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古今医彻 卷之三/杂症

中脘痛

书名:《古今医彻》  作者:怀远

胃脘近心之分.而与脾膜相连.故其疼也.俗指为心.而古则称脾耳.盖脾之脉贯于胃.而为之行其津液.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于是发为中脘痛.方书分为九种.一曰客寒犯胃.一曰寒郁为热.则新与久之别也.一曰痰涎在膈.一曰虫积在中.则呕痰与清水之别也.一曰气.一曰食.则胀与满之分也.一曰血.一曰火.则喜热与寒之分也.一曰虚.则与实殊者.喜手按不可按之分也.然此特其大概耳.要之胃气.人之所赖而生者.根据中焦以腐化.藉脾气以消磨.一或阻隔.失其健运之常.则气血食积痰饮.皆得乘之而为患.使徒知治标.而不探其本.将愈攻愈虚.虽或少宽于旦夕.实则致病于将来.以致触而即发.久而弥剧者.未必非治之失宜故也.故凡疗脾疼者.脉见 弱.中气已虚.即宜归脾暂去当归、 、术.少加柴胡.或兼二陈.有食加枳实.有寒加炮姜.有热加山栀.先固其中气.则痛不致于伤胃.脾阴不竭.而胃阳有助.心君宁而肝不敢乘.肾独能凌乎.一举而诸善备焉.若夫治实之法.方书具在.

一客寒犯胃.或过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脉见弦紧.用草豆蔻汤.

一心痛稍久.寒郁为热.烦躁呕酸.面赤脉数者.山栀仁汤.

一痰涎在胸膈.呕逆大痛不可忍.脉来洪滑者.枳缩二陈汤.

一虫痛时作时止.口吐清水.或如咬状.用川楝子汤.

一心痛因怒而发.心膈胀闷.脉沉伏.四股冷者.木香汤.

一心痛因面食坚硬等味.过用不化.用莱菔子汤.

一心痛素喜食热物者.瘀血停于胃口也.桃仁玄胡汤.

一中气不足.思虑过度.饥饱失时.劳役不节者.归脾汤、六君子汤.

草豆蔻汤

草豆蔻(煨) 高良姜 广皮 陈神曲(炒) 吴茱萸(汤泡五分) 茯苓 半夏(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煨姜一片.水煎.非脉实症寒者.勿轻用.

山栀仁汤

山栀(炒黑) 半夏 广皮(各一钱) 竹茹(一团) 木香(五分) 甘草(炙三分) 黄连(七分茱制)

灯芯一握.水煎.

枳缩二陈汤

枳实(麸炒) 熟半夏(各钱半) 茯苓 砂仁(炒熟) 广陈皮(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川楝子汤

川楝肉(二钱) 木香(七分) 槟榔 熟半夏 枳实(曲炒) 广皮(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生姜水煎.入砂糖少许和服.

木香汤

木香 香附(醋炒) 青皮 广皮 枳实(麸炒) 柴胡 苏梗(各一钱) 炙草(三分)

炒熟砂仁末一钱.水煎.

莱菔子汤

莱菔子(焙研) 山楂(各钱半) 浓朴(姜制) 枳实 广皮(各一钱) 蓬术(八分醋制) 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桃仁延胡汤

桃仁泥(十粒) 木香 炮姜(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香附(醋炒) 延胡索(醋煮)

广皮(各一钱) 钩藤 泽兰(各钱半)

砂仁五分.水煎.

归脾汤

人参 石斛(盐水炒) 远志内(甘草汤净焙) 茯神 枣仁(炒熟研) 白退术(土炒各一钱)

炮姜 木香 石菖蒲(各五分) 柴胡 炙甘草(各三分) 当归身(七分)

桂圆肉五枚.水煎.

六君子汤

人参 半夏 白术(土炒) 茯苓 广皮(各一钱) 钩藤(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炙三分)

枣二枚.姜三片.水煎.

 

上一篇:胁痛

下一篇:腹痛

《古今医彻》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