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正文

中药抓取

2014-10-18 11:17:02

  最近,王店长收到不少顾客的投诉,有的说在店里抓的中药总是“缺斤短两”,一两百克的药里面,总会少那么几克。当然,也有顾客投诉,说药抓多了,40克的药,回家一称,多了5克。顾客说,别的东西给多了不要紧,药给抓多了,可不是好玩的事。

  中药抓取,看似一个小问题,实则是大事情,不仅关乎患者健康,也体现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撮药精准?让我们听听业内有关人士的建议。

  强化中药的复核程序

  中药调剂不准,顾客投诉药材分量不够,大多数药店都会遇到此类麻烦。在药店工作多年的艾叶表示,一般来说,首先要对顾客做好解释工作。因为中药往往以克(钱)来计算,加上客观或人为的因素,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很难。中药饮片调剂允许有±5%的误差,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规定的。

  出现药材调剂不准的主观原因,一方面在于店员技术不精。不少店员非科班出身,对中药知识缺乏了解,对抓中药一知半解,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称重差错。还有,药店业务较忙时,店员无暇细细校对,极有可能忙中出错,出现称重误差的情况;当然,店员责任心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以“估”代“称”和“大把抓”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店员只对总量集中称重,然后随意分成数份。如此调剂中药材,没误差才怪。

  另一方面,中药材的自然损耗也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比如,水分含量的变化。不同的称重工具会有大小不等的误差,戥秤是人工操作的,由于戥秤自身精确度问题,再加上使用人的习惯不同,称量时秤杆的偏高、偏低,戥星的星里、星外均会对所称重量产生误差。有时候,虽然当时称准了,也会出现顾客投诉。曾有顾客用自家电子秤称重,不准,到药店一称,又准了。这是不同工具的准确度不同所致。

  完全无误差的中药调剂在实践中是很难达到的。艾叶说,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提高精准度。一是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近几年,医院里面陆续出现了“小包装”的中药拣药方式。事先把中药分成几克、10克、50克等大小不同的小包装。顾客来抓药时,药剂师不用小秤盘,而是提着几只药袋,拿着药方在柜子前走了一圈,用不了几分钟,药就能配好。与传统用手抓药、用秤称药的方式比,现在一包一包拣药更加干净,并且剂量更准确。

  二是强化中药的复核程序。中药复核是中药调剂的重要环节,能保证用药安全,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误差。在实践中,为了省事,许多药店并没有中药复核这一程序,更不要说设复核员了。复核员是保障病人用药安全的一道屏障,药店中药调剂,一定要重视复核,有了复核,才能有效避免用药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培训。现在药店里,卖药的店员不少,但懂中药的不多,会抓中药的更少。遇到忙碌时,其他人无法插手帮忙。因此,药店要加强培训,培养“全能型”店员,既会卖西药,也要懂中药知识。必要时,进行中药调剂竞赛,提高店员学习中药知识的积极性。

  计量器具注意校准

  章小兵17岁就在中药柜台当学徒。当时,整个县城就只有3家药店,西药还不怎么普及,每天中药柜台前总是人满为患,前来购药的人,90%都是来抓中药的,每天保守估计也得抓三四百服,但几乎没有人来投诉抓出去的中药“缺斤短两”,究其奥秘,他介绍不外乎如下做法:

  第一,注重“传、帮、带”。30多年前,还不时兴培训一说,但事实上,搞好店内的老师傅对新学徒的“传、帮、带”,就是最好的培训。那时,学徒是不能轻易就拿着戥秤、照着“药单”(处方)抓药的,首先必须要背会“汤头歌”、“本草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再熟悉斗谱,给老师傅打打下手,装装已经消耗一空的药斗。直到稔熟了如上这些时,才有资格上柜台抓药。

  第二,注重抓药细节。抓药有一整套的规范程序。先审方、再抓药,最后一道是由他人复核。在抓药的过程中,要杜绝“缺斤短两”的现象发生,就不能“天女散花”,必须每服药都通过戥秤来称量,不能想当然地随手抓,更不能为了图快捷方便,减少其中每服必称量的程序。最后,称量好了之后,再将所拣的中药都称量一下,做到每剂都重量相等,达到《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及《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所规定的标准,才算调配正确。

  第三,注重校准计量器具。中药调配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计量器具戥秤。为了保证计量戥秤的准确性,对于使用频率过多的计量器具戥秤,应定期拿到国家指定的计量部门校对,确保其准确性。

  上述传统规范的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中药调配中出现“缺斤短两”的几率,但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我们总不能停留在传统中。首先,业界应注重开发新型计量器具。市场规范化要求使用科技含量更高、适用于饮片调配的新型计量器具,替代传统的戥秤,用技术的创新推动调剂计量手段的改革,杜绝“缺斤短两”的现象。

  此外,要推进中药饮片包装袋装化。中药饮片包装袋装化早已面市,它克服了中药调配中的计量不准的问题,也减少了中药饮片霉变、挥发、出油的情况,但却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使用该包装,中药饮片的成本将增加20%以上;若小包装的塑料袋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都是需要业界逐步去思考并改进的。

  营业高峰可增加人手

  案例中反映的问题应是中药柜的共性问题,很多顾客在看药店营业人员抓取中药材时,会发现他们先是用戥秤称,称好后就凭直觉分,这样操作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特别是顾客多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动作可能会更快,有时一些药材散落也不管,这样的确会造成人为的误差。此外,有的中药材保存时间一长,由于受潮或者其他原因,会引起重量变化,即使称出来是准确的,但是其真实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也会“不准”了。

  那要用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具有多年药店管理经验的明月建议从四方面做起,一是用电子秤。现在有很多电子秤,其精确度很高,称起来也很方便,可以减少人为估计的误差。

  二是改变方法。称总重量然后按份数平分这种方式很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如果要更准确些,就应按每份称取,虽然繁琐,但是对顾客而言有益。

  三是改变态度。很多中药柜工作人员都遵循前辈的方法,从态度上来说,觉得有些小误差也无所谓,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所以称取的时候也就有些随意,要让中药材不“短两”,就要改变心态,认真起来,这样称取结果就会更准确。

  四是高峰时多派人手。中药抓取与日常营业工作一样会出现客流高峰时期,因此在客流高峰时应增加工作人员,这样能确保每项工作执行到位,否则,顾客一多,很容易引起手忙脚乱的现象,称取自然也不准了。另外也可以告知顾客在客流低峰时间来抓取中药,这样也可缓解高峰时段中药柜员工的工作压力。(王宗)

上一篇:清代皇家宫廷医药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的误解

tags: 中药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