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 传统养生>正文

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人以天地之气生

2013-11-18 09:41:22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而自然气候的变化,关系于阴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和五脏之气的协调。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是同一道理。同时又认为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应”和“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一体”观。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里的日月,是指日月的运行,也就是天体的运动、气候的变化。

“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地一体”就是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论述,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目互依存的。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人体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产生喜怒悲忧恐五态。“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它的形成还得从我们生活的场所——地球说起。

地球每365日5时48分46(或45)秒绕太阳公转——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年;同时,地球本身还在自转,每24小时转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转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有66.5°的交角,于是在公转过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离太阳近些,有半年是南半球离太阳近些。在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在北纬23.5°纬圈上,在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的纬圈上,其他时候,太阳直射在这两个纬度带之间,春分和秋分,太阳两次过赤道天顶,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个来回,世界各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有规律的季节交替。

四个季节里气候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这四个季节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关于这一点,中医学是这样解释的,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谓“四时阴阳”,指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气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例如冬至一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一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的规律,因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根本,即指万物生和死的本源。

“六气”是指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是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调节的,因为有了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才有一年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可以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生长发育,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整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有规律的,遵循和利用这个规律,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对人类有益,破坏这个平衡,则会“灾害至矣”。

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界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复杂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关于这一点,《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这里的东、南、中、西、北是五方,风、热、湿、燥、寒是谓五气;木、火、土、金、水,是谓五行,酸、苦、甘、辛、咸是谓五味;肝、心、脾、肺、肾是谓五脏,这里的五脏,中医认为是代表了人体以五脏为主体的适应自然五方、五气变化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人体的五大系统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行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其理论意义是:

在生理方面,不仅要从人的整体活动中去认识、研究各脏器的功能活动;还要看到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病理方面,不仅要从整体来分析、研究局部的病变,还应注意到自然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在诊断方面,不仅不要孤立地看病,而应当看到整个病人,还要看到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在治疗上,就必须从局部推测整体,从整体来调整局部的病变。那么,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又是如何具体地影响人体的呢?

第一,四时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是讨论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精神活动影响的,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对于此篇,《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所以篇名川“四气调神”。这里的“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间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第二,四时对人体气血活动的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位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

中医认为,气血行于经脉之中,故气候对气血运行的变化会进一步引起脉象的变化,如夏天气温高、气压低,气温高则人体经常出汗、使脉管易于扩张,气压低则外界阻力减弱,这就形成了夏天的特有脉象��微钩,即中医所说的洪脉。而冬季则相反,冬天气温低,气压高,由于气温低,人体经常处于紧束状态,脉亦呈现紧象,气压高则血液流向体表时,受到外界的阻力增大,则脉因之而沉,从而形成了深沉有力微石的冬脉。

不仅夏天、冬天的气候对脉象有影响,即使是春天、秋天的气候变化亦影响于脉。关于这一点,在《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曾有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意思是说,在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是与阴阳的变化规律相应的,例如从春天的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暑热;从秋天的凉风劲急,演变为冬天的寒风怒号,四时气候这样变化,人的脉象也相应地上下变动。所以春季的脉象,如规之圆滑;夏季的脉象,如矩之方盛;秋季的脉象,如衡之平浮;冬季的脉象,如权之沉下。四时阴阳气的变化情况是,冬至节后的45天,阳气微上,阴气微降;夏至节后的45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阴阳气的这种升降变化有一定的时期,因之脉象的变化也应期与之相应的变化。

《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还说:四时的脉象,春脉浮而滑利,好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夏脉则在皮肤之上,脉象盛满如同万物茂盛繁荣;秋脉则在皮肤之下,好像蛰虫将要伏藏的样子;冬脉则沉伏在骨,犹如蛰虫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们避寒深居室内。

以上充分说明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的影响是显著的。若气候的变化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则会使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如《黄帝内经》里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里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袭于脉外,使血脉流行不畅;若寒邪侵入脉中,则血病影响及气,脉气不能畅通,就要突然发生疼痛。

第三,四时对五脏的影响。

在《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里曾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的问题,即五脏和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各有影响。在《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则具体他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外,在《黄帝内经》里还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的明文记载。

事实上,四时气候对五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就拿夏季来说,夏季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室外活动特别多,而且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再加上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特别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这样,就使得体内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脏的负担特别重,如果不注意加强对心脏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中医提出“心主夏”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的划分,向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配合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

第四,四时对人体水液代谢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里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是说,在春夏之季,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以维持和调节人与自然的统一。

第五,四时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祖国医学是非常重视四时气候对人体疾病影响的,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意思是说,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六淫气候的变幻和转化所致。古人将“风寒暑湿燥火”总称为“六气”。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正常现象,对一切生物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气候正常,人又顺之,则两相得宜而健康成长;如果人不能顺应四时六气而逆之,就会出现贼害现象而罹致疾病。另一方面,如果四时气候不按一定的顺序和程度发展,则可发生太过或不及,就如《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里所说:“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凡时令已到而相应的气候未到,或时令未到而相应的气候先到,这些反常现象对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古人称这种太过与不及的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为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意思是,人若与天地四时之气不相应,则将发生疾病。

一般他说,六淫邪气致病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六淫邪气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都从外部感受而发病,故把六淫列入外因中,并将六淫引起的疾病统称外感病。二是外感病的发生往往呈季节性,如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可见它与时令关系比较密切,故又称“时病”。三是六淫致病,病初常有发热,故又有“外感热病”之称。四是由于时令不同,不同的气候变化将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内经素问·咳论》里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本句大意是,人与自然界是相参应的,所以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感受寒邪而致病,其轻微的,则为咳嗽,病邪较重的,则邪气入里面发生腹痛和腹泻。因此,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气;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气;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气;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气;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气。五是风寒暑湿燥火在致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刘河间曾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

六淫致病,主要是上述五个特点,虽然是古人朴素的宏观的临床观察,但确乎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践。下面仅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六淫邪气对人体的致病情况;

第一,邪气不同,致病特点不同。

如风邪的性质是动而不居,变化不定,为百病之先导,如《内经素问·风论》里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指出一年之气候中,风无时不有,而四季中的温热寒凉之气多依此而侵袭人体,发生疾病,诸如风湿、风寒、风熟等无不皆然,所以说为“百病之长”。其致病特点,首先易侵于侵犯的体表,如《黄帝内经》里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若风木之气太过,则会进一步影响脾土致病,如《黄帝内经》里说:“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对于寒邪为病,《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则会影响心受病,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暑邪致病的特点是令人多汗耗气,如《黄帝内经》里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其发病症状多有心神闷乱,甚则暴死,若火热之邪太过,则肺受病。

对于湿邪致病,中医认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又认为“因于湿,首如裹”,这些都反映了湿邪致病有重浊粘滞的特点。

以上论述说明了六淫邪气由于性质不同,致病特点亦不同,中医学的“审因论治”即是从此出发而制定的治病法则。

第二,季节性多发病。

季节性发病是说,因为四时气候有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如《黄帝内经》里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等。不仅如此,中医还注意到四季发病的相互影响问题,如《黄帝内经》里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思是,若冬天伤于寒邪,至春季发为温病;春天伤于风邪,到夏季发为飧泄;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发为疟;秋天伤于湿邪,冬季发为咳嗽。

由上可知,《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的确是科学的,如果人们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适应不良,代偿不全,则可导致病理状态。六淫作为病因刺激作用于人体的方式不外乎二种:一种是上述气象因素先通过某些中间环节,然后再作用于人体而表现出季节性来,以昆虫为媒介的急性传染病是最好的例子。疟疾多见于夏秋两季,这与自然界蚊虫孳生的条件有关。恙虫病的流行与恙瞒的生长季节有关,故多见于六月至九月之间。其他如流行性脑脊膜炎多见于春季而属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于长夏季节而称为暑湿。另一种是气象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感受器而产生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其中机理当然比较复杂,但现代科学也有不少研究资料可供佐证。一般有以下几个作用环节:

第一是通过皮肤感受器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在人的皮肤内密布着多种感受器,它们能将作用于它的各种物理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中枢神经与全身发生联系,借以调节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人的皮肤温度直接受气象条件和热辐射的影响,它是与体温调节过程和保持热平衡有密切关系的基本生理学指标之一。气温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变化。当夏季炎热天气,如气温高于30℃时,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适应不良时,则导致疾病。例如,在高温环境中,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反应迟钝、动作的准确性降低、嗜睡、致使工作能力降低并易发生工伤事故等。此时免疫力降低,血中球蛋白减少。心血管系统可见血温增高、血浓缩、粘度增大,心率增加、血压波动,心电图往往有所改变。由于大量出汗和氯化钠丧失的缘故,可见胃液中PH值降低。这类变化如果持续较久而没有得到良好的代偿,则可导致多种病理性反应。在美国有些地方、夏天遇上“热波”过境,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激增,并且“热波”期越长,悲剧越多。中医以暑为夏季之主气,夏天易患暑热,暑月中寒及中暑之类的疾病是有其生理与病理学基础的。

反之,在冬季严寒环境中,如果气温低于7℃时,人体同样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由于寒冷作用于皮肤温热感受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液经皮肤的速度减慢,肢体亦相应蜷缩,因而机体散热减少。因皮肤遇冷就收缩致密,致密则无汗。与此同时,肝脏动员糖原的分解和甲状腺机能增强,总代谢增强,使人体产热量增加,如果这种适应反应发生障碍,或虽经代偿仍不足以抗拒寒邪时,则可产生寒病。

第二是通过视觉接受光线刺激。

现代动物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受光周期控制的多种现象,如有人观察到在自然及实验条件下,光线的变化对许多脊椎动物的繁殖现象是一个有力的刺激。季节可以造成生长激素和生殖腺激素的波动,它们在春天迅速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日照长度增加引起的。他们认为,光线对生殖器官的影响是通过眼睛及前部垂体腺的“中间作用”。光线还可能有直接作用,甚至胎儿发育也受紫外线照射的季节性差异的影响。有人统计,5岁以内的孩童,在冬季出生的,龋齿和佝偻病发病率比夏季出生的高一倍多。还有人认为,植物、动物,甚至人类的昼夜生理变化也与光线有关。

第三是通过耳内的感受器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有人观察到,家兔血压在气压降低时降落,气压变化对母牛的产奶有影响,这些事实表明:气压可以引起体内复杂的生理反应。

第四是通过鼻腔及其粘膜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长期的冷刺激可使鼻粘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形成干裂。有人指出,鼻粘膜分泌较多时与其中抗体浓度的增加是平行的。也有人认为,鼻粘膜分泌之抗体与血清中的分泌是平行的。因此,当相对湿度降至30%以下时,能使上呼吸道粘膜出现干燥不适感,并可产生粘膜的破裂和感染,中医称秋为燥金之令,常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是有科学根据的。

第五是内分泌系统参与了反应。

当寒流来到时,可有利尿现象。这似乎由于,至少部分是由于垂体后叶抗利尿素发生波动的缘故。此时还可以看到甲状腺滤泡内毛细血管高度充血,滤胞中胶质消失。

寒冷刺激时还可见到尿中17一酮类固醇波动,这是由于气象因素引起ACTH的波动而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的结果。

湿温气流可使饥饿动物的血糖降低,其波动范围比冷湿或冷干的影响为大,这是胰岛素分泌发生变化的关系。

值得指出,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上述引证仅仅借以证明六淫为病是有科学根据的。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气象学”诞生了。这门学科是专门研究大气环境对人体作用影响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任务是探索自然和人工环境下人类生活的合适气象条件,保护人类免受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且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增强人的体质,防治疾病和促进人类的生产活动,自1956年以来,国际上曾陆续召开了专门的学术会议,进行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目前这一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医学气象学主要认为以下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构成影响:

气温:根据前苏联科学家的建议,依据不同的气温将天气分为七类:极热天气,大于30℃;热天气,21℃~30℃;暖天气,16℃~20℃;凉天气,11℃~15℃;冷天气,1℃~10℃;寒天气,0℃~一9℃;极寒天气,一25℃以下。

上述七类气温对人体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如高温可使人“中暑”,低温可使人“冻伤”、“休克”。一般他说,在适当湿度下,最适宜人体的气温是18℃~20℃。这个气温符合古人所说的:“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寒温中适,即指不冷亦不热的气候,这种气候人们会感到很舒服。事实证明,长寿老人多的国家和地区气温都比较适中。

不但气温高低影响于人,气温的变化亦影响于人,人们常把气温变化用下列术语表示:

气温暴降——指气温降低超过4℃;

气温降低——指气温降低在4℃以内;

 

上一篇:房室养生—避免“房劳”发生的具体措施

下一篇: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

tags: 养生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