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著名中医理论学家:干祖望

2014-10-18 11:18:34

  他终身从医,经验丰富。21岁起在上海松江开业行医;1951~1956年进入上海松江第四联合诊所,挂出了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调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在医史文献和外科临床工作,并负责中医喉科学教学工作;1972年主持成立耳鼻咽喉科,耳鼻喉科于1984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他于1985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优秀教师,1987年主持成立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启动的“十五”攻关计划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全国遴选100名名老中医,他是唯一入选的耳鼻咽喉科老中医。

  他名满天下,口碑载道。他是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学家、中医临床学家、中医耳鼻喉科泰斗、江苏省终身医师奖获得者。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江苏省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1985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0年获“金陵十大藏书状元”、1991年首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成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

  幼时师从浦南名医钟道生的学习经历,为干祖望日后开创中医耳鼻喉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条件所限,历代中医只有咽喉外科,而耳、鼻疾病分散到内、外、儿科各科当中。干祖望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看到了西医耳鼻喉科的疗效,萌发了创立中医耳鼻喉科的想法。1951年,干祖望和中医同道们在松江城建立了第四联合诊所,成为中国第一个挂上“中医耳鼻喉科”牌子的诊所。干祖望在行医初期,经历过门可罗雀的寥落、他人的误解和非议,忍受过不断纷飞的战火、国民党政府的压制、艰苦的物质环境,这些,都未曾消磨过他对中医的真挚热爱。他们顶着流言蜚语的巨大压力,坚定信心始终如一,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并充分利用中医关于耳鼻喉科的历史文献,将之系统化、专业化,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了大量专业著作,如依据眼科的五轮学说,阐释了喉的生理功能,并以之指导临床医疗。干祖望的理论著述奠定了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基础,为中医耳鼻喉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辛勤的付出和优秀的医学天分终于有了回报。1972年以干祖望为首,中医耳鼻咽喉科终于在江苏省中医院成立。1999年,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已是全国重点中医耳鼻咽喉科中心、国家中医管理局耳鼻喉科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全科共有正高8人、副高4人、主治4人、医师2人,病房34张,拥有大型医疗设备,开展耳鼻喉科各种手术,形成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新型中医耳鼻喉科科室。

  干祖望刻苦钻研,以中医经典著作为经,博采众长,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以孙思邈《千金要方》为纬,为临床、医德、创新、中西医结合铺平道路;以《类证治裁》、《尤氏喉科》为干,重视辨证论治;以李东垣的《脾胃论》为翼,重视后天之本,独具匠心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辨证论治开辟蹊径,每能取得良好疗效;为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提供了许多经验方而生产为特色制剂,如鼻渊合剂、参梅含片、鼻敏合剂、五味子合剂、黄柏滴耳液、口腔溃疡膜等,现已成为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临床不可缺少的常用中成药。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在中国历代名中医中,干祖望最崇尚的就是孙思邈,他将孙思邈视为中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者,认为孙氏把印度的吠陀医学、佛教、道教等知识都吸收进了中国传统中医学中。1985年,他应南大校长匡亚明的邀请,参加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撰述,负责编写《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凭借多年对《千金方》的潜心研究,洋洋洒洒写出的35万多字的《孙思邈评传》一书于1995年问世。全书极力刻画孙思邈三省四箴的高尚品德,白云苍狗的鄙视荣华,乐天知命的安于贫贱,鸥闲鹤静的善于养生,五车三箧的博学多能,横锦散珠的写作能力,换心移树的医学水平,折短剖圆的数术天才,妙理玄机的卜易绝技,活灵活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干祖望也以孙思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磨砺自己的医技和医德,向这位古代伟大的名医看齐。

  在临床实践上,干祖望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耳鼻喉科临床上有不少病,古代文献中未予记载,如耳廓血肿、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鼓膜炎、航空性中耳炎、鼻红粒病、臭鼻症、多涕症、扁桃体角化症、喉源性咳嗽、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黏膜白斑等。关于此类病的治疗,干祖望全依靠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摸索和探讨,形成了一整套的辨证论治体系,集成了《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一书。

  干祖望还发现了两个新病种。20世纪80年代,儿科医生对一些小儿清嗓样咳嗽久治不愈,即转到耳鼻喉科来诊治,干祖望经潜心研究,发现这类病人有几个特点,一是有感冒治疗不当史;二是咽痒即咳,不痒不咳,咳而不爽,且连续阵咳,饮温水则缓;三是气管、肺检查无异常,无发热和血象高;四是治疗以宣肺祛风利咽为主。干祖望将之定名为“喉源性咳嗽”,现已在全国耳鼻喉科行业内广泛使用,其效灵验。另一个病种是“多涕症”,其特点是涕多而清,如同水一样,不黏稠,常遇冷热即流淌,有时挂在鼻尖上,不由自主地滴落下来,尤其多见于老年人。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涕液及症状完全不一样,在性质上也绝对不同。常用固肾敛涕的方法,取缩泉丸加味治疗本病效显。

  干祖望常言:“医生往往不败于医之技,而将败于医之德。”他始终牢记孙思邈所说的“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全心全意为病者服务。人说同行常相轻。然而,他不仅对病人悉心医治,对同行也常常抱以应有的尊重。他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患者,经多个医生诊治无效,被他一治而愈了,他常不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说前面的医生为他铺了路。因为前者的治法、用药无效,他就仔细琢磨、辨证,寻找新的证型、处方用药,方才获效。医技精湛而不自满,怜惜病者苦痛而不自得,真正传承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干祖望的物质欲望很低,一生节俭,却将大部分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他一生的挚爱——买书上了。他的藏书非常丰富,汗牛充栋,除了浩如烟海的中医专业书籍之外,字典辞书、四书五经、佛学道教、天文地理、古史今说、格律诗词等各种书籍无所不包,其中更有不少珍本、善本的线装书。更难得的是,干祖望非但爱书,更善于保管书籍。他将书一一分类,编号四十余门,排列有序,要使用时可以轻而易举,信手拈来。除了工作之外,干祖望几乎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书籍,孜孜不倦。他将自己的书房名为“茧斋”,一者极言其小,二来,他以书房为蚕茧,在茧斋中不断充实自我,吐丝作茧,以期有一日可以破茧成蝶。每逢去书店看到自己心爱的好书,他可以不惜代价将之求购回家,有一次甚至卖了自己心爱的“西姆”牌手表,来买回一部520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尽管全家都依靠他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他还是将自己所有的业务时间和金钱都投给了他挚爱的书籍,正因如此,他曾写下“人瘦因工作,家贫为买书”的对联以自况,人们送了他一个“书痴”的雅号。1990年元旦,南京文化界评选“藏书状元”,干祖望曾在数百人的角逐之中荣登榜首,获封“金陵藏书状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干祖望一生笔耕不辍,著作多达四百多万字,经典著作包括《中医耳鼻喉科学》、《南京现存中医书目》、《护士学校教材·外科教材》、《中医食养疗法》、《尤氏喉科》、《中医鼻咽喉口齿·方剂选编》、《耳鼻咽喉古代文献·选、注、译、评》、《中医耳鼻喉科期刊资料摘要》、《干祖望诗集》、《中医喉科学》、《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干氏耳鼻喉口腔科学》、《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干祖望经验集》、《干祖望养生之道》、《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干祖望外科》等等,发表论文(包括医话)326篇,他的弟子及同行们阐述其学术思想和经验的文章百余篇。

  发皇古义  标新立异

  干祖望在学术上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对于历代中医沿袭的许多观点,他都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自南宋陈无择据张仲景“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观点,提出“三因”学说(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以来,历代医家均沿用这一病因分类法。干祖望大胆质疑这种学说的不足之处,提出“中介证”学说,重新解释“三因”。所谓“中介”,是指从病因到证候表现之间的中间媒介。“中介证”主要根据病邪对于人体脏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强调动态分析和从病因病机到治法遣方用药的统一性。

  在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基础上,干祖望提出增加“查诊法”,借用现代医学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实验检查、物理检查),为辨证提供更多的依据。如外耳道检查、听力检查、鼓膜检查、前庭功能检查以及鼻腔、咽部、喉部及口腔的各项专门检查,还包括一些实验室的理化检查等等。通过“查诊”,不仅提供了辨证依据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误诊、漏诊和医患矛盾。

  干祖望将传统的“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学说调整为“十纲”,他认为,八纲作为辨证纲领,是以表里分病变部位;以寒热别病理性质;以虚实说明正邪盛衰情况;再把表、热、实归入阳证;里、寒、虚归入阴证。这样阴阳二纲既是八纲中的总纲,则不应与其它六纲并列,否则形同虚设,也不符合逻辑。干祖望提出“十纲辨证”的学说,即表、里、寒、热、虚、实、标、本、体、用十纲,阴阳单列为总纲。

  如果将中医药学比作一座巨大的宝库的话,这座宝库需要后人不断挖掘,才能发现它最珍贵最美丽的东西。干祖望非但从这一宝库中挖掘出了大量难以数计的珍宝,而且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作出了许多新的总结。如他根据《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第十七节的“耳鸣有声,非妄闻也”,提出震动性耳鸣是血流(脉气)产生的不同音响,总结出从瘀论治的学说;他针对陈言《三因·病证方论·耳病症论》中所说的“耳为听会之言,纳五音。外则宫商角徽羽,内则唏嘘呵吹”,认为这里的“外”是指气导,“内”是指骨导,从而把12世纪的学说与现代学说的气传导、骨传导贯通起来,充实中医对人体的基本认识。《素问·阴阳类论》有云:“上下无常,出入不和,咽喉干燥,病在土脾。”干祖望根据这一论点,进一步探讨李东垣《脾胃论》,而扭转了传统上治咽干(慢性咽炎)常规一味滋阴的偏颇,增加培土生金一法,大大提高了慢性咽炎的疗效。《温热经纬·疫证条辨·二十四》曰:“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茏葱,专主乎听。”干祖望根据此说,探索出咽鼓管病变导致的耳聋,对卡他性中耳炎取用宣肺法;航空性中耳炎取用益气或理气法,疗效显著。

  杏林勤耕作  桃李遍天下

  中医耳鼻喉科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需要人才的代代相传。干祖望在杏林辛勤耕作的同时,从不忘记执教后辈,将自己的理论著述和临床经验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他讲课语言生动,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擅长总结某些理论研究成果,方便学生吸收记忆并运用。如“耳为肾窍肝胆附,鼻属肺窍阳明过,咽胃喉肺少阴循,舌心齿肾口唇土”,简单的四句话,把复杂的耳鼻咽喉口腔与脏腑经络关系联系起来了。他还写了“三字经”:如疼痛:风上腾,见表证;红而肿,热毒痈;肝阳升,痛必甚;虚象疼,轻而钝。瘙痒:皮肤痒,风和湿;多嚏痒,过敏质;喉久痒,相火炙。肿胀:红肿热,白肿痰,漫肿气,久肿衰。流脓:虚或寒,清且白;黄和稠,热毒迫。充血:深红热,淡红寒;久病晦,似猪肝;新病艳,如染丹。“三字经”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非常方便学生学习。

  1990年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7月江苏省举办了“拜师大会”,干祖望为自己后继有人而兴奋不已。他时刻牢记着自己笔记本上的“生不保守,死不带走”八个字,从不藏私,认真带教,要求徒弟在跟师学习期间,将所有的医案、医话收集并加以整理,撰写学术经验总结性文章10篇。1995年7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带徒出师大会,江苏省分配了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代表,干祖望与其徒弟陈国丰作为江苏代表之一出席了这一盛会。2001年至2004年,广东省中医院开展“院内师带徒”活动,干祖望受邀参加这一活动,成为带教老师。名师出高徒,在他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他的弟子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80年卫生部委托原南京中医学院主办全国中医耳鼻喉科进修班、师资班,干祖望已七旬高龄,接过了这一重任,独力编写了《耳鼻咽喉科中医古代文献选读》、《中医耳鼻咽喉科总论》、《中医鼻科学》、《中医咽喉科学》、《中医耳科学》等近100万字的书稿,1980年起连续办了五期,为全国各地培养了近100名专科人才,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中医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1988年,干祖望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中心,成功举办第一期国际中医耳鼻喉科培训班,招收了大批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员,率先将中医耳鼻喉科专业推向国际舞台。

  近年来,干祖望培养的一大批人才,逐渐发展成为中医耳鼻喉科骨干力量,推动了中医耳鼻喉科的极大发展。此外,跟随干祖望学习的本科生、进修生、受干祖望学术思想影响的学员更是不胜枚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干祖望的学生及学术思想浸透着全国中医耳鼻喉科的半壁江山。

  付出总有回报。1985年9月10日,中国首届教师节之际,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省长亲自给他戴上了金光闪闪的奖章。

  而要提升耳鼻喉科的医疗水平,除了师门之内的传承外,成立专科学术组织、进行适当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1983年江苏省中医学会成立了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198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会专业委员会,干祖望都担任了主任委员。在专业学会中,干祖望将自己毕生经验及学术思想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与其他成员进行积极交流、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邀请干祖望坐诊、讲学的活动络绎不绝,数以百计,在讲座期间,大家争先恐后递纸条提问,场面热烈;干祖望连连接招,答题解惑,乐在其中,以至于每每都要延时解答疑问。干祖望渊博的学识、为振兴中医而尽心尽力的责任心让所有人都自愧不如。

  古人常称人有七窍(眼、耳、鼻、唇),七窍通明才能身体健康。除了眼睛之外的其他五窍,都与耳鼻喉科息息相关。干祖望和他的同事、学生们,以精妙的中医来解决人们的痛苦,还无数病痛者一个通透玲珑的世界。作为一个“书痴”,他好书如命,铁笔如椽;作为一个“医痴”,他标新立异,敢为人先,慈心仁术,敬畏生命。他的“痴”,表现了一名医生、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滚烫赤子之心,拒绝一切污浊和黑暗,笑对风雨,永不后退! 

上一篇:中药产业形势向好

下一篇:李时珍 不仅医术精湛 而且颇有文才

tags: 中医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