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方异术 > 民族奇方>正文

手部点穴与经络理论可诊病

2013-05-02 18:42:06

穴位,是人体孔、缝隙之意,是人体气、血、津液流经、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点穴,即“以指代针”,就是用指端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手部点穴是在承认人体有自身抗病能力的前提下,力求保护、依靠和激发这种抗病能力而达到祛病养生的一种方法。其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主要依据,属于绿色纯自然的祛病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可调理已知的显性疾病,还可对尚未察觉的隐匿性疾患早发现,早防治。对诊断疾病有参考价值,对身体康复也有良好作用。

根据经络理论可诊病

如何根据经络理论诊断人体功能是否异常或有疾患?中医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联系天,地、人整体的纽带,穴位既是经络气、血、津液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经络接受体内或外界刺激的反应点。当外邪入侵,对经络气血运行产生干扰,继而产生瘀结,致使经络运行受阻,导致脏腑或相应组织器官功能异常、病变;如果脏腑或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在体表经脉循行的部位也会有异常反应,其中经络穴位是反应的主要部位。

穴位诊断是中医诊断疾病方法的一种。“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当点按穴位反应酸胀时,说明经脉气滞;反应刺痛,说明经脉有瘀;反应发凉,说明经脉受寒;反应发热,说明经脉受热;反应麻木,则经脉属虚等等。而且穴位反应轻重与机体受伤害程度正相关,反应越强,说明机体受伤害程度也越严重,反之则越轻。

如点穴时,心经和心包经等相关穴位出现明显胀痛和刺痛感,不但可诊断脏腑功能异常、病变,也可进行调理。

手部点穴与经络密不可分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反应了手掌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当脏腑发生寒热等疾病在手掌上就会反应。

中医将所有疾患概之为一个“邪”字,“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有“经脉所通,主治可及”之说。

中医认为,手足是四肢的末端,称为“四末”。它是阴阳之气会合的部位,是经络的起止点。有四肢为“根”为“本”之说。刺激这些部位的穴位,易于激发人体经气,促使气血环流不息,有利于疏通经络,营养全身,以达到散结化瘀,使体内多余物质或凝聚在体内的毒素化解,随汗液或大小便排出体外;使病气通过呼吸或矢气摒出;并循经络感传,调动和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使体内脏腑功能活性化而达到祛病养生的效果。

双手密集了众多经穴,经外奇穴和特定穴,而现代生物全息穴位群和病理反射区的发现和运用,更加拓宽了手部点穴祛病养生的作用和范畴。

手部点穴有特色,优势多

手部点穴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中“远治法”的一种,不但可治疗手部附近的疾病,还可治疗远端和内脏相关的疾病。且其不受场地限制,不借助器具,取穴方便,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手部点穴宜在饭后一小时。急性重症性、传染性、高烧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术者不宜进行。女性例假、怀孕期和产假期不宜。点穴时,指甲要修短、洗净,保持卫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对相关穴位点压,同样会有如同针灸一样酸,胀、痛、麻、热、沉、寒、凉、辐射等“得气”感。手法上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渗透力。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位点压5分钟左右,一只手做完后再换另一只手,时间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做完后,周身温热微汗,口渴,喝杯白开水。

服用药物者,取得一定疗效且巩固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用药。

手部点穴防病于未然

手部点穴可以防病于未然。通常,人们借助体检了解身体状况,手部点穴也可帮助自己了解身体异常。因久病必瘀,重病必瘀,怪病必瘀。如果点到穴位反应刺痛,表示脏腑有瘀,说明疾病已经或正在形成。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手部点穴疗程短,见效快。其遵循“治病先治其心,后治其形”之古训,从整体观出发,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同病异治”或者“异病同治”法,结合阴阳五行之关系,有时不但能治好一种病,还能治好其他病。对于治疗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尤其在“治未病”,促进人们走出“亚健康”,有独到之处。

手部点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问题可以发现并进行调理。如颈椎病、肩周不适、头痛、耳鸣、失眠、腹泻、疲劳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

通过点穴,开始时那些酸、胀、痛、麻、热、沉、寒、凉等反应会逐渐减轻,病情也随之逐渐缓解或康复,即通过点穴经脉疏通,令其“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正气,和谐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上一篇:酒糟鼻穴位点刺治酒渣鼻

下一篇:运动灸法结合了灸疗推拿中药外治

tags: 经络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