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有补钙、激素补偿疗法等等。科学研究表明,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但是,病人在选择运动疗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具体讲,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量力而行。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病人多伴有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故首先应考虑正确选择运动项目。超负荷的运动量或不当的运动形式对病人往往是负担,能造成不良后果。这就要求病人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及年龄等,选择相宜的锻炼形式。
病情较轻、体质较好的可采取慢跑、乒乓球、羽毛球,也可借助某些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划船机等进行锻炼。体质较差的可采取散步、太极拳、气功、体操等。通过有节奏的、持续的呼吸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并加以充分地运用。同时对全身负重关节的持续刺激,较适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
运动量应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经过一阶段的锻炼,再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习惯缩短或延长时间,或适当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病情较重或体弱者,运动时间和量应酌情减少。
二是持之以恒。科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以天天进行最好,隔天或每周3次也能使身体起到相当健康的水准。但不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否则,效果将不明显。
遇到风雨雪天或酷热天气可在室内小范围进行,以保持锻炼之连续性。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可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这样较易做到持之以恒,并不断取得锻炼效果。
三是自我监控。病人在锻炼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学会自我监测,以防止运动损伤或骨折的发生。
进行自我监测时应对呼吸、脉搏、血压、休息、情绪、疼痛、疲劳、大小便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可仅以某项指标的好坏作出片面的结论,必要时应征询医生的意见。锻炼过程中,病人还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一般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合,常以脉搏数作为标准,步行活动后5-10分钟,脉搏数恢复正常为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