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之发汗机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缓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热环境,故造成发热持久不退,其中尤以营养、发育较差或病后失调的孩子发病率为高。中医理论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暑热熏蒸,暑热乘虚侵袭肺胃,肺气失宣则汗闭,汗闭热不能泄,因而发热不退;暑气内蕴,耗伤胃内阴津,而致口渴喜饮;暑热伤气,气不能化水,故尿清长而频。汗与小便,同属津液所化,异物同源,汗闭尿更多,尿多阴津更伤,结果患儿便口渴喜饮。如此形成发热、无汗、多饮、多尿的主要症状。且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治而愈。
虽然“夏季热”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因“夏季热”长期发热,会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及时防治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对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而用中药防治本病效果较好。由于本病属于外感暑热,气阴两虚,治疗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气养阴;脾失健运的,当健脾益气;挟湿者兼以化湿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伤阴;慎用温补,以防助热。现分型论治如下:
暑伤肺胃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神疲肢倦,烦渴喜冷饮,脉虚无力,治以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药用西洋参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无汗或汗不畅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热偏盛,烦渴引饮,身热面赤,舌苔黄燥,脉数无力者,用白虎汤合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中阻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汗出不畅,头重脘痞,烦渴饮冷,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此为热重湿轻,治以清热祛暑,兼以化湿,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味,药用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苍术9克,藿香9克,佩兰6克,芦根12克;若身热持续,汗出不畅,胸闷纳差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腻,为湿重热轻,治以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药用鲜藿香9克,鲜佩兰6克,六一散6克,连翘9克,茯苓6克,半夏6克,陈皮6克,厚朴6克,荷叶9克。病久致脾胃虚弱者,加白术、党参、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气,和中化湿。
上盛下虚型主要表现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尿多清长,甚而频数无度,无汗或少汗。虚烦不安,倦怠神萎,面色苍白,下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细。治宜温肾清心退热。方用温下清上汤(徐小圃经验方)加减,药用淡附子3~6克,黄连3~6克,磁石10克(先煎),天花粉10克,覆盆子10克,菟丝子10克,蛤粉6~10克,补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莲须10克。心烦口渴者,加莲子心、天花粉、玄参清心除烦。口渴不止,小便清长,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除烦、止渴益气,用金匮肾气汤补肾温阳、固护下元。
本病初起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病容,高热而食欲正常。久病后则可显现慢性病容,食欲减退,面色少华,日渐消瘦,烦躁哭闹,部分患儿次年夏季仍可发病,对小儿健康发育影响较大。因此,春夏季节,婴幼儿长期发热,在排除其他疾患外,应注意考虑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乱用抗生素产生不良影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