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不等于低风险,微创不完全等于创口小,微创手术里含有大技术……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与传统开膛剖腹相比,它即是创伤微小的手术。如今在各大医院里,不同科室的微创手术被作为主打手术,因为它意味着创口小、恢复快,这是这项技术带给患者的福音。微创手术同时是一把双刃剑,低创伤的手术要求主刀医师具备过硬的技术和配备先进的仪器。 病变明明在心脏或大脑等器官上,为何创口却出现在手腕或大腿?医生的手术刀,如何通过一个绿豆大小的切口,在患者体内部自如地游走?小小的微创手术里,暗藏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技术和设备? 微创手术为何引来性命风险? 在皮肤上钻几个小口,医生就可以在患者体内做小至阑尾手术大至肿瘤的切除术。不少人认为,微创手术凭借高科技器械,手术难度降低了。其实,小切口并不意味着低风险,小创口里更显真功夫。3月22日,40岁的张女士因出现休克被紧急送往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妇科抢救。此前,她在民营医院做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意外大出血导致了休克。瑞康医院妇科主任林忠表示,接诊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血压已经无法测量。经抢救后,张女士侥幸捡回性命,目前仍在康复中。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但微创手术的优势,并未在张女士身上得到体现,反而带来了性命风险。 小切口 大技术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微创虽然创口小,但是如果主刀医师技术跟不上,内部组织受损害的风险会增大。”林忠介绍,瑞康医院妇科作为国家卫生部全国首批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这意味着,使用内镜做微创手术的医生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 “同一种手术要做60例以上才能算技术熟练。”广西区医院微创手术中心、胃肠外科副主任冯泽荣告诉记者,区医院胃肠外科80%的手术是运用微创技术,技术的逐渐娴熟建立在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上。他感到忧心的是,现在不少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地推广微创技术,派些医生到上级医院走马观花观摩学习一段时间,就回去开展推广了。冯泽荣表示,若想在科室开展微创手术,科室主任要有将微创手术作为未来技术重点的心态,并以此来严格培训及要求科室医生,经过反复、认真的钻研及实践,确定技术娴熟了才能开展。 小创口不等于微创手术 “小创口并不等于微创手术。”瑞康医院骨脊柱一科副主任医师陈远明表示,多数人认为只要手术的创口小就属于微创手术,实际并非如此。微创手术重点在对内部组织的损伤小,并发症少,这样才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否则,如果遇上技术不熟练的医生主刀,那么有可能出现即便皮肤表面创口小,但患者体内组织却是“千疮百孔”的情况。“内部组织受损严重出现大出血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休克或者中转开腹手术了。” 延伸阅读 微创手术的难点攻克 1、视野小 要求:人体解剖足够了解 陈远明介绍,传统手术开腔剖腹,医生获得的视野较为宽敞,而微创手术仅在人体穿刺几个小孔,再通过仪器进入人体进行手术。如果对解剖了解不足,仪器进入人体后再“乱闯”,干扰过大就可能损伤组织器官。 2、二维操作 要求:技术过硬 运用长至35厘米的器械在人体操作,其难度不言而喻。冯泽荣做了一个比喻:人拿常用的筷子可以熟练夹起豆子,但如果筷子的长度逐渐增加,人夹豆子的灵敏度自然降低。 怎样才能快而准地夹起豆子?冯泽荣认为:熟能生巧,运用35厘米器械做微创手术亦然。 再者,微创手术只能通过屏幕观察人体内部情况,图像是二维的,不如传统手术三维的直接感官来得立体,因此需要主刀医师技术操作更为熟练。 由于只能间接操作,如果医师运用器械不熟悉则有可能带给患者更大的隐患。冯泽荣说,例如肿瘤清扫不干净会引起术后复发,降低了患者的生存指数。 答疑解惑 小创口如何取出大肿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生李德全告诉记者,微创手术在肿瘤科主要运用于乳房的良性肿瘤,比如纤维腺瘤、乳房囊肿局部增厚等病。微创手术对治疗直径小于3厘米以下的多发性良性肿块,效果尤其好。 微创手术怎么做呢?李德全介绍,其实关键就是运用一根管子。这个管子长20至30厘米,其中在管子的一端有一个小刀长3厘米,小刀和管子的直径都是0.5厘米。在B超定位下进行良性肿物切除术或者恶性肿瘤活检术。李德全告诉记者,经过检查确定肿块位置后,经过B超定位,在肿块变异大概2厘米的位置,用微创手术刀打一个0.5厘米的洞,接着顺着乳房用微创手术刀将肿块切掉,再用吸管将肿块吸出。 李德全说,整个手术过程20分钟左右,而且患者无痛。手术完成后患者仍要消炎治疗一天,并且留院观察一晚上,如果没有出现血肿等现象就可以出院了。 不过,除了部分肿瘤可以“切条”后从小创口吸出,仍有部分恶性肿瘤需要整个取出,否则容易引起癌细胞转移。这时候的创口就不能只是几个小孔了。冯泽荣介绍,根据肿瘤的大小,取出肿瘤的切口就应比肿瘤直径再大些。比肿瘤大的创口是否仍属于微创呢?冯泽荣认为,这同样犯了“创口小等于微创”的概念错误。就算取出肿瘤的创口较大,但是微创切除肿瘤时对内部组织干扰小,对患者影响也减小了。 微创手术为何“舍近求远”取道血管? 据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朝锋介绍,微创介入手术既可以作为手术治疗,同时也是诊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血管是人体内部的“道路”。找准“路”、开通“道路”(微创穿刺技术)后,就可以直达病患所在。微创介入手术就是凭借“路”免去了传统手术“开山劈路”(开肠破肚)的风险。 4月11日下午,潘朝锋为一位冠心病患者做微创手术以确认其具体病变位置和程度,记者观看了整个过程。 潘朝锋为患者麻醉后,在其手腕用穿刺针穿刺血管,再放入导丝。“导丝柔软,在血管中穿行时对内膜损害小,相当于一个开路者。”在导丝保护引导下,接着放入动脉鞘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并注入造影剂。这时就建立一个皮肤与血管的通道,手术医师就可以在X线透视下清楚观察病变以及做其他手术操作了。 有的冠心病微创手术,选择从腿部股动脉做穿刺,其实只是“道路”入口不同,“就好比从高速公路回南宁市,也有几个不同入口可以选择。”潘朝锋说。 无创手术有可能吗? 微创手术已经将创口缩小,但是人类仍想向着无创手术发展。如何避免在人体开孔?广西区医院微创手术中心副主任冯泽荣表示,部分中小型手术可以借道人体的自然“通道”,如阴道、舌道等,避免了在人体皮肤再开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