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中医药在英国在美国在澳大利亚

2014-10-18 11:37:11

编者按: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中医药学传到海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的教训,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鲜活的学术源泉。为充分发挥史鉴资政的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近日在北京召开“百年中医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史学方面为中医药的海外发展提供支撑。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中医在中西方文化、科学、医学的碰撞、交流中,从抗争求生存、图新谋发展,到继承创新,再现辉煌,所得所失,都值得认真总结。”

就让我们跟随本次研讨会嘉宾英国中医师学会主席马伯英、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原会长李永明、澳大利亚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一起走进欧洲、美洲、澳洲的三个代表性国家,探究中医药海外发展的脉络。

中医药在英国:曲折中的不懈斗争

“海外的中医要敢于与西方对话,要善于利用西方的民主程序,争取中医的合法地位。”多年来积极参与英国中医立法进程的马伯英如是说。

中国传统医药随着17世纪传教士从中国返回欧洲而传入英国。此后,中国传统医药在英国逐渐受到欢迎,中医针灸学在英国还形成了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分支——五行针灸。马伯英介绍,英国人对中医的信任度较高,到他诊所就诊的白人患者非常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英国中医界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十多年中医在英国蓬勃发展,诊所开遍英伦三岛的各个角落,达两千多家。一批连锁公司将诊所按商业模式运作,成就了数十名中医百万富翁。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中医开始走下坡路,仅一两年就跌到了谷底。

英国是欧盟国家当中第一个进行中医药立法的国家,整个中医药立法对中医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影响,这其中也蕴含着海外中医人的不懈努力。2000年11月英国上议院特设科技委员会发表蓝皮书,将中医和中国针灸打入3a组,认为是“没有科学根据、与某种哲学和宗教相联系的治疗手段,不可予以财政、教育等等支持”,这等于要废止中医的存在,激起英国中医师学会的强烈反对。2002年英国卫生部成立工作组,草药师(指的是使用草药治病者)和针灸师将列入立法注册,中医师被认为是草药师,降等处理。经过英国中医师学会的抗争和说服,2005年新卫生大臣宣布中医师与草药师、针灸师平等进入立法进程,保护中医师头衔,中医师可以一对一看病人后处方中成药给病人服用。然而2011年,当时的卫生大臣改变决定,突然宣布“不再保护中医师头衔”,“中医师作为草药师进行注册登记”。

2014年备受煎熬的英国中医药业又到了风口浪尖。据《英国侨报》报道,2013年11月21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新闻称,从2014年4月30日起将全面禁售未注册的草药制品。如此,目前英国市场上的中成药存货将大量下架,消费者将无法通过正当渠道在英国市场上购买到中成药,这其实是给英国中医药行业套上了“紧箍咒”。今年的7月24日,马伯英应邀参加了英国华人筹款晚宴,有机会向卫生大臣面呈信件,并与之近距离对话,希望他能注意到中医界目前处境,出手挽救中医。

英国中医药业发展出路何在?马伯英表示:“海外的中医应当大力宣传中医,让西方人理解中医,对于批评性说法,要善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捍卫中医。此外,海外的中医师必须提高中医治病能力,提高英语水平,懂法守法,做到安全第一,疗效第一,赚钱为次。”

中医药在美国:四十年前的拐点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场持续多年的“针灸热”。谈及这场美国中医药在四十年前的拐点,李永明认为是一个记者、两位科学家、四名医师以及尼克松访华团掀起了美国针灸发展热潮。

一个记者,是指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和记者赖斯顿。他是第一个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的美国记者,于1971年7月在北京同秘密访华的基辛格擦肩而过,错过了世纪新闻。还因突然发生腹痛,住进了“反帝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常规药物麻醉下的阑尾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因腹胀不适,接受了针刺和艾灸治疗,症状得到改善。在赖斯顿住院期间,纽约时报于7月26日发表了他的著名的纪实报道《现在让我告诉你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其中详细描述了接受针灸治疗的过程,此文被公认为美国针灸热的导火索。

两位科学家,是指最先到新中国访问的两位美国科学家。他们是耶鲁大学的高尔斯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格纳教授,二人访华时目睹了针刺麻醉的神奇功效,对针刺麻醉进行宣传,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四位医生,是指第一个访华的美国医学代表团。正当针刺麻醉在美国遭到医学界的质疑时,中国中华医学会及时地邀请了四位知名美国医生于1971年9月访问了中国。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医学领域,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称为美国医学界的“四君子”访华团。

一个总统访华团,是指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破冰之旅。1972年春,总统尼克松访华团抵京时指名要看针刺麻醉。美国代表团在北京第三医院参观了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医生主刀的针刺麻醉手术,美国人亲眼目睹中国医生在无影灯下为病人开胸切肺却根本不用麻药,其全过程都被记者们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与此同时,尼克松夫人在北京儿童医院参观针灸治疗的照片也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的显要位置,尼克松的私人医生塔卡少将也多次公开发表对针灸的正面评论,这一切都将美国和西方针灸热推向高潮。

历史表明,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入乡随俗、遍地开花。总结针灸在美国的传播,李永明提出了对中医药发展和研究的建议:“一是要注意媒体宣传,二是要重视名人效应,此外还要重视中医药的海外立法、与国际研究接轨,中医界要更加开放,鼓励其他专业人士研究中医药,中医西进要有战略性的突破和努力。”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相对成熟的发展状况

200年前,中医药从19世纪中叶随淘金潮流入澳大利亚,经过了20世纪末期的活跃阶段,在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的唐人街和华人集中地区,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中医针灸诊所和中药店铺,现有执业的各种中医师及针灸从业人员已超过4000人。据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澳大利亚大约有1/5的成年人接受过中医针灸治疗。

在对中医从业者的管理方面,最早实行注册管理的是维多利亚州。而澳洲实行全国统一的注册管理制度是从2012年开始的。从2012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为西方国家首次确立中医合法地位。按照澳大利亚政府法律,只有进行了正式注册的中医师、中药师,才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于2011年7月正式成立的澳大利亚国家中医管理局(Chinese Medicine Board of Australia),任命了来自联邦各州和首都区的9位委员,主要负责制定全国中医师、针灸师以及中药师注册和资料标准等工作。薛长利表示:“立法之后,由于中医有了法律地位,多家私人保险公司承保中医治疗保险,诊费和针灸费可按比例部分由保险公司偿付,促进了患者前来看中医。”

此外,随着中国大陆受过正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移民日益增多,澳大利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也初具规模。据薛长利介绍,现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和西悉尼大学这三所公立大学开设中医相关的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1993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医系,开设中医本科学士、硕士课程,成为西方国家第一所被政府所承认中医学历的公立大学。

上一篇:孜孜以求成良医 仁心仁术向患者

下一篇:记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病科

tags: 英国 美国 中医 中医药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