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庄敛之
话说当时,有一位叫庄敛之的学子,他少年时曾跟一位姓王的和一位姓于的老师学习,当时这二位先生都是缪希雍的朋友,他们三人常在一起聚会。
庄敛之后来描述他们三人聚会的情景,说他们三人:“掀髯奋袂,上下古今,肝肠意气,相视莫逆”。
可见他们三人聚会时的场面煞是可观,直把当年的庄敛之同学搞得无比崇拜,心里一直惦记着,怎么能够也和这位缪希雍大侠学习一下呢?
后来,当他长大了以后,他的父亲就让他带着礼物,修子侄礼,前去拜见缪希雍,就这样,两人就相识了,谁也没有想到,日后他们将成为师徒关系。
这一年,是公元1611年,缪希雍已经六十五岁了。
从那以后,庄敛之就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接触缪希雍了,每次缪希雍到庄敛之家所在的金坛(那时缪希雍还住在长兴),庄敛之就抓紧机会,和缪希雍老师聊聊,学习一下。
没多久,庄敛之家里就发生了一件惨痛的事情,原来,庄敛之的老父亲病了。
具体的症状在文献中没有记载,只是说诸位医生都认为是患了外感病,于是开了很多的解表的药物,然后最不靠谱的是,还让患者“禁绝饮食”,对于这种治疗方法,我实在是觉得不可理解,您要是说忌口,别吃什么生猛海鲜、大鱼大肉的,我能理解,但是这可好,连饮水都给禁了,别不是和这家有仇吧?可见当时的糊涂医生不少。
然后,半个月以后,我们庄敛之同学的父亲就病危了,要说他还真够能挺的,要搁一般人甭说半个月,几天就挂了。
这个时候,想起了缪希雍,于是就找人给缪希雍带个口信,希望他来给看一下。
缪希雍听说以后,二话不说,立刻动身。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缪希雍这个人的特点是,只要听说哪里有人来请诊,不管多远,立刻就去,那是“千里必赴”。
要说这位缪希雍真是位大侠式的人物,奔七十的人了(这一年是公元1614年,缪希雍六十八岁),在听说求诊的消息以后,马不停蹄,从他住的长兴到金坛,“三日夜驰至”,然后下马进屋,立刻开始给庄敛之的父亲诊脉。
审证视脉以后,“顿足大叫”,说:“你父亲这不是外感病啊,这是内伤杂病啊,应该用平补的方法来治疗,并且还要吃一些好吃的美食,现在脾胃之气已经要绝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听,这才知道是给耽误了,于是忙求缪希雍死马当活马医,勉强给开了方子吧,看看能否给挽救回来。
这样,缪希雍就给开了方子,结果五天以后,发现患者根本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了,缪希雍仰天长叹,说:“我已经尽力了,但仍然无力救他回来啊!”
于是,潸然落泪,告辞而去。
没两天,庄敛之的父亲就去世了。
又一个生命被这些庸医给害死了。
顺便多说一句,现在这路医生(或者根本就不是医生,而是所谓的养生专家)还存在,我前些日子给一个患者诊病,是个气血不足的人,本来调理得好好的,突然这次来诊时我发现她的舌苔白腻,舌质淡白,之前都已经非常红润了,我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阳气突然受到损伤,体内水湿变得这么大。她回答说,这些天看到电视里有养生专家介绍,告诉大家每天早晨喝一杯凉水,就能身体健康。于是她坚持了十多天,期间闹了两次肚子。
这是哪路的养生专家?不知道人是有不同体质的吗?那些脾肾虚寒的人,每天早晨一杯凉水,不知道会使他们的身体收到多大的伤害,有些患有严重疾病的,病情会就此急转直下。
人体的阳气,在早晨就像个小火苗,到了中午才像一团大火,此时喝几杯凉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脾肾阳虚的人,早晨的一杯凉水是有很坏的影响的。
真不知道电视台从哪里请来的这路专家,不知道会耽误多少人的健康,真应该命名为害生专家啊。
我都能够想像到,这路专家在宣传的时候一定是打着中医的旗号的,一定会说:“我们中医认为,早晨喝一杯凉水,对养生有很大的帮助,中医认为……”
然后估计会有更多的喝凉水闹肚子最后变成很多疑难病症的人,会扯起取缔中医的大旗,高喊:“该死的中医,害得我闹肚子!”
不多说了,让我们继续关注庄敛之同学吧。
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庄敛之同学痛定思痛,终于搞明白了,以后不能再胡乱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只相信缪希雍老师。
果然,没多久,事情就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要说这位庄敛之同学的家里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因为他除了大老婆之外,还娶了几房小妾(具体是几房,我没有考证清楚)。
其实家里有这么多的小妾是很不好管理的,估计跟管理一个公司差不多,员工的什么事情都要照顾到。这不,这天,其中的一个小妾病了,患的是疟疾,这就把庄敛之同学给操心坏了。
她患病的症状是“寒少热甚”,这个疟疾发病,并不都是有规律的一会儿寒,一会儿热的,有很多情况是寒热不对称的,同时,她还汗少,头痛,不爱吃东西。
这个时候,庄敛之同学直接就找缪希雍来诊视了。
恰巧缪希雍当时就住在附近,于是就赶来了。
诊了脉以后,感觉脉象洪数而实,这是有热的脉象啊,再看这位患者,病情也确实和脉象一致,发热的时候多,出汗,这些都是热证的表现。
于是,就开了清热生津补脾的方子:麦门冬、知母、石膏、竹叶、粳米、橘红、牛膝、干葛、白茯苓、白扁豆,开了三付。
这个方子,那是张仲景的竹叶石膏汤和白虎汤打的底子,用来治疗气阴两伤,其中用麦门冬、知母、石膏、竹叶是用来清气分热邪的,粳米滋养胃阴,这里可以看出缪希雍用药是十分谨慎的,比如他就将原方里的半夏去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半夏温燥,对热病不利,他用橘红来理胸中之气,然后用牛膝来壮腰腿之气血,其药气下行。(因为后面的医案中记载这个女子素有胸痛,腿软无力之证,所以用了这两味药)
其中干葛是用来升阳明胃经之气的,可以解肌通络,舒缓头痛,同时也是治疗泄泻的重要药物,白茯苓升脾经之阳气,扁豆滋养脾阴。
在这一个方子里,药性有升的,有降的,可以调理气机的上下,气机一开,则热邪就容易散去,然后又配了大量的清气分热的药物,最后,再捎带着补一下脾经(这是缪希雍的创造,后世叶天士对缪希雍的调养脾胃的理论几乎全盘吸收),增强抗病能力。
这个药服用了三付以后,却没有任何效果,而且,患者却更重了,又大发寒热,人都神智不清了。
咦?这可就奇怪了,难道是自己没有诊断准确?
这时候庄敛之同学也来了,很担忧地说:“是不是用的石膏什么的太寒凉了?我看还是别用了吧!(自己的小妾自己心疼啊)”
这个时候天已经很晚了,缪希雍也不方便去诊断,看着庄敛之同学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一软,得,那就把石膏去了吧,加上人参二钱。
庄敛之同学一听,欢天喜地的回去了,终于可以补了!
庄敛之这一走,缪希雍仔细回想了一下,不对啊,难道我会判断错吗?不好,要犯错误!
于是,赶快让人去拦住庄敛之,让他把人参煎好,但是别服用,等我去诊脉后再定夺。
然后,天一亮,缪希雍就来到了庄敛之家,给这个小妾诊了脉,居然还是洪数的脉象,诊断的没有错误啊,人参千万别服用了,石膏的份量不够,上次开的是一两五钱,这次加到二两(我前面说过,对生石膏的灵活应用是缪希雍对中医的一大贡献,现在的医家还这么用呢),再加何首乌五钱。
为什么要加上何首乌呢?这里是用来养血的,缪希雍把可能出现的后方空虚的问题都给注意到了,此时养血为什么不用当归等药物呢?因为那种药物性燥,对温热病的治疗不利,缪希雍这些用法为后世温病学家们开拓了思路,而且,何首乌入肝经,古人认为疟邪最容易侵犯肝经了。何首乌生用可以解毒散结,我相信缪希雍此处用的是生何首乌。
而且,缪希雍让这个方子每天服用两付,这么说就是一天使用了四两生石膏。
在药物的份量加重以后,这个小妾的疟疾就豁然痊愈了。
庄敛之同学真是急出了一身的汗啊,总算是好了,太感谢缪老师了!
后来,就在一年以后,这个小妾又病了一次,症状是忽然头痛如裂,心里面烦得难受,咽喉疼痛,嗓子也哑了,舌头也裂了,咳嗽有痰,胸膈觉得非常的胀闷,恶心,吃不下东西,四天以后,开始再次寒热发作,仍然是寒少热多,发热以后,一定要出汗才能退热。
这次,缪希雍来诊断以后,认为仍然是上次的暑邪没有清除干净,所以才会再次发作(估计是庄敛之同学心疼这位小妾,用药没有彻底的缘故)。
各位,在这里缪希雍应用了中医的伏邪的理论,这个伏邪的理论认为,邪气如果没有清除干净,会潜藏在人体的内部,等待时机,再次发作,后世的温病学家们就对此进行了发展。
然后,缪希雍就继续用药,最后彻底治疗好了这个小妾的疾病。
小妾的阴谋
接下来,该轮到我们的庄敛之同学倒霉了,他这次的病,几乎要了他的命。
原来,有一天,庄敛之突然开始闹肚子,这个闹肚子可非同凡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无论什么食物,只要一往下咽,喉咙里面就觉得像针扎一样的疼痛,然后满肚子绞痛,但是这种疼痛很特别,用医案的原话记载是“满腹绞辣”,估计这种疼痛哪位都不想尝试,然后就觉得“腹中有气先从左升,次即右升,氤氲遍腹”,此时,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想去厕所了,到了厕所,泻得那可真是“痛泻”啊,肛门觉得像火烧的一样。
刚回来,肚子里又是一阵闹腾,然后再次急奔厕所而去。
估计那个时候恨不能住在厕所里,就不出来了。
那么泻得都是什么东西呢?全部都是清水一样的,有层白色的油脂,另外就是吃什么泻什么,都没有消化。
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泻算是把庄敛之给折腾惨了,甚至在睡梦中都会大泻,狼狈不堪。
天哪,看来,一个闹肚子也会把人给折磨死啊!
于是赶快请医生啊,这帮医生这个说是停食,那个说是受暑了,再来个说是受寒了,但是开了所有的药物,全部都没有一点的效果。
就这样过了近一个月,在看我们的庄敛之同学,本来挺胖的一人,现在瘦得几乎没肉了,乍一看跟个鬼似的。
庄敛之的诸位老婆们不知道是什么反应,总之他的老母亲伤心坏了,那是“朝夕相视,哀号冲天,恨不能以身代也。”
正巧这个时候,缪希雍偶然路过金坛,庄敛之一听自己朝思暮想的缪老师又来了,就跟看到了救星一样,赶快让人去把缪希雍给请来了。
缪希雍来了以后,一看此时的庄敛之也确实可怜,怎么泻成了这样呢?
庄敛之哭诉了自己的病情,并把自己服用的几十药方都给缪希雍看了,缪希雍拿过来以后,说了一句中医史上的名言:“药苟中病,一方足矣,安用多为?”
然后诊了庄敛之的脉,发现脉象是洪大而数,知道此时庄敛之的体内是个热证,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个热邪是怎么引起的(这是个谜团,我会在后面给大家揭开),但是,只要是有热,那就把热清掉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开了方子:黄连、白芍、橘红、车前子、白扁豆、白茯苓、石斛、炙甘草,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子,其中清热和阴,健脾利湿的药物都有了,缪希雍的治疗思路就是,我不管你这个热证是什么引起的,我只管把你的热邪清掉,保护好你的脾胃,你的身体自己就会恢复功能了。
他还特别嘱咐,这个药物煎好以后,要用冰凉的井水把药给镇凉了,然后再兑入一杯童便,这样才能服用(估计金坛的小男孩也开始要抢手了)。
然后,特别告诉庄敛之说:我开的这个方子别给其他的医生看到了,否则怕这些医生看到了,会“大笑不已也”(因为别的医生一定会想,这么个小方子,能治病吗?)如果你想活命,就坚持服用这个方子。
庄敛之连忙点头答应,然后晚上就喝了药。
这个药一喝下去,庄敛之感觉就像喝了薄荷饮料一样,那种夏日的清凉感觉,直入心脾,“腹中似别成一清凉世界”(这句话写得好,现在的广告公司可以借鉴使用),就这一付药,当天晚上就安睡直到天明,没有再大泻。
服用了三付以后,大便就基本正常了。
在患病的时候吃的东西,只要是温点儿的,就觉得特难受,必须是凉的吃下去才行,到了现在,突然觉得食物冷了就不行了,开始想服用温的食物了。
看到这里,缪希雍说,这是热邪已经清掉的缘故。
于是,在前面的方子里又稍微加了点调补脾胃的药,就离开了金坛,回到长兴了。
这个时候大病初愈的庄敛之是个什么模样呢?只见他“鸠形鹄面”,走在外面一看到以前的熟人,大家都吓得吐出了舌头——这位还能活几天?
过了一个月后,缪希雍又来到了金坛,庄敛之皱着眉头向缪希雍说:“怎么办啊?我的脾胃还没有恢复,现在一喝点水,就觉得肚子要胀得像要裂开,也没有胃口,您给想个办法吧?”
缪希雍说:“这是你泻了那么多,伤了阴气啊,此时不适合用汤药了,因为需要慢慢的调理,我给你开个丸药吧。”
于是开了方子:人参、白芍、炙甘草、五味子、黄芪、山茱萸、山药、熟地、牛膝、紫河车。
就是这个方子,其中人参、黄芪,这是补阳气的,可以健壮脾胃之阳气,白芍是和阴血的,白芍与炙甘草这是仲景的芍药甘草汤,有酸甘化阴之妙,山茱萸、山药、熟地是分别补肝、脾、肾,紫河车就是胎盘,这个东西欧洲人是绝对不会吃的,但我们中国人认为它可以大补人身之元气。
其中五味子收敛肺气,补五脏,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也可以收敛大肠之气,而用牛膝是壮腰腿之力,想必此时庄敛之连站着都成问题了。
这个方子庄敛之一直服用了三年,在这个方子的帮助下,庄敛之的身体康复如初了。
许多年以后,缪希雍发现庄敛之还把这个方子收藏着,“俨如重宝,十袭珍藏”。
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最搞笑的实际是在后面。
在恢复身体的时候,缪希雍就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庄敛之同学说了,说:“你如果想要身体好,那就要远离女色一段时间,这样身体才会恢复得好,你看你身子都这么弱了,再亲近女色,那多不好啊。”
庄敛之很疑惑地问:“那需要戒女色多久啊?”
缪希雍很保守地估计了一下,说:“怎么的也要一年吧。”(余劝其绝欲年余)
哪成想庄敛之同学是个对缪希雍无比信任的人,甚至会矫枉过正,只见他把心一横,干脆,既然老大您发话了,那我就把这些小妾们都给辞了吧!
没想到,缪希雍的劝解起到了破坏人家家庭的坏作用。
也可见当时的妇女是何等的没有地位,跟什么似的,说辞了就辞了。(敛之因出妾)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小妾们都走了以后,下面的仆人丫环才敢说话,就有人报告了,说庄敛之的大泻,就是某小妾的阴谋。(得尽发家人私谋)
原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文献中没好意思记载),有小妾在庄敛之的食物里给下了巴豆,导致的我们庄敛之同学大泻几乎死去。
天哪,原来如此,庄敛之同学差点用头撞墙:我对她们多好啊!
各位,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个巴豆,觉得想整蛊谁就在他的菜里放点,需要知道,这个巴豆具有强烈的黏膜刺激作用,前面庄敛之感觉火辣辣的就是,而且,严重的中毒也会死人的,曾经有过二十滴巴豆油就要人命的记录。
一般中药里使用巴豆的时候,都是用棉纸把油榨去,然后用黄蜡包住它,再服用,那也是要十分慎重的,因为它泻的力量比较强。
看来,庄敛之亲爱的小妾出手还是比较重的。
庄敛之同学终于体会到:老婆多了也不是好事啊,管理不好会要了自己的命的!
但是,我写这个医案并不是要论述老婆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现在各位也没有机会了),而是想说,这个医案反应了典型的中医治病的思路。
在一个外邪来临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中医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比如缪希雍根本就没有想到是巴豆引起的反应,但是,中医的思路是,不管你是什么,我只需要观察你在人体里面引起了什么反应,如果你引起的是热证,那我就帮助人体把热清掉,这样,身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会恢复,结果也就把病给治疗好了,这就是本病的大致治疗思路,也是中医治病的模式之一。
后来,庄敛之同学不再留恋尘世间的快乐,一心向学,跟随着缪希雍学习,《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补充部份的工作,就是他给完成的。
东林书院的凋零
在公元1621年,缪希雍移居到了金坛,开始和弟子庄敛之和康文初整理自己的着作,他们将《先醒斋笔记》进行了增补,成为了《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这一年,缪希雍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这个时期,有的时候是缪希雍自己提笔写几段,有的时候是他口述,弟子记录下来。
有的医史文献资料说缪希雍是因为阉党抓捕东林党人,才移居到金坛的,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此时,东林党人还没有向魏忠贤发起总攻,而魏忠贤也没有开始对东林学子痛下杀手,实际上,那些事情是发生在四年以后。
我在前面写的那些医案,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缪希雍总是在给周围的朋友看病,都是特脸熟的人,朋友套朋友的,其实不是,这是我故意选择的医案,实际上医生看病是不分朋友不朋友的,在缪希雍的书里也记录了大量的治疗普通患者的医案。
但是,缪希雍的这些朋友却真是值得写一下,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忠义之士。
让我一个一个来说吧,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杨涟的人,这位杨涟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朝廷安排他当了常熟县的知县。这样,他就来到了缪希雍的家乡,为了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经常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深入田间、街道,微服察访,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让他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杨涟在刚刚来到常熟以后,就听说缪希雍是个豪爽忠义之人,不但医术高超,还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于是就前来登门拜访缪希雍,希望了解当地的治理之道。
缪希雍和杨涟的脾气其实十分相似,都是忠肝义胆之人,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朋友,至于杨涟所问到的常熟治理之道,缪希雍也毫不含糊,立刻把自己的亲戚给贡献了出来。
缪希雍的这位亲戚,是他的外甥女婿,叫毛清,这位毛清可不是一般人,是当时的大款中的大款,是个巨富。
缪希雍立刻把这个巨富外甥女婿给贡献了出来,说:常熟必须要兴修水利,兴修水利的钱,可以找这位大款要。
同时,还把这位大款(毛清有无数的水田)的水田种植经验也贡献了出来,让杨涟推荐给大家。
有这么一个舅舅,估计这位毛清大款一定会哭笑不得。
顺便说一句,这个毛清大款的儿子叫毛晋,此人值得一提。
这位毛晋从小就被缪希雍给灌输了一定要有文化的思想,因此和他的大款父亲截然不同,毛晋被缪希雍安排,拜了缪希雍的好友钱谦益(就是那位娶了柳如是的老头)为师,毛晋从三十岁左右就踏入了出版业,做了一个书商,不过他这个书商做的可是太大了,他建立了自己的藏书楼,叫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八万四千多册,其中很多是宋版书,他还雇用刻工、印工,刊印书籍六百多种,很不能当时整个大明帝国哪儿都有毛晋刻印的书(称为“毛刻本”),毛晋抄写的那些珍贵书籍,被后世称为“毛钞”,极其珍贵,毛晋当时在江西订制的宣纸,在纸的边上会盖一个“毛”字,因此被称为“毛边纸”,现在同规格的宣纸还这么叫,估计练习书画的朋友们会很熟悉。
这位毛晋还打破了一个记录,在历代私刻的书籍中,他刻的最多。
钱谦益自不必说了,他比缪希雍小三十多岁,但缪希雍仍然把他当作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钱谦益曾经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有一次,缪希雍在酒席间慷慨陈词,对钱谦益说:“传称上医医国,三代而下,葛亮之医蜀,王猛之医秦,由此其选也。以宋事言之,熙宁之法,成方以致病也(意思是使用现成的药方,不知变通,导致不良后果);元佑之政,执古方以治病也(用古代的方子,可现在的病情变了,却不知随机应变)。绍述之小人,不诊视病状,何如而强投乌头、狼毒之剂(有毒的药物),则见其立毙而已矣。”
然后,又问钱谦益:“子有医国之责者,今将何谓?”意思是说你有治理国家的责任啊,现在有什么对策呢?
钱谦益自己记载到:“余沉吟不能对。”
钱谦益又说,缪希雍酒醉之后,“酒后耳热,仰天叫呼”,其郁闷之情可见。
后来,在东林诸子死后,钱谦益成为了东林人新的领袖。
现在,让我们再说回杨涟,我们的杨涟知县在任期间,正好是东林书院会讲的鼎盛时期,因此他也经常跑去书院听讲。
常在东林书院碰头的,除了缪希雍,还有一位,叫缪昌期。
这位缪昌期各位一看名字就能猜到,是缪希雍的亲戚,他们分别属于缪氏家族的两个谱系,缪希雍家在常熟,缪昌期的家族在江阴,有的医史书说他们是兄弟,这是不准确的,他们的辈分还没有搞清楚,他们自己也不以兄弟相称呼,但二位确实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这位缪昌期也需要特别介绍一下,他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这位还真不愧是缪希雍的亲戚,敢情脾气和缪希雍一样,都是忠义之人,敢于直言,胆子大得出奇。
杨涟和缪昌期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忧国忧民,希望以自己心中的理想来治理国家,希望人人都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因此对苟且之人丝毫不能宽容,对奸佞小人那更是恨之入骨。
所以,当他们都到朝廷做官后,他们两人还是密切来往,共同进退。
那么,他们在朝廷里都做了什么呢?这又为什么会影响到医家缪希雍的命运呢?
其实,杨涟之前在朝廷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在“移宫案”中逼走李选侍,拥立光宗、熹宗登基等,这些我就不写了,留给写明史的人吧。
缪昌期也是,在朝廷里光明磊落,豪气冲天,大家知道这些就可以了,如果我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没有几页是写不完的。
我要说的重要的事件是和阉党的斗争。原来,他们在看到魏忠贤等阉党的误国行为后,十分气愤,开始毫无畏惧地向阉党展开了斗争,他们上疏怒斥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但是,昏庸的皇帝却对此毫不理会,结果,魏忠贤在看到皇帝的态度后,在天启五年,开始对已经罢官回家的杨涟和缪昌期等痛下杀手。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杀戮,魏忠贤的走狗还列出了株连的名单:《东林点将录》,株连108人,说高攀龙是“公孙胜”、杨涟是“大刀”、左光斗是“豹子头”、缪昌期是“智多星”、李应升是“扑天雕”等,总之,将东林人物全部冠上“水浒强盗”的绰号,其中我们的缪希雍也赫然上榜,名字是“神医安道全”。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杨涟被逮押送北京,所过街市,沿途百姓都焚香哭送,祈祷他能够生还。
六月二十八日,开始审讯杨涟,阉党将锦衣卫的诸多臭名昭着的酷刑全部用于杨涟,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在过堂的时候,杨涟已经无法站立,是带着刑具躺在地上受审的,但他仍然毫不屈服,怒目圆睁,大骂阉党魏忠贤。七月庚申夜里,恼羞成怒的魏忠贤下令处死杨涟。
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现在全文录入如下:“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春风,于我何有哉?”
杨涟写完以后,仰天大笑,慷慨奔赴刑场。
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烈之至。
杨涟用死,扞卫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缪昌期在江阴被捕,押往北京,在路过无锡的时候,与高攀龙、缪希雍等诀别,大家不胜悲愤,高攀龙对缪昌期说:“我辈处常胜之局。小人败,我辈胜。我辈败,青史上毕竟我辈胜!”其豪气长留青史。
在锦衣卫监狱中,缪昌期面对阉党的审问,慷慨激昂,气贯长虹,大骂奸贼魏忠贤。
用刑的时候,阉党曾利诱他,说只要承认受贿,就可以免去死罪。
缪昌期圆睁怒目,慷慨激愤地说:“一个人长寿有三种方法:第一是精忠报国,让国家安康;第二是让家风清廉;第三是保证自己的名节清白,这才是真正的长寿,否则多活何益?你们这些小人怎能懂得!”(士寿有三:寿国、寿家、寿身。寿国者,安社稷无疆也;寿家者,缵箕裘勿替也;寿身者,保名行不亏也)
于是,阉党开始残酷地用刑,“五毒备至”,折磨得缪昌期是死去活来。
最后,缪昌期终被活活打死,死的时候,他的十根手指全被打落,惨不忍睹。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得长的,但是,在有些人心中,“忠义”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会受到任何玷污,那么他们不惜以死相卫!这种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忠义之士”。
此时,锦衣卫缇骑正在各地抓捕东林人,下一个目标就是高攀龙,于是,就出现了我前面叙述过的情节,高攀龙在听到报信后,神态安然,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落入这些阉党的手中,受他们的侮辱,于是,他换好了衣服,认认真真地写下了遗表,然后和家人告别,最后,在附近的水池中,自尽身亡。
在他的遗表中,他曾写道:“臣虽削夺,旧为大臣,大臣受辱,则辱国。”
那么,此时的缪希雍如何呢?
虽然他也是阉党通缉名录中的人,但是由于并不是朝臣,所以阉党对他还没有采取行动,这样,他就成为了东林人中唯一的能够自由活动的人。
好多营救的信息,传递危险的信息都需要及时地通知各处的东林人。
此时,已经没有人可以用了,这些信息,连仆人都不能相信,怎么办?难道要缪希雍亲自出马吗?
但是,他已经是将近八十岁的人了,能行吗?
当然能行!缪希雍豪侠一生,此时年龄虽大,但豪气何时稍有减少!
牵马来!烈马在嘶鸣,缪希雍老人身手敏捷,翻身上马,雄姿不减当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缪希雍纵马来往穿梭于各地,为了营救东林党人,传递各种消息。
有文献记载,他甚至都是在黑夜里行动的,数次“夜扣”某某家的门。
让我们来看一眼此时的缪希雍吧,让我们来给他画一个画像吧,让我们把他留在人间的最后的形象印在自己的心中吧!
这是一幅如此令人动容的图画:烈马鬃毛飞扬,奋蹄飞奔,在马上,年近八十的缪希雍满头白发,但仍是“电目戟髯”,如“羽人剑客”,长途的奔波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半点疲倦,在他的心中,流淌着激愤的热血,他的脸上,仍显露着不屈的怒容!
没有人觉得八十岁的人骑烈马奔波是安全的,但是,此刻的缪希雍已经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再重要,我甚至觉得,他是在故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能与那些肝胆相照的朋友们一同而去!
我甚至能够想像得到,当缪希雍听说了一个接一个的朋友被阉党杀死后,这位八十岁的老人,是流着悲愤的眼泪在马上狂奔的!
就在缪昌期慷慨就义的第二年,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缪希雍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去世的,当时的情景如何。
钱谦益曾说他是病死的,但也没有确切的描述当时的情景。
那就,让我们把一个八十岁的老人骑在烈马上奔波的情景,做为他最后的影像吧。
在我的心中,更宁愿他是死在马上的。
他终于和他的那些正直豪爽的朋友们在一起了。
如此,则死又何憾!
缪希雍,字仲淳,他小的时候身体虚弱,父亲早亡,他靠着自己的毅力,攻读医学,不但调养出了自己的豪侠之身,亦拯救了千万个病痛中的患者,他发温病学说之先轫,倡温邪自口鼻而入之学说,他的关于脾阴胃阴的论述,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的不足,他的药物学的论述,与李时珍《本草纲目》同为明代药物学双璧。他为人豪爽正直,嫉恶如仇。他的一生,是豪情四放的一生,他的快乐,显现在给患者治好病后“攘臂自快”的豪情中,显现在听说哪里有病患会“千里必赴”的决心里。
他与他的东林朋友们的故事,将会与他的行医故事一样,被永远地流传下去,为后世所赞叹,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