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四、五月后,孕妇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但生长缓慢者,称为“胎萎不长”。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气血亏虚、禀赋不足或肝郁脾虚,使胎失所养而致。
一、气血虚弱 脾胃素虚,化源不足,或曾胎漏失血,气血亏虚,以至胎失所养,发而为病。
二、脾胃阳虚 素体阳虚,或产育过密,或妊娠后过食生冷寒凉,损伤阳气,以至精血不化,胎失温养,发而为病。
三、肝脾不和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虚不运,精微不化,血不归胎,胎失所养,发而为病。
【辩证施治】
本病患者不仅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且一般胎动及胎心微弱,妊娠初期往往曾有胎漏病史。本病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导致过期不产或胎死腹中的可能。治疗以健胃、补精气、养阴血为大法。由于胎为肾之所系,故用药时当对肾气有所顾及。
一、气血虚弱
「主证」 妊娠四、五月后,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伴见一组脾气虚⒅之症。
「病机」 气血亏虚,胎失所养。
「治法」 培补气血,益肾养胎。
「方药」 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当归 白芍 熟地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砂仁 桑寄生 杜仲
本方为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砂仁、桑寄生、杜仲。
方中当归、白芍、熟地补血养胎;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砂仁调气和中安胎;桑寄生、杜仲补肾安胎。
本方连半月,第一周服六剂,第二周服三剂。
二、脾肾阳虚
「主证」 妊娠之后,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伴见一组脾肾阳虚⒇之症。
「病机」 脾肾阳虚,胎失温养。
「治法」 健脾益气,温肾助阳。
「方药」 毓麟珠(《景岳全书》)加减。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菟丝子 杜仲 川椒 鹿角霜 巴戟 补骨脂
本方为毓麟珠去川芎、白芍、当归、熟地,加巴戟、补骨脂。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鹿角霜、巴戟、补骨脂温肾助阳;川椒暖中散寒;菟丝子、杜仲补肾安胎。
本方连服半月。第一周服4~6剂,第二周服2~4剂。
三、肝脾不和
「主证」 妊娠五、七月,腹形明显小于正常月份,胎儿存活,脘闷欲呕,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苔薄,脉弦。
「病机」 肝郁脾虚,血不归胎。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养胎。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加味。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香附 砂仁 当归 白芍 柴胡 苏梗 枳壳
本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柴胡、苏梗、枳壳。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养血活血;香附子、白芍、柴胡、陈皮、苏梗、枳壳疏肝理气;半夏和中止呕;砂仁和胃安胎。
若见口苦口渴,舌红尿黄,此为气郁化热之象,酌加黄芩、栀子。
本方连服十天,隔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