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0月7日~13日)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在10月7日开盘后保持平稳,进入10月9日,指数突然启动上升并在10月10日升至2568点左右,随后于10月12日再次出现上升。截至10月13日,大盘指数报收于2570.09点,周环比上升1.110%。
甘肃岷县 党参鲜货量大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是党参的产区之一,产地商家反映,近期随着产新的深入,现产地鲜货量陆续增多,现鲜货统货价格为10~14元左右。目前产地交易以鲜货为主,新货已有少量无硫片应市,0.2筛的价格在50元上下,0.3筛的价格在65元上下,无硫片陈货还有货源待售,0.3筛的价格在70元上下,条子货暂无新货应市,陈货还有量,以含硫货为主。近期少人购进,走动缓慢,含硫大统价格在55元上下,中统50元上下,小统45元上下。(彭海燕)
内蒙古牛营子镇 家种防风零星产新
内蒙古赤峰市牛营子镇是防风的产区之一,当地防风种植以籽播为主,产地经销商反映,今年当地防风种植面积较去年有所减少,目前已有农户开始零星采挖,少量鲜货已经出来,暂无商家收货,现产地家种防风陈货还有货源待售,好货价格在20元上下,一般的价格在16~18元,近期少人购进,货源走动缓慢。(彭海燕)
山东莒县 白薇货少 药商惜售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白薇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该品因生长周期较长,近年来行情上升,农户采挖积极性增高,在地资源逐年减少,据产地药商介绍,今年日照市周边产量估计在30吨左右。近期,产区待售货源不到3吨,持货商看好后市,出货积极性不高,现当地白薇统货售价36元。(魏 蓉)
山西屯留县 苦参资源量减少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是苦参的产区之一,张店镇苦参经销商介绍,当地苦参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随着资源的逐年利用,产地资源量在减少,产地产新多在每年的3~4月和7~8月,现产地产新时节已过,基本无人采挖苦参,近期有10来吨货源发往安国,统片成交价格在8.5~9元,现产地存货不多,货源主要集中在收购商家手中。(彭海燕))
浙江磐安县浙贝母价格上扬
浙江省磐安县是浙贝母的最大产区,近日种植进入了中后期。据产地药农及长期经销商反映,因受种苗限制,今年当地浙贝母种植面积将少于去年。受其影响,该品种关注者不断增多,前来产地的购货商家较多,带动价格不断上扬,昨日当地统货收购价已升至118元左右,持货商家惜售心理较强,大货不易组织。(卢红讯)
山西襄汾县 大黄货丰滞销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是大黄的产区之一,当地大黄以水根大黄为主,也称牛角黄,主要用作兽药。据当地经销商反映,当地大黄一般在春季采挖,容易晒干,目前产地水根大黄货源充足,农户和小商贩手中货源都多,现产地统货价格在2.1元上下,较9月前期行情下调0.2元上下。今年产地大黄的走动一直很缓慢,最近两三个月基本无人问津,货丰滞销。(彭海燕)
今年9月,山西省召开了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恳谈会,邀请业界专家把脉山西中药材产业发展,山西省6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县还与宛西制药、神威药业等国内知名药企达成合作意向。这对该省中药材产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标志着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迈开了实质性步伐。
去年,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已被列入山西省农业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这也是该省首次将中药材产业提升至省级层面进行打造。将其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道理何在,山西发展中药材产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其对农民增收又能贡献几何?有必要梳理清楚。
资源丰富
增收作用初步显现
我国自古就有几大药材集散地,包括河北安国市、安徽亳州市、河南禹州市等,都有药都之称,而且中药材至今仍为当地主要产业。与这些地方相比,无论药材贸易繁荣程度、还是在中药界的知名度,山西省没有与之匹敌者,但从药材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山西省并不逊色。
山西省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种类、储量、种植面积和产量等均处于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探明的中药材种类有1116种,有30多种中药材被列入道地药材。一些优势品种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甚至决定全国药市行情。其中连翘年产量300万千克,约占全国年需求量的50%;黄芩年产量170万千克,约占全国年需求量的40%……从品质来讲,山西省不乏优质中药材。如浑源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能达到0.38%,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9.5倍;陵川党参,身粗条长,质厚味纯,有效成份远超药典规定指标。
而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中药材产业在一些地方的作用已经显现。据统计,在陵川县、浑源县、和顺县、安泽县等中药材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已超过50%,对于一些农村则已经是支柱产业。陵川县六泉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人均药材收入2000元。浑源县全县黄芪面积24万亩,黄芪产业总收入在2亿元以上。
机遇利好
中药材市场不断拓展
从市场考量,发展中药材产业已经迎来新的机遇。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的保健作用不仅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草药市场值达3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进口天然药物。浑源、应县的黄芪,新绛县的远志就是山西省多年来在海外市场久盛不衰的品种。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更大,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山西省80%以上的药材销往全国各大药市以及中药企业,省内企业生产的传统特色中药如定坤丹、牛黄安宫丸等以及中药材提取物、保健品等都有良好的声誉,在国内市场也非常畅销。
此外,经过多年积累和完善,山西中药工业已经初具规模。亚宝、振东等龙头企业在全国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一批区域性制药企业如华康、安特、康宝等生产能力和水平也快速做大。依托当地资源,山西省已初步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和流通体系,形成了大同、太原、晋中、侯马、运城、长治等相对集中的医药工业产业集群。目前山西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达126户,其中注册饮片加工企业10户,药物提取生产线63条,制药企业111户,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制药企业生产品种500多种,中成药已有12个剂型,生产能力达3万吨。
突破瓶颈
中药材产业方可升级
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市场优势,每个产业发展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尽管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从横向来看,很多难点还待解决。
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特色品种少,对中药材产业的拉动作用有限。目前全省年加工量不足中药材年产量的15%,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国中医药行业总销售收入不足2%,利润仅占1%。
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没有拳头特色品种,大部分药材只能以原料出售,附加值低。仅靠发展培育本省企业,短期内恐怕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市场格局基本定型,先行发展的企业已经将市场份额牢牢把控。这种态势下,单纯依靠培育本省企业一定是事倍功半,不如引进国内强势企业,借力发力。一则企业需要山西省优良的中药材资源,二则省却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大量投资,优势互补定可达成双赢。
天然的资源布局难以改变,而且依靠自然资源成本高、标准难于控制,因此人工种植已经成为中药材业的主流。不断完善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国内众多药企的重要竞争手段。而山西省的中药材生产与企业要求相比,还存在布局分散、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中药材核心竞争力还待提高。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道地中药材资源分布规律,打造优势品种基地县将是产业崛起的基础,也是吸引知名企业入驻的首要条件。另外,基地规划上要注意与企业诉求结合,有目的、有指向地进行建设。
市场体系也是弱项。目前山西省仅有运城空港药材城小有规模,但还是区域性市场,功能不够完备。没有全国性的批发市场或集散中心,不仅增加了营销成本,也降低了以质论价的话语权。总之,中药材产业崛起,需要打造起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完备的产业链,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发挥助农增收的作用。(段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