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儿科大全>正文

治小儿佝偻病秘方

2012-03-08 23:42:00

菟参龙牡汤

【来源】陈文利,《北京中医》(4)1991年

【组成】菟丝子30克,党参、北芪各10克,白术、陈皮、柴胡、郁金、五味子各6克,龙骨、牡蛎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浓煎取汁,日服3次,连服1个月。

【功用】疏肝、健脾、补肾。

【方解】小儿佝偻病,多因脾肾不足所致,与肝有关,肝气有余则横克脾土,而致相克相制之患。佝偻病发病多为早期轻型,证见夜惊、烦躁、多汗之证,证属肝脾不调,治以健脾补肾疏肝之法,验之临床,获得确切良效。本方用柴胡、郁金疏肝;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健脾;菟丝子补肾;五味子、龙牡收敛安神,共奏疏肝、健脾、补肾之功,取得了与维生素D同等疗效。

【主治】小儿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所致者)。

【疗效】治疗115例,年龄5个月至7岁,115例中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37例,贫血31例,泄泻17例,营养不良21例,惊厥4例。结果,按1986年全国标准,总有效率为83%。

利湿健脾汤

【来源】朱长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苍术、白术、黄柏各6克,茯苓、木瓜、牛膝、木通、栀子各5克,茵陈6克,藿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疏络、清热利湿。

【方解】小儿佝偻病,临床从湿热论治甚少。且独辟蹊径而获效。方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苍术燥湿健脾助运;木瓜通络;黄柏、牛膝、茵陈、栀子清热利湿;藿香芳香化湿。全方利湿为重,湿去则脾运得健,再佐以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确不失为治疗佝偻病之新法。

【主治】小儿佝偻病伴肢肿、溲少、苔黄腻、脉濡等证。

【加减】湿热证消除后,予参苓白术散善其后。

【疗效】治疗1例佝偻病。3岁,诊断为佝偻病,两下肢呈“O”形畸形,伴湿热证象。服本方5剂证减,再进3剂,证消。予参苓白术散善后,少食油腻,多进蔬菜。半年后复查,“O”形腿消失,诸证痊愈。

龙牡健脾散

【来源】苏忠国,《中级医刊》(11)1987年

【组成】龙骨、牡蛎各50克,苍术15克,五味子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1.5克,加白糖适量或盐开水冲服。连服15天至3个月。

【功用】补肾健脾。

【主治】小儿佝偻病。

【加减】脾虚者,加服补中益气汤,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15天至3个月;体弱阴虚者,加服补肾地黄丸,每次1~3丸,日服3次,连服15天至2个月;在服上药基础上,同时给予钙糖片(0.15g),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橙汁鱼肝油每次服2~5ml,每日3次,连服15~30天。患儿为中度者,加用维生素D3,一般在口服钙片3天后,肌注30万U,每周肌注1次,连用2~3次,有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多晒太阳,加强户外活动,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多的食物,如肝、蛋黄、蔬菜、水果等。活动期患儿避免脊柱和肢体受压,以防畸形。

【疗效】治疗112例,年龄最小7天,最大3岁。结果:痊愈96例(占85.71%),好转16例(占14.24%),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病例中,治疗最短者15天,最长75天,平均31.2天。

上一篇:治女童性早熟秘方

下一篇:治小儿高热秘方

tags: 小儿 秘方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