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药是用来治鼻病的 ,怎么会滴出鼻炎来 ?原来是这样的 :叶先生因鼻塞在保健站配用呋麻液滴鼻 ,觉得不能马上改善通气 ,后在药房购得“滴鼻净” ,一用即见效 ,呼吸通畅。用完即买 ,鼻塞就滴 ,一滴就通。半年下来发觉维持通气的时间愈来愈短 ,身边离不开“滴鼻净”了。近来症状加重 ,不得不求医。门诊检查两侧鼻甲肿胀 ,麻黄素棉片收敛两次历时 10分钟才稍通气。叶先生是急性子 ,没有这个耐性 ,要求用“最好的药”。在临床上何止叶先生一个人 ,陆小姐常用“达芬霖”后也有类似的经历。
改善鼻通气的鼻腔血管收缩药有两大类 :
1.拟交感神经胺类包括麻黄素、新福林、肾上腺素。
2.咪唑啉类包括萘甲唑啉 (又名滴鼻净、鼻眼净 )、羟甲唑啉 (又名达芬霖、阿弗林、必通 )、氯甲唑啉 ,还有茚咪唑啉和赛洛唑啉等。
前者局部血管收缩作用较唑啉类弱 ,而全身的作用较唑啉类为强。因此使用唑啉类药物后鼻腔血管即收缩 ,患者即感通气 ,而后反跳使血管扩张又呈鼻塞 ,形成鼻塞 -滴药 -通气 -再鼻塞 -再滴药 ,久而久之对其产生了依赖性 ,成为药物性鼻炎。不少患者嫌麻黄素类为“慢郎中”而视唑啉类为通气“灵药” ,成为随身携带药品。
一旦患上药物性鼻炎后该怎么办 ?
1.首先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 ,改用 0. 9 %生理盐水滴鼻 ,洗去原药液 ,使鼻黏膜恢复原来的生理状态。
2.去专科门诊检查明确鼻塞原因 ,鼻塞是鼻疾病的共同表现 ,鼻炎是其原因之一。即使是鼻炎又要区分是过敏性鼻炎 ,还是肥厚性鼻炎、鼻甲骨增生等引起的。过敏性者要应用激素类或抗组织胺药物滴鼻和口服 ,肥厚性者可选用激光或微波治疗 ,鼻甲骨增生者宜用手术切除 ,有息肉或肿物者应予以切除才能使鼻腔通气。
3.自选滴鼻液 ,买来后要阅读说明书或包装盒上注意点。滴鼻净、必通等滴鼻液的说明书和外盒上都有说明“用药不宜超过一周”的字样 ,务望病家按说明书用药 !
4.按摩迎香、鼻通穴。一日 3次 ,每次在两穴上按摩 (稍加压 )30次 (鼻通穴在鼻梁骨最隆起外的两侧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 ,鼻唇之中点 )。
用药警示
过量滴鼻净差点害了小宝宝
我有个朋友小赵 ,去年家中添了个小宝宝。宝宝快满月时 ,出现鼻塞和呼吸困难 ,到附近私人诊所去检查 ,医生说孩子是患了感冒 ,并开了滴鼻净与治感冒的药。回到家里 ,小赵便给宝宝用滴鼻净滴鼻 ,每侧各滴两滴 ,宝宝便安然入睡了 ,鼻腔吸气也顺畅了许多。
然而 ,宝宝入睡约 1小时后 ,便开始烦躁起来 ,呼吸显得很不均匀 ,并发出叹息样的声音 ,仔细观察时 ,发现他口唇周围略显青紫 ,面色苍白。小赵急忙带宝宝来我院就诊。儿科医院确诊为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滴鼻净中毒致呼吸节律紊乱。后来通过吸氧、抗感染等治疗 ,宝宝逐渐转危为安 ,病情日益好转 , 5天后病愈出院。
临出院前 ,儿科医生告诉小赵 :滴鼻净还有个学名叫萘甲唑啉 ,是拟肾上腺素药 ,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舒张支气管等作用。由于小儿的皮肤和黏膜相对面积大 ,且皮肤非常薄 ,血管丰富 ,对药物的吸收迅速 ,作用较强。因此 ,滴鼻净虽是外用药 ,但如果一次用量大时 ,很可能造成黏膜吸收过量而中毒 ,出现呼吸节律紊乱、口唇青紫及面色苍白等现象 ,若不能早期发现和救治 ,将危及宝宝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