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

2014-10-18 11:23:08

  人物简介:

  何炎,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广东省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东莞市中医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医药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经70年临床实践磨炼,终成一代中医名家。更由于其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获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92岁的何炎是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与邓铁涛等三人并称岭南四大名医。但他一直很低调,除了患者和同事,外界了解他的人并不多。2013年12月28日,记者在广东东莞市中医院院长郑志文的带领下拜访了何老。

  何老的家在东莞市区一个很普通的小区,屋子不大,墙上的字画和书房里琳琅满目的中医书籍显示出主人特殊的身份。看到记者来,何老非常高兴,说他是中国中医药报忠实的读者。读报一方面可了解行业新闻,另一方面从学术文章中学习他人所长。他的视力不好,一眼失明,另一眼视力也仅有0.04,每天都是用特制的高倍放大镜来读报。前年做了手术的何老,讲话有些费力,但很乐意跟记者交谈。用他的话讲,“自己就是为中医而生的”。

  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

  昏暗的桐油灯下,自学中医典籍,21岁初行医,甘露消毒丹显奇效

  1922年,何炎生于东莞莞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就读于当地宿儒李仲台先生专家馆。在李先生的指导下,何炎遍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汉乐府、魏晋南北朝骈文及唐诗宋词,这为他日后阅读大量中医古典医籍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李先生道德文章、学问品格为时人所称道,他教导何炎:“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医虽小技,但能拯危济急、利世便民。”这对少年何炎影响极大,于是他啮指为誓,矢志学医,悬壶济世。

  1938年日寇侵华攻陷东莞。这时,何炎家境中落,父亲又病故,16岁的他担负起照顾老母和幼弟的生活重任。而他要当良医的志向,始终不渝。白天给人教书,晚上自学中医。然而,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要自学成医,非常艰难,一位祖传的中医讥讽他不自量力。

  沦陷期间,书坊倒闭,买不到医书。一日,何炎偶然在一收旧书的小贩那里看到一部完整的《温病条辨》,便将其买下。从此,日积月累,何炎的书架上的医书颇为可观。何炎白天要教书,真正的学医时间是晚上七时到深夜十二时以后。当时居民赖以照明的是桐油和菜油灯盏,不仅光线昏暗而且飘忽不定,用来读书写字,十分吃力。这样“三更灯火五更鸡”地熬下去,何炎的体重日减,视力日差。直到现在,他都患有多种慢性病。

  自学中医,最大的难题是无人解惑。何炎曾虚心向一位老中医请教脉理。老先生摇晃一下脑袋,拉着长腔说:“脉理,脉理,脉理甚微,谈何容易啊!”就不再多说。求人不成只能求己,何炎自制许多纸卡片,把读书遇到的“惑”,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并自以为是地作一些注释。在别的书上遇到同样的“惑”,便把它记在一起。记的多了,前后互参,许多“惑”竟给解决了。过了一段时间,回头看旧时的注释,觉得幼稚可笑,甚至荒谬不经,说明自己有了进步,便第二、第三次做下去。何炎自谦说这是笨拙的方法,然而他走了这段崎岖曲折的路后,便渐入坦途。

  何炎岁那年,开始挂牌行医,并自撰一联“愿掬仁心布仁术,懒为良相作良医”以自勉。像他这个既乏祖传,又无师授的青年中医,要立足医林,必须要治见效快的外感热性病。他把伤寒、温病作为钻研重点。1943年夏,莞城暑湿热症流行。在敌伪铁蹄下生活的群众,十分艰苦,非重病不就医。他将叶天士的甘露消毒丹制了好几斤,送给暑湿病人服用。群众普遍称赞这药的效果比时医开的方子好得多。从此,他的医术渐为群众所深信,求诊者日众。

  呕心沥血  发展中医

  他力主建立东莞中医院,并上书省委书记,建议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局

  东莞历来中医名家辈出,求诊中医者甚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初出茅庐的何炎除了日常应诊之外,还时而与同行交往,深得前辈的支持,被推为中医公会秘书长。1952年初,中医公会与医师公会等合并为医联会,何炎被选为副主委。同年6月,何炎又联络谭等人组织建立了东莞第一间联合诊所(新生中医联合诊所),直至1958年合并入莞城卫生院。

  无论是在中医公会,还是在联合诊所,何炎身体力行,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推动了东莞中医界的整体发展,得到同行们的赞许。

  诊所的规模还是太小,东莞应该有家中医医院。1958年,为了中医学界的权益和中医事业的发展,何炎积极反映要求成立中医医院,得到上级同意而设在莞城卫生院之内。直至1965年,何炎又与邓志彭、李亦农等老中医联合上书省卫生厅,极力要求成立中医院,后经批准,于该年12月正式成立东莞县中医院,当时只有30张病床,30名职工。他被委派主持留医部(相当于现住院部)工作,后被委任科研组长,身兼医疗、科研、教学三大任务。尽管医院规模不大,但大家干劲很足,连续三年东莞中医在全省各县排第一。1978年,何炎担任医院副院长。

  “可以说,没有何老就没有今天的东莞中医院。”郑志文告诉记者,何炎在医院工作的数十年里,把医院当家,不仅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骨干,而且利用自己东莞县政协副主席的身份,为医院争取了很多发展机会。退休后被聘为医院名誉院长,何老仍然常常为医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何炎对于中医药事业的热心并不局限于医院,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全国各行各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医事业也不例外,中医教育、中医医院也不断壮大和增加。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部分省份也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而当时广东省只在卫生厅设有中医处,未能有效地适应形势的要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是东莞人,经常找何炎诊病。1989年,借着诊病机会,他向林若递上万言书,力陈设立中医药管理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林若深感其大义,十分重视,后与省政府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广东省中医药局。

  兼收并蓄  待用无遗

  他善于古方化裁运用,三味药一剂治好商人难退高热,用中医治麻疹肺炎治愈率达99%

  中医有流派,有医家长于温补,也有人擅用寒凉。时至今日,何炎行医70余年,自嘲是不入流派的“万金油医生”。他对自己的总结是,“师古而不泥于古,能撷采各家之长;而辨证细心,据理治病,不拘一格,如此而已。”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何炎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研用伤寒温病数十年,却不曾成为泥执仲景方的经方派和徒尚轻清的时方派。他主张寒温学说,既应汇通,更需发展。他对外感热病的理、法、方、药都有所创新,疗效卓著。他对金元四大家的寒凉、攻邪、温补、养阴诸派不存偏见,取其长为己所用。所以他善用古方加减化裁以治今病。

  1952年夏的一个黄昏,何炎在联合诊所诊治完病人正要下班,友人带一中年商人求诊。自述发热已一周,服药多剂未效,现仍身热无汗,肢体微痛,胸脘不舒,溺短不渴,何炎诊其脉浮濡略数,认为是薛己所说的暑邪内闭腠理之证,开方滑石、甘草、薄荷,急火煎数沸,趁热服之。商人看了方子有些不高兴,觉得何炎开方这么匆忙,仅有三味药,是在敷衍他。友人劝他先服用看看。次日一早,商人来复诊,连说:“真是妙药,前夜服药2小时后遍体汗出,全身轻快,今晨各症状都已退了。”

  1956年初秋,南粤天气酷热,旋即台风挟雨,人多患流感,其症凛凛恶寒,蒸蒸发热,无汗,脉浮紧,头项强痛,身如被杖,类似大青龙汤证。但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甚大,恐南方人受不起,何炎遂仿其法而不泥其方,用人参败毒散加大剂石膏治之,一剂即恶寒罢,汗出热降,全身轻快,两三日即愈。何炎用此法在一两个月间治愈七百多例流感患者。

  一63岁老妪,突然中风,西医诊断为脑溢血,治之不效,当时病人神昏失语,口噤直视,壮热,肢体强直。何炎急用防风通圣散,去麻黄,加寒水石、竹沥、安宫牛黄丸鼻饲给药。6小时后,再进调胃承气汤加牛黄丸,畅下之后,即转危为安,调治4个月而愈,惟左手若废,能操持家务十余年,活至90岁。

  40多年前,有一部分中医提出要中医“科学化”,用西医套中医,外感热病依体温高低而选用方剂,称体温37℃~38℃用银翘散,38℃~39℃用白虎汤,40℃以上用羚犀紫雪等。何炎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驳,曾有一7岁男孩发热40℃不退,西药抗病毒、输液未见效,又服中药白虎汤、芩连汤等7天也没好,后找何炎求医。何炎辨证后用清络饮合鸡苏散治疗,第二天早上烧就退了。

  何炎用古方化裁疗效显著的医案不胜枚举,他运用其独特理论和临证经验治愈冠心病、糖尿病、甲亢、癫痫、胃出血、肺炎、脑炎、黄疸肝炎、胆囊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及其他疑难重证更是数不胜数。

  高超的医术离不开勤奋,70余年从医生涯,何炎黄卷青灯,勤于笔耕,从无间断。他读书,是手眼并用的,边读边写。“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是他的人生信条。他也非常重视中医学术的发扬,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他撰写大量的医学论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58年冬,莞城“麻疹肺炎”流行,何炎看到西医治疗效果不大好,心里很急,想中医也许有点办法吧。于是翻了大量的中医典籍,制订中医“麻疹治疗常规”,以此对900多例麻疹肺炎进行诊治,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9.8%。并根据临床经验撰写了医学论文,很快被《广东中医》发表,后又被中国科学情报研究所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医学刊物发表。至此,他在临床总结之余先后撰写医学论文60余篇,全部在国家、省级的中医刊物上发表,受到广大同行称赞,产生很大的影响。

  高风亮节  大医之德

  他对患者一视同仁,不仅拒收红包,还自掏腰包给患者买药,20年公益捐款30万元

  何炎经常说:“医者,不仅要有仁术,而且要有仁心,要心中永远装着病人。”上世纪70年代末,刚从“牛棚”解放出来的何炎患有多种疾病,当时的县委领导安排他去疗养,但他想的是什么呢?他每天至少可以看70个病人,1月就应看2000多人了。如去疗养, 就有这么多病人要饱受病苦。尽管领导再三劝,他还是留下来坚持工作。

  当时年已花甲的他,每天早上6点半就开始工作。先看留医的重病员,9点看门诊,至中午1点才下班。下午为中医班学生上课,晚间也得在家备课或撰写论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3个小时。改革开放后,何炎更加精神振奋。虽然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而且视力也日渐减退,但他仍然坚持每周4次门诊,一个上午的时间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即使现在92岁高龄,仍每周出3个上午门诊。医院照顾他的身体,给他限号半天看15个病人,但每次都会超过。

  何炎从医生涯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对待病人,力求做到三个一样:城市人与农民一样、有钱人与贫民一样、领导干部与平民一样。对待求诊者他都尽心尽力,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尤其对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病人,看病时他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病情及注意事项,交待非常清楚。为贫困的人看病时,多考虑他们经济承受能力而用药,甚至自己拿钱给病人买药。

  这些年来,“红包”问题一直是医疗卫生单位的热点问题。一些操守不好的医务人员索要病人“红包”,影响很坏,群众意见大。何炎认为,一个医生为病人精心治疗,是他本职内的事,绝不能以此为荣,不能以此而收受病人“红包”,更不能索要“红包”。一次,一位患病多年的澳洲华侨多方求医未愈,后经人介绍,回到东莞,向何炎求医,何炎热情接待这位远道而来的病人,认真而细致地为她诊治。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后,疾病最终治愈。患者感激万分,热情邀请何炎出国游玩,被婉言拒绝。见此,华侨又送来酬金。何炎对她讲:“看病治病是我的天职,感谢的钱一分也不能要”。但华侨执意要表达谢意。无奈之下,何炎让她将原送自己的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东莞市振兴中医药基金会”作为发展基金。此后,不断有海外人士经何老治愈后为表感谢向基金会捐款,总共达二十多万元。还有一名来自东莞市厚街镇的患者王先生,经常找何炎看病,出于感谢,每年为基金会捐赠1万元。

  前几年一名甘肃省的儿童因患癫痫,由其父带到东莞找何炎诊治。经他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病情大有好转。他们返回甘肃后经常与何炎联系,将其病情变化告诉他,何炎每次开完方子自己花钱买好药邮寄到甘肃。年关之际,其父寄来家乡特产以示感激之情,而何炎却请人将邮包退回,并写信表示感谢。这些事例不计其数。“无能随骥尾,不屑逐蝇头”,这两句诗道出了他一生明镜如水的心境。

  医院职工都知道,何炎平时生活是非常节俭的,数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生活享受方面的要求,粗茶淡饭也满足。可以这么说,他除了工作,就是读书或看报,偶尔品茶听曲算是他的娱乐。他家客厅中书报挂满墙。他一共订阅了7种报纸和11种杂志,邮局同志戏称何炎每年订阅的报刊比一些单位还要多!他将家中的简陋书室自命为“双乐室”。所谓双乐,就是他自己常讲的“知足常乐,为善最乐”,这正是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写照。

  尽管经济不富有,但何炎为社会的公益救济事业却很慷慨。有一次,他从报上得知一位少年读书困难,就请医院办公室的同志协助他汇去2000元,以解决燃眉之急。东南亚海啸灾情刚发生社会上还没有来得及有什么救助行动时,他刚从电视上得知,即请医院的同志到市民政局协助他捐赠了1万元。后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他都相继捐赠1万元救助灾区。何炎这种善举还有很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他为“希望工程”、“扶贫济困日”、广东省和东莞市振兴中医药基金会各种的捐赠活动,以及突发性灾难地区共捐赠了30万多元。

  薪火相传  甘为人梯

  他自编教材举办中医学徒班,教导弟子淡泊名利,其学术思想研究课题列入国家“十五”攻关计划

  东莞中医,历来昌盛。但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一些老中医渐渐去世,而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又少。对此,何炎深感有中医断层的危机,于是他自编教材,在简陋的地方办起中医学徒班,培养本地中医人才。1971年3月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1972年1月第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班、1973年第三届中医学徒班、1976年6月“新医大”(第四届中医学徒班),先后共培养200多名中医人才。在这四届中医学习班中,他一直亲自主持教学工作。而今他已桃李满门,当年的学生分散在香港、广东的各级医院工作,已经成为当地中医的顶梁柱。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在首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徒拜师大会上,何炎应邀出席,并受到国务院领导的接见。他对分配到自己身边的学徒,视之为“入门弟子”,精心培养,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何炎对入门弟子继续教育培养有四个方面经验。一是多读书。何炎的中医学术是靠读书得来的,因此求徒弟一定要多读书,而且强调一定要按部就班,切忌好高骛远。二是多记录。他要求学徒读书一定要手眼并用,把书中的要点和精辟的论述,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并注明出处。三是多提问。何老善于“解惑”,学徒有问必答。共同研讨学术或一起临床诊病的时候,遇有疑难之点或关键之处,何老也向学徒提问。如果学徒答不出,或答得含糊、不全面,何老便一面解答,一面批评。四是多给养。何炎对自己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从不藏私,有新的收获和体会,他会立刻传授给学徒。他还鼓励学徒向其他专家学者请教,博采众长,将来做得比自己更高明。

  值得高兴的是,“何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并通过了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标志着何炎学术思想将有机会推广到全国去,这对促进推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传承岭南中医药宝贵财富具有重要意义,也让年事已高的何炎深感欣慰。

  何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豁达地说:“本人既无祖传又无师授,自学成医,深知中医传承的艰难,早年也曾为寻找一本医书而多费周折,为拜师请教而深知‘开口问人难’,因此我的东西,大开大门,由人搬取。只有消除门户之见,中医学术才不会停滞不前。”

  他言传身教,德技双馨,除了在中医知识方面授业、解惑,他还重视培养弟子们为医、为人的高尚情操。他常教导弟子多领会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并告诫年轻医生:“医生是高尚的职业,要当好一名医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和职业操守,要有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心中要永远装的都是病人。”其门徒刘石坚、马凤彬等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早已自立门户,现已晋升了主任中医师,在东莞地区亦享有盛名。

  伏枥驽骀  壮心不已

  他制订东莞防治甲流中医药规范,他用中医成功阻击基孔肯雅热疫情

  何炎已是耄耋之年,虽然目昏手抖,步履蹒跚,但头脑还很清醒。2009年,在防治甲流中,他带领东莞市中医药防治甲流专家组攻坚克难,献方献策,制订了东莞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规范和指南,并在东莞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知识培训班上亲自为全市近200名中医药人员授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2年,东莞万江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他再次勇挑重担,开出中医药方,以协助基孔肯雅热防治。如今,每周一、三、五早晨7时许,不少人还在梦乡中,何炎,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多年来已成为东莞市中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息尚存,奋斗不止!”采访结束,何炎这样向记者表达他的心迹。郑志文告诉记者,医院几次都提出给何老换个大一些的房子,但他都拒绝了,说自己一个人够住就行。而且也不让医院派人来照顾他的生活,说有弟弟一家照顾就可以了,不给医院添麻烦。“以何老对医院的贡献,我们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他却说不愿给大家添麻烦,至今还坚持出诊。他给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医!”

记者手记:

  何炎,一个名字中有五个“火”字,尽管他的生活很清贫,但他的生命却很火热,他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亮了一个个被病痛困扰的生命,也照亮了中医药发展的光明之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何老的真实写照,现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这次的采访是纠结的,既想让何老多讲讲,把他的传奇人生能通过我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却又不想让他多说话,怕影响他的健康。大医让人敬佩的是其高超的医术,但更让人钦佩的是其高尚的品德和一种特殊的气质。何炎,当得起大医!

上一篇:中医颂 学中医有感

下一篇:非法行医行为的界定

tags: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