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
张存悌,男,1947年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扶阳论坛组委会常务委员。从医30年,以经典为本,擅用经方,对内、妇、儿、皮肤等科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一直钻研、阐扬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火神派温阳九法》等书,系统揭示、总结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开设网上“中医火神派”论坛,擅用附子治疗疑难重症,人誉“关东火神”。发表论文、医话200余篇,出版有《欣赏中医》、《品读名医》等专著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