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耳鼻喉 > 耳鼻喉>正文

二便下血与鼻衄治验

2012-03-08 20:18:02

男童,11岁,小学生。1985年7月4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反复胃痛、反酸、烧心史,6月28日突然上脘正中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按之更甚,腹胀,矢气极少,口渴,不食不便。西医诊断为“胃溃疡”。经服中药治疗5日,其病不减。今诊并述昨日下午出现往来寒热,心烦欲吐,大便色黑(匿血试验阳性),苔黄燥,舌质红,脉弦数等。遂辨为阳明邪热挟瘀与少阳同病。当清少阳,泻阳明瘀热。药用柴胡18克,枳实15克,黄芩、半夏各12克,白芍、大黄、芒硝各9克,生姜少许,大枣4枚。1剂。

二诊:药后下稀便2次,腹胀痛消失,但见鼻衄色鲜红,日2—3次,每次衄血约10毫升左右,尿血,微微尿痛。大便匿血试验为阳性。尿常规:红血球、蛋白少许。此乃肠中瘀热得泻、肝热尚存,移于小肠,上炎刑肺伤络之候。应清胆导赤,凉血止血。药用柴胡、白及、白茅根各15克,黄芩、栀子、丹皮、赤芍各12克,生地、连翘各18克,木通、竹叶、黄连各9克,甘草3克,2剂而寒热得解,鼻衄及尿血顿除,已能进食。为巩固疗效,遂又进上方1剂,续用柴芍五味异功散加减调理,数剂之后,化验二便,均未见异常。

按:本病初诊用大柴胡汤加芒硝清解少阳,攻下阳明之瘀热。药后瘀热去,又见鼻衄、尿血者,胆热不解,移于小肠,又刑肺伤络也。故二诊用柴胡、黄芩、栀子清胆;用黄连、竹叶、生地、木通、甘草清小肠;丹皮、赤芍、白及、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而获非常满意之效。

上一篇:贴蒜泥止鼻出血

下一篇:广东名医治慢性鼻炎方

tags: 二便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