曾为光绪帝诊病开药。
太医院设药房,药房设药库储存药材。药材按定例给价,由药商采办,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清宫药房名目繁多,如御药房、寿药房、东药房、西药房、内药房、外药房、乾清宫药房、武英殿露房、长春宫药房、永和宫药房等。有储药、煎药、配制药品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