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小麦已熟 附子芨草当归

2014-10-18 11:18:10

  相传清朝末年,山东某城有一家大药铺,名叫保和堂,是个百年老店。店里有位店员,儿子十四五岁,也在店里“学生意"。 一年冬季,店员受店主人的委派,带着儿子到四川去采购药材。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第二年,麦子由绿而黄,就要开镰收麦了,可是店员和他的儿子还远在四川未归。妻子一人在家,全没主意,只好央人写了封信,信上只写了一行字:“小麦已熟,附子芨草当归。”

  店员收信拆开看后,嘻嘻一笑,儿子问有什么喜讯。店员把信递给儿子,说:“家中要收麦了,要我们早点回去。你看‘做一行,谙一行’,连你妈信上也有三味药名哩!”儿子一看,原来“附子”是“父子”,“芨草”是“及早”,“当归”也是常用药名,真是妙语双关。

  店员父子远在四川,接信后当然归心似箭。一年一度的麦收,关系到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和收入,这是庄稼人的头等大事。无奈有一笔大宗买卖正在洽谈,再说临走时店主也多次说过,安心在外做生意,家里有事一切由店主安排。于是,店员便回复了一封加急快信:“大财未进,阿胶全蝎半夏。” 

  来信三言两语,复信言简意赅。妻子接到复信,送给代笔的王先生过目,王先生一看,连声喊“妙!”王先生告诉她,你丈夫还有一笔生意,“大财”尚未到手,叫你夏令暂且歇息,不要过于忙碌,累坏了身体。王先生接着解释道:“上次我帮你写的信,总共十个字,隐喻了三味药名,如今回信上,可巧也是十个字,也嵌进了三味药名‘阿胶’、‘全蝎’、‘半夏’,你说妙不妙?”(鲁庸兴)

上一篇:对中医针灸的兴趣推向了极致

下一篇:鸡鸣是天晓的意象

tags: 小麦 当归 附子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