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四川的同行老邝出差来兰州 ,大发感慨 :街道宽了 ,高楼多了 ,都市化气氛浓了。接着 ,他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不过 ,兰州大街上的“办假证广告”也比以前更“红火了” !
带着些许尴尬 ,我对兰州街道上的“野广告”认真地“欣赏”了一番。
镜头一 :西津路七里河桥至柳家营什字段。沿街南边三处建筑工地的围墙上 ,横七竖八、密密麻麻写满了不同的电话号码。在一块工地外墙的宣传橱窗上 ,尽管有不少涂抹痕迹 ,但依旧能数出 30多个“办证”字样和一串串阿拉伯数字。一位工地师傅说 ,为了阻止胡写乱画 ,工地值班人员不得不每晚加强看护 ,他们曾经逮着一个刚写完准备开溜的人 ,收拾一顿就给放了 ,结果几天后 ,工地的宣传橱窗就被人砸坏了。这不 ,刚修好的橱窗又给写满了。
镜头二 :庆阳路和永昌路的交汇点 ,是省城最繁华、人流最密集的地段之一 ,也是非法办证人员宣传“业务”的理想场所。装饰一新的商店门窗上 ,刚刚制作的巨型广告牌面 ,写满了十分刺眼的“办证”二字和电话号码。居住在此地的一位市民说 ,这些人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空间 ,公用电话亭、公交车站牌、电线杆子、人行道护栏、甚至小小的垃圾桶上 ,都被贴上了“膏药”。
镜头三 :大街上 ,常常可见街道办事处的老太太、或者城管部门顾用的民工 ,有的提着石灰水 ,拿上刷子 ,一块一块地涂盖那些“办证”广告 ;有的人提上喷壶把电话亭、公交站牌、电线杆上的“膏药”一一喷湿 ,然后再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刮下来。可今天刚涂 (刮 )掉 ,过不了一个晚上 ,就又被人写 (贴 )上了。气得那些老太太骂道 :这些挨千刀的 ,存心折磨人 !更多的人则是在谴责这些“无耻之徒”的同时 ,对有关部门也颇有怨言 :政府就不能想办法把这伙无法无天的人管一管 ?!
据悉 , 2001年 10月 18日 ,兰州市五部门曾联合下发了《兰州市关于在市区乱贴乱画乱挂的规定》 ;2002年 11月 11日 ,省通信管理局下发了《打击伪造公文、证件违法行为协调会议纪要》。两个文件为有关部门的执法疏通了渠道 ,执法人员采取各种办法 ,抓获了一些嫌疑人 ,并抄了几处售假窝点 ;电信等部门关停了一批“办证”电话。乱写乱涂现象曾被遏制了一段时间 ,可惜好景不长……
如何根治城市“牛皮癣” ?记者认为 ,首先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营造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强势舆论氛围 ,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参与意识。各单位要把“门前三包”真正落到实处 ,拓展“包秩序”的范围 ,把制止乱写乱画乱挂、张贴违规户外广告纳入“门前三包”范围 ,形成治理城市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良性格局。其次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打击力度 ,特别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制造和销售假件者 ,不仅要实施经济制裁 ,还要让他们受到法律制裁。尤其是把那些以制售假证件为生的首恶分子 ,一定要整得他们倾家荡产 ,使其在城里无立足之地 ,以防死灰复燃。
与此同时 ,建议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 ,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以改变目前在执法过程中 ,对一些制售假证者进行打击时无法可依的局面。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指挥下 ,紧密合作 ,协调配合 ,不扯皮、不推诿。执法队伍要采取集中整治和平日监管相结合 ,把专管队伍治理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让城市“牛皮癣”也像过街老鼠那样 ,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