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谁是“过度化验”的推手?

2014-10-18 10:43:48

一个出生不到一周的婴儿,79小时内做了189项检查,其中包括艾滋病、梅毒、类风湿、糖尿病等项目,面对如同“套餐”性质的化验,家属觉得被医院骗了。应该说,家属的感觉未必正确,因为“宝宝由于凝血功能缺陷,需输新鲜冰冻血浆”。而按照有关医疗规定,输血的患者必须在输血前留取关于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相关资料,其目的主要是监控因为输血传染疾病的信息,提高血源质量。并且这一规定是硬性的,如果有人违反,当事医生会被“一票否决”。因此,给一名出生不到一周,但可能需要输血的婴儿检查艾滋病、梅毒,本身是符合医疗规范的。

但是,给一名刚出生的宝宝,短短79小时就做了189项化验检查,还是有些不大让人信服,这么多化验需要留取多少血标本?而一名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一共才有多少毫升血,如此不计代价的化验,是否违背了医疗伦理的底线?

过度化验,是过度医疗的又一种表现,其背后的推手有哪些呢?

其一,某些不完善的管理。例如,这几年为了限制用药,医政部门对医院的医药比例(药品收入在整个医疗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限制。当医院不愿减少用药时,于是就增加化验收入来拉低医药比例。

其次,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为了不出现漏诊现象,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能想到的化验都查了,既可显得对病人负责,而且自己还能规避风险。

其三,这几年,在经济考核为主的医疗管理下,事实上存在着对医生的逆向淘汰。现在越来越重的经济考核压力,让那些有恻隐之心的人,要么被淘汰,要么过得很艰难,这就逼着医生道德底线的一步步退却。   

上一篇:有些老人为啥性格这样倔(上)

下一篇:进入“三伏”注意防暑

tags: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