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须素食的要求,据说是从梁武帝佛教盛行时开始的。
佛教徒一定就要是素食者吗?有些是,有些不是。从上座部佛教角度看,食肉与否完全是个人的选择。的确,有不少佛教徒出于对动物福利的同情,最后失去对肉食的胃口。但素食主义并非是走上修行道所必要的。
佛教五戒的第一戒――戒杀生,巴利注疏把它正式定义为:“夺取生命,是在一个生命存在、违犯者知其为生命时的杀死意志杀心,它透过身或语之门表达,所造成的行为(业),导致该生命的命根被斩断。”五戒为所有实修佛教徒所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虽然其中的第一戒要求戒离故意杀死生命,但它没有提到对业已死亡的动物之肉的消费。
不过,有几种动物的肉,上座部比库们被戒律禁止食用,其理由与杀生的伦理并不直接相关。上座部比库被戒律禁止食生肉或生鱼,以及人、象、马、犬、蛇、狮、虎、豹、熊、土狼。《佛教比库律》“主食”一章中,解说吃了上述十类肉的比库,便是破戒,他必须对其他比库披露。
比库们可以藉着不食人们放进他们僧钵内的肉类,自由地选择食素,但因为他们依靠居家护持者的慷慨布施,因此提出特别的饮食要求,似乎是不合适的。世界上有的地区,包括南亚的许多地区,素食并不普遍,许多食物是掺在肉汁或鱼汤里烧煮而成,素食的比库们不久就会面临一个简单的选择:不是食肉,就是挨饿。
为了食物而参与杀生,是绝对与第一戒不相容的。这包括:打猎、捕鱼、陷杀、屠宰、蒸活蚌、食生蚝等。那么,要他人为我捕捉或杀死动物又如何呢?这一点上,教导也是十分明确的:我们决不能故意要求别人为我们杀生。例如,我们不应当根据餐馆里的菜单,要一道鲜蒸活龙虾。《法句经》中简单扼要地表明了这个态度:一切众生对杖战栗,一切众生畏惧死亡。以此类比自推,莫杀生莫唆使杀生。
那么,购买被别人屠宰了的动物的肉又如何呢?这与作为佛教根本基石的正志当中的慈悲与不伤害原则是否一致?正是在此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佛教经文只给出了有限的指南。在佛陀对居家人的正命定义中,五种被禁止的职业之一是“肉类贸易”。尽管他没有明确指出这种禁止是否也包括我们――屠夫的客户与顾客们,它的确把我们置于与不善业的距离接近到令人不舒服的位置。
把经文对我们讲说的内容总结起来:我们似乎可以问心无愧地接受、煮烧、食用他人赠予的或是自然死亡的动物的肉。至于购买肉食,我不那么肯定。此处没有一概而论的答案。我们每个人,对其它生物的伤害与死亡,都程度不同地、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承担共犯的罪责。无论我们是肉食者、纯素食者、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无论我们多么仔细地选择食物,在漫长的食物生产与加工链之中,会出现杀生。
无论我们行走多么小心,每走一步,无数的虫螨或其它动物,在我们的脚下被无意地杀死。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的本质。只有当我们彻底脱离生死轮回,当我们进入涅盘的彻底自由――不死――我们才能把杀生与死亡彻底洗净。为了引导我们朝向那个高远的目标,佛陀给予了我们极其务实的忠告,他没有要我们成为素食者,他要我们持戒。对我们许多人来说,这个挑战已足够巨大,这就是我们的起始点。
附:怎样给孩子讲解佛法?
佛陀对父母的建议堪称直接了当: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慷慨、守戒、有责任心、善巧、自给自足的成年人(《长部.教授尸伽罗越经》)。对孩子讲授佛法并不意味者给他们宣讲冗长的十二因缘课程,或者强迫他们记住佛陀罗列的八个什么、十个什么、十七种什么,而只意味着,为他们提供找到真正的幸福所需的基本技巧。其它方面则自然会培养起来。
父母对孩子所传的最重要一课是,每一种行动都会有后果。每时每刻为我们提供机会,看我们选择怎样思考、发言与行动。正是这些选择,最终决定了我们喜乐与否。这便是业果法则的精髓,是佛法指明的因果原理。记载中为数稀少的几篇佛陀对独子罗罗的开示中,这也是其中一篇所表达的讯息。这篇《芒果石教诫罗罗经》(中部61),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方法上,对于怎样给幼童讲解佛法,给了父母们一些重要的提示。
在这篇经文中,佛陀批评了七岁的罗罗所犯的一个小谎言。佛陀的教诫内容在此既简单又明了:它与正语有关,目的是助罗罗对戒德的基本原则保持诚意。佛陀的教导方式有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佛陀以日常用具善巧为喻(此为水勺),以罗罗年龄相应的生动语言阐明他的教导。第二,佛陀并未发动一场冗长抽象、有关业力本质的演说,而是把这堂课的内容聚焦于当下问题:如何谨慎选择行动。
第三,尽管五戒的确构成了道德行为的基本框架,佛陀在此并未提及――或许因为某些涉及性事与醉品的戒律与多数七岁儿童无关;或许等到罗罗长成少年时,佛陀对戒律会多说几句。第四,佛陀在教诫时,藉由简单提问,始终保持罗罗的参与;此非一场枯燥、催眠性的讲演。最后,佛陀利用这个机会把教育内容深化,对罗罗解释了任何行动之前、期间、之后,在身、语、意方面内省的重要性,于是就把罗罗原来的细小失误,放在了宽广得多的背景之中,成为具有深刻持久意义的一堂课。
尽管我们多数作父母的,要象佛陀那样有意识、有成效地教育孩子,只能是梦中之想,我们仍可以效仿他的榜样。但是在我们把他的榜样付诸行动时,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关键点:佛陀对儿子的教诲,来自一位具有如实知见者,罗罗的老师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榜样人物。因此这个讯息很清楚:如果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走上佛法之路,最好确保自己也在那条路上修持。
如果你赞扬布施、诚实、忍耐等善巧美德,孩子们只见你自己吝啬、无意中听见你说谎、或者目睹你发脾气,你的教育讯息便失却了。当然,你不需要圆满实现佛法才够格教育孩子,但是为了使你的教育有分量,孩子们必须能亲眼看见你自己也在认真努力,把同样的教导付诸实行。而且,如果你以自身榜样激励他们,教给他们依照佛法生活的必要技巧,你就给了他们一件珍贵的礼物。佛陀在《小部.如是语》里说:“智者希望孩子、有高等或类似的重生,而不是低等的重生,使家族蒙羞。居士们,这些孩子,有具足的戒德、信念、慷慨、不吝,如拨云之月,在任何团体中放光。
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
佛陀只把他的教导称为法与律。但是多少世纪以来,人们试图把他的教导以各种方式作系统化归类,将其纳入时兴的文化、哲学与宗教思想模式中。佛教是一个伦理体系、一套生活法则,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同时也具有宗教与哲学的某些侧面。
它是哲学:如同多数哲学,佛教试图把人类生存的复杂性以某种方式勾画出来,向我们担保,宇宙实际上存在着某种秩序。佛陀在四圣谛中精辟总结了我们的处境:有苦、有因、有一条灭苦之道。业力的教导,对于因与果的性质提供了一个完整而逻辑上自恰的描述。即便是佛教宇宙观,尽管有些人一开始可能感觉牵强,也是业力法则的逻辑延伸。根据佛法,有一种深邃而不可动摇的逻辑性弥漫于世界。
它不是哲学:佛教与多数哲学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依赖于推测与推理达到一种逻辑上的真理,而前者则依赖对个人经验的直接观察与某些技能的培养,获得真正的理解与智慧。闲情逸致的推测在佛法修持中是毫无地位的。尽管课堂学习、书本阅读与活跃的思辩,对培养基本佛学概念的知性理解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佛教的精髓永不能藉由那些方式达到。佛法非是一个构思出来作智力消遣的抽象系统,而是一个实用的指路地图,它的根本目标在于把修持者引向最终目标――涅盘。
它是宗教:世上每一种伟大宗教的核心皆存在某种超世的理想,教义则围绕该理想而展开。在佛教中这个真理就是涅盘――以苦与紧张的止息为标志,它具有彻底的超世性,与我们平常的感官体验不存在一丝一毫的类同。涅盘是佛教的同义词,是佛陀所有教导的要点指向的终极目标。由于它所瞄准的目标是如此高远的超世理想,我们可以公平地把佛教称为一种宗教。
它不是宗教:然而,与世上其它主要宗教反差鲜明的是,佛教里没有神性,没有超然的创世者,没有超我,没有我们对之祈求拯救的圣灵或博爱的上帝。反之,佛教要求我们努力自救:培养明辨,区分我们内心非善巧的素质与真正尊贵善良的素质,学习如何培养善巧素质,排除不良素质。这就是通往佛教最高的完美目标――涅盘之道。即便佛陀也不能够把你领到那个目的地,只有凭你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完全程。
尽管本质上属于无神论(此处指西方式的单神主宰论),然而佛教修持确实需要某种信念。它并不是盲信,不是对经文所传的佛陀言辞不加分析的接受。反之,这是由闻法与确知而生起的坚心,是归依三宝后升起的信心;这是对于精进修持佛法将会获得佛陀担保的果报的一种信赖。这个信念是对世尊教导有条件的接受,这些教导在修持过程中始终受到严格的检验,而且也必须受到行者不断增长的明辨力的支持。
对许多佛教徒来说,这种信念藉着传统的崇拜仪式得到表达与增强,如对佛像的顶礼与巴利经文的持诵。尽管这与许多有神宗教的崇拜具有表面上的类似性,但这些活动既非祈祷、也非乞求一位超世者的拯救。反之,它们作为表达对三宝的高度尊贵的谦卑与敬意态度,是有益而激励人心的。
关于独觉佛、阿罗汉、佛、未来佛
未来佛是谁?曾有过其他佛吗?佛与阿拉汉的区别?什么是辟支佛?根据上座部佛教传统,无数纪元之间,许多佛来了、走了。每过远久漫长的一段笼罩世界的灵性黑暗时期之后,会诞生这样一个人,藉着自身的努力,重新发现被遗忘的觉醒之路,使自己永远从漫长的轮回中解脱出来,因此成了一位阿拉汉(即完全觉醒的尊贵者)。
如果这样一个人,缺少必要的波罗蜜(波罗蜜是那些以大悲心和行善之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圣洁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这些素质必须不受渴爱、我慢与邪见所污染),他就不能够把自己发现的路向他人作解释,因此被称为“沉默”的佛(独觉佛、辟支佛)。
但如果他的波罗蜜得以完善培养,能把他的讯息昭示世界,他就被称为一位佛陀。佛陀的弟子们也可以成为阿拉汉,但他们不是佛,因为他们依赖一位佛陀指明觉悟之路。所有辟支佛与佛陀都是阿拉汉,但并非所有阿拉汉都是佛陀或辟支佛。
无论佛法的传播何等广泛,迟早会覆没于不可抵抗的无常之法,从记忆中消失。世界再一次陷入黑暗之中,漫长的周期如此重复着。最近的一位佛出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名为悉达多.乔达摩。他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 “佛陀”。
据说,下一位佛陀名为弥勒佛,他目前是一位菩萨。在上座部佛教中,菩萨是指尚未觉悟四圣谛,但最终会觉悟四圣谛而成为佛陀的人。在遥远的未来,当前一个佛陀的教导早已被遗忘之后,菩萨会重生为人、重新发现四圣谛、再一次教导八圣道。尽管他在一些北传佛教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些信徒们向他祈求良好的重生与救赎,但他在上座部佛教传统中作用不大。
弥勒菩萨在整个巴利三藏中只提到过一次,佛陀于《长部.转轮狮子吼经》里说:“在那时,人们有八万年的寿命,会有一位名为弥勒的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明行足、善逝者、世间解、无上调御师、天人之师、佛、世尊,就如我现在一样。”在中国与日本艺术中,那位笑嘻嘻的大肚子菩萨,便代表著弥勒佛前世的模样。
作者:约翰-布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