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建立京津冀中医药协作平台

2014-10-18 11:37:32
•建立京津冀科研协作平台

•建立中医药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让三省市中医药事业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协同发展。

科学设计是关键

完善体制机制,首先需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成立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做好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定位、目标、任务,统筹协调,协同发展。

此外,需建立起京津冀三地沟通协作长效机制。相互通报中医药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实行定期会商,交流经验,共同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日常交流合作,举办相关培训及学术交流等。

建立京津冀中医药协作平台

首先,建立京津冀科研协作平台。依托科研院所或行业学会,开展跨地域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逐步建立“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中医药科技管理体系。

其次,建立中医药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组织高校院所和骨干企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建立系列研发机构;建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专利服务等系列公共技术创新服务。

对京津冀协作项目的建议

以天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为例,对京津冀协作项目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医疗协作。

目前天津市形成了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中医医学中心,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南开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区域中心,以区县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建议开展合作办医,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惠双赢;加强对口帮扶,拓展医疗优势技术资源,提高三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探索跨省市的医联体服务模式,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总结经验。

二是开展专科协作。

建议统筹三地中医药专科资源,提高专科凝聚力,开展面向重点病种的重大疑难问题、关键技术、诊疗规范研究,争取获得关键性突破。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医大师4人,天津市名中医40人,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6人。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50个,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6人。形成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包括住院医师及全科医师培训在内的毕业后教育等多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整合三地中医药教学资源,联合培养医学人才,根据各自需求采取互聘指导老师、互派进修人员等形式,发挥教育资源合力,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四是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打破对医师执业地点的限制,推动多点执业将促进中医人力资源的流动。建议协调三地卫生计生部门有关多点执业的政策,鼓励中医医师在京津冀三地开展多点执业,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

五是鼓励发展民营医院。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发展民营医院,获取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公益事业,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部门可协调制定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的鼓励政策,促进医疗机构错位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就医需求。

六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及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打造京津冀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形成中医药服务产业集群。

七是探索京津冀中医药健康旅游协作模式。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整合三地优质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合作规划跨省旅游线路,共同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下一篇:澳洲对中医的认可

tags: 中医 中医药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