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交蒸,暑邪无不夹湿,湿病俱以入暑门)
本系劳倦气虚之体,当此暴热,热从口鼻受,竟走中道。经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蒸迫,津液日槁,阳升不寐,喘促舌干,齿前板燥,刻欲昏冒矣。甘寒生津益气,一定之理
人参白虎汤加卷心竹叶、麦门冬。
□
烦渴耳聋,但热无寒,渐呕,胸腹痞胀。此暑热由口鼻入,三焦受浊,营卫不通,寤不成寐。日期半月,热深入阴,防其螈 发厥。
桂枝白虎汤。
□
暑风头胀口渴,身热呕痰,脉弦,防疟。
香薷 花粉 贝母 杏仁 苏梗 橘红
□
暑风未变成疟,欲呕,脘痹气喘,乃上焦受病。正气久虚,无发散消导更通大便之理。
此乃口鼻受气,与风寒停食不相侔者。
杏仁 花粉 黄芩 苏梗 白蔻 浓朴
□
暑邪在上,清空诸窍热疮,咳痰气促,肺热急清。
竹叶 杏仁 黄芩 连翘 川贝 郁金
□
潮热烦渴,欲得冷冻饮料。暑燥津液,故发疹唇疮,不足尽其邪。理进清气热,通营卫。
桂枝白虎汤加麦冬。
□
热伤肺气,烦渴便秘,但暑病忌下,尚宜甘寒生津为主。
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玉竹。
□
气热劫津烦渴,安寐则减,此虚象也。况咳嗽百日,肺气大伤,此益气生津,谅不可少,勿以拘宿垢未下,致因循也。
人参 卷心竹叶 木瓜 麦冬 大麦仁
□
暑热由中而受,不可表散。
藿香梗 杏仁 黄芩 木瓜 丝瓜叶 蔻仁 橘红
□
暑热消烁胃汁,口渴不饥,以制木和胃。
省头草 生白芍 橘红 麦门冬 乌梅肉 半曲
□
脉右弦,中痞。暑邪入里,三焦俱病。况发汗后热不解,其病不在表可知矣。进苦胜于
杏仁 金石斛 黄芩 花粉 桔梗 陈皮白 草果
□
阴虚之体,遇夏气泄,元气受伤,神倦不耐烦劳。复因暑邪窃踞中宫,遂致胃不知饥,知味,或恶心,或嗳气,腹鸣渐痛。岂非病在中焦,久延三焦俱困。恐有疟、痢之虞,宜安闲调摄,旬日可安,进温胆法。
竹茹 金石斛 木瓜 郁金 半曲 广皮 乌梅
□
暑热伤气 形均日减。汗泄则烦倦,气浮越面肿。夏月正在气泄,当治后天。仿东垣清
人参 五味 神曲 黄柏 煨葛根 麦冬 川连 麦芽 泽泻
□
久虚之体,客气易于乘袭。近因湿热秽气所触,中宫不和,升降失节,宜先进六和汤。
□
长夏脾胃主乎气候。暑湿气自口入,由膜原以入中宫,脾胃受困,正气已馁,勉进食物肯转运,气机呆钝,清浊失职,郁遏于中,少火皆为壮火。欲嗳不得,心中热,思冷冻饮料,坐起头旋欲晕,形骸疲倦无力,皆壮火食气,内风掀旋之象。药饵效与不效在医,而平居调护夫须自琢磨,冀免小愈病加之累,屡经反复,再无撤消之日。古人因病损真,生气不来,最深虑及此。
人参 醋炒半夏 生白芍 郁金汁 川连 乌梅肉 枳实汁
□
头胀,脘闷渐痛,渴喜饮水,下咽则呕,烦热无寐,大便渐溏不爽。此暑热气从口鼻而竟走三焦,清浊为阻,营卫不行,是以发散消导,膏无取效。徒令克烁胃汁,所以呕烦不已也。法宜苦降和阳方。
杏仁 黄芩 竹茹 花粉 枳实汁 橘红 蔻仁 半曲 郁金
□
暑热多日,深入血中,所以衄血,热泄身凉。顷诊脉弦左搏。连日呕逆,胃气受戕,而消食,都是劫耗胃汁之物,几日伤触,焉有霍起之理?意者变疟,或旬日不晓饥饿,竟有诸
杏仁 竹茹 花粉 犀角 橘红 半曲 郁金汁 丹皮
又 犀角 生芍 条芩 生地 丹参 侧柏
□
热深日多,至于动血。血属阴象,主乎养胎。邪热乘袭,胎元难固,因此变症有诸,况呕家最能伤胎。今脘痞潮热为病证,徒攻病,置胎气于不理,非也。
川连 条芩 知母 乌梅 生芍 枳实汁
□
脉左数,下重。热入血中,恐胎难保;暮夜烦躁无寐,亦是阴伤。太仆所云寒之不寒为无水,当益其阴。今日衄血又来,应减气辛耗散。仿苦寒佐以咸寒为治。
黄芩 川连 人中白 白芍 知母 元参
□
脉形细小搏数,舌刺肌燥,津液告涸;呕逆烦冤,食粥乃定,胃气已虚。虑有变证,清热安胎为主,更兼养胃。
川连 竹菇 知母 元参 麦冬 条芩
□
心中热,舌生刺。暮夜烦躁觉热,呕逆触动少腹,一团热气炽甚。阴伤,胎元未能稳保。频频叮咛主家视参如毒奈何?与王先生再议他法。
生地炭 天冬 知母 阿胶 川斛 茯神
□
少阴中暑,阴液已涸,舌痿形缩,齿板燥,烦躁多日。食瓜肠滞大下,此阴不主收摄矣。证属大危,难以图治,勉拟竹叶地黄汤。
生地炭 山药 白芍 麦冬 泽泻 茯苓 丹皮 竹叶
□
潮热耳聋汗出,神识昏冒,脉细数下垂入尺。壮年热病,脉形如是之衰,怕其昏厥在迩,以上实下虚故也。拟复脉汤法。
复脉汤去姜、桂,加蔗浆。
□
体瘦阴亏,暑热更劫津液,风阳上燔为厥。清神兼顾其阳,议用景岳玉女煎。
鲜生地 知母 竹叶心 生石膏 甘草 连翘仁
□
渴欲凉饮,秽浊热气内蒸,不知饥,不大便,不安寐。九窍不和,都是胃病。舌白恶心,病在膈上气分,用河间苦辛寒法。
石膏 知母 黑栀 姜汁 杏仁 半夏 浓朴
□
暑邪数日,发热后,左颐下肿,神烦无寐。拟进辛凉渐苦法。
连翘 苦丁茶 黑山栀 马勃 鲜荷叶 飞滑石
□
劳倦夹暑热不解。鼻煤,舌灰白,咳逆痰喘,潮热自汗,神识不清,语言错谬。此邪结,病属险途,拟万氏清心牛黄丸,以驱蕴伏之邪。冀其神气清,再商去其他病。上焦之病多属气,气窒则上下不通,而中宫遂胀。热病蒸灼,喉舌疳蚀,清气之中,必佐解毒。
连翘 金银花 马兜铃 水芦根 川贝 白金汁 川通草
□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留,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钱,用嫩竹心二钱,煎汤凉用。当服绿豆清汤代茶。
□
暑热吸受,先伤于上。初病咳逆,震动血络,暑热仍在,见血治血,已属不法;参入重剂,伤及无病之地。晡时头胀,潮热咳呕,邪在气分,当推上病治下之旨。
西瓜翠 白通草 六一散 白芦根 生薏仁
□
暑湿上入,气分先受,非风寒停滞,用发散消导者,治之不法,邪入血分矣。
犀角 竹叶 绿豆皮 连翘 花粉 益元散
□
暑入营络,吐痰血,以心营肺卫两清法。
竹叶 生地 麦冬 连翘 元参 川贝
□
舌绛口渴,夜热神烦,大便不实,胸中痞闷。乃伏暑入里,非表散可解,进开心胞一法
竹叶 犀角 细叶菖蒲 川连 元参 郁金
□
伏暑发热,经旬不解,暮夜神识不清,少腹胀痛,大便不通,秽浊蕴结,虑其内闭痉厥
清心牛黄丸。
□
汗出神烦,晡时潮热,胃中痛至少腹。热邪凝结血分,恐瘀滞之变,进清血中之热。
鲜生地 丹参 山栀 银花露 丹皮 元参 郁金汁 白金汁
□
上现衄血,心痛殃及小腹,昼静夜躁,常以寒栗,宛如热入血室。前云邪在血中阴分,已属显然。滋清血药,正在以搜剔伏邪耳。
鲜生地 犀角尖 元参 丹皮 金银花 生芍
□
小溲茎中痛,是余热未清,从下行也。进导赤散法。
细生地 知母 黑山栀 甘草梢 丹皮 麦冬 金银花 小木通
□
阴虚热伏,半月不解,舌绛唇紫,呼吸不利。溺短赤,便秘涩,此皆辛散苦药劫尽津液。况兼精浊下淋,热气已入至阴之界,岂区区清解为治者。
生地 麦冬 炙草 甘蔗汁 阿胶 鸡子黄 麻仁
□
暑风不解,身痛热,渴而呕,水结之象。
杏仁 橘红 花粉 豆蔻 藿香 半夏 浓朴 木瓜
□
未病先遗,阴气走泄。医投柴、葛、荆、防,再泄其阳,大汗淋漓,寒热愈甚。长夏暑兼湿气,足胫常冷。邪在中上二焦,恐阴弱内陷耳。是投剂解其暑湿热邪,务在轻小为稳。
丝瓜叶 杏仁 黄芩 花粉 连翘 郁金 豆蔻 橘白
□
劳倦伤阳,当风沐浴,卫外气泄疏豁。药以柴、葛,再泄其阳;杂以消导,更耗其气。
热迫,呕逆气冲。但夏热必兼湿邪,周身掣痛。法当酸苦安胃泄热,使厥阳稍平,即商辅正
川黄连 枯黄芩 姜汁炒竹茹 炒乌梅 生白芍 郁金
□
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深受寒湿,令人喘胀噫哕;水湿结聚,溺溲涩,便难。险笃之症,仿古人暑门方大顺散主之。
杏仁 炮姜 肉桂 甘草
□
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既受寒湿,阳气郁遏,不主转旋,遂痞结欲呕。古人以大顺散温中下气为治。
杏仁 炙甘草 茯苓 炒干姜 肉桂心 半夏
□
脉形略起,按之短涩。进温中下气,似乎闪烁欲动,知阳渐气结有形,非真食滞重着之愚见不用寒凉犯胃,以肥人之病,虑虚其阳,矧夏月阴气在里,里之有形,便是浊阴。《内》论诸痛为寒内客,今暑热蒸迫,理无外寒,然口食凉茶瓜果,此水寒入脘,未能即化为热,素因脾胃气弱所致∶津液不运,自有烦渴。再验舌色,未必定以实热。但以辛香开气之属,可以醒阳,可以宣浊,上下分布,病机自减。高明采取如何?
郁金汁 杏仁 半夏 白蔻仁 浓朴 块茯苓
又 吴茱萸 炒半夏 槐枝木 金铃子 块茯苓
□
病减六七,胃中清气未旋,津液未肯分布,故口渴喜饮,岂是实火。常山梅饼苏胃生津,午后进四磨汤一次。
人参 乌药 桔梗 郁金
各磨汁,开水冲服。
□
年高体丰,暑湿为阴邪,肥人阳气不足,忽冷忽热,烦躁舌白,饮水不多,便溏溲数。
此湿邪伤太阴脾土,阳气内郁,与邪相混,渐延昏痉呃逆之变。
生白术 半夏 茵陈 浓朴 橘红 茯苓
□
暑必兼湿,湿郁生热,头胀目黄,舌腐不饥。暑湿热都是一般浊气,弥漫充塞三焦,状如云雾,当以芳香逐秽,其次莫如利小便。
省头草 浓朴 广皮 寒水石 茵陈 白蔻仁 杏仁 茯苓 滑石
□
夏季暑湿先入气分,如泄泻溲少,皆湿热郁阻气分,六和、甘露,可证可据之方也。
省头草 杏仁 米仁 大麦 白蔻仁 橘红 茯苓
□
时序湿热,与水谷内因之湿互异,况舌白下利,中阳已弱。脉缓,干呕而烦。夏暑最怕发痉昏厥。议通中焦之阳以驱湿。
杏仁 半夏 猪苓 茯苓 姜汁
□
脉短无神,并不口渴思饮,水入欲呕欲哕,下利黄水。八日来身热汗出不解,时时谵语,防其昏厥螈 。是湿热深陷入里,议用桂苓甘露饮。
杏仁 益智仁 茯苓 猪苓 浓朴 木瓜 滑石 泽泻
□
脉大,舌白渴饮,胁痛欲呕,湿热阻其经隧,寒热未已,议用木防己汤。
木防己 杏仁 知母 姜汁 石膏 浓朴 半夏
□
舌白口腻,痰多自利。湿热未尽,中焦不运,防变胀满。
川连 人参 半夏 白芍 枳实 茯苓
□
热邪内结,耳聋,自利稀水,用泻心法。
淡芩 生淡干姜 枳实 半夏 川黄连 白芍
□
湿郁太阴,热聚阳明,舌黄口燥,不欲食。此热因湿而生,议用桂苓甘露饮。
白术 猪苓 滑石 寒水石 茯苓 泽泻 石膏 肉桂
□
酒客湿胜,中焦阳气素亏,易痞易溏,不饥不饱,皆清阳不肯转旋;况烦劳伤阳,亦属内症发热,非外感所致也。
杏仁 广皮白 煨姜 茯苓 浓朴 白蔻仁 半夏 泽泻
□
服理中后,胃痛泄泻转加,心热渴不欲饮,必有暑湿内结,暂用酸苦泄热。
川连 淡黄芩 炒广皮 乌梅 生白芍 木瓜
□
阳虚体丰,夏热耗气,胃弱不纳不饥,此九窍不和,都胃病矣。法当镇逆理虚,略佐苦降,以胃为阳土,气下为顺耳。
人参 淡干姜 川连 代赭石 茯苓 生白芍
□
脉渐阴浊上僭,与真武法,减术换参。
□
真武法两日,脘中有知饥感,与阳渐结痞无疑。阴浊得泄,即当温养太阴,使脾阳鼓动健运,冀其纳谷安然,用治中法。
人参 益智仁 淡干姜 茯苓 广皮白 木瓜
□
潮热耳聋,有似阳邪。诊得脉空大,自利不渴,舌上粉苔,形枯色槁,岂是实证。议以劳倦夹湿,从脾胃病治。
人参 广皮白 茯苓 炮姜 生益智仁 泽泻
□
交夏形瘦食减,气怯欲寐,世俗谓之疰夏。后天脾胃不和,热伤气也。
人参 白术 炒楂 砂仁 桔梗 茯苓 广皮 神曲 川连 米仁
□
热痛失治,三焦皆被邪结,不甚清明;左胁瘕聚有形,食下渐胀。大便日前颇利,目今,是肠胃经络之邪未清,清空之窍尚蒙。调治之法,亦宜分三焦为法,白金丸可用,午后进热邪深入为厥,阳气上冒神昏。病魔多日,已在血分,况脐下坚满乎!仲景云∶厥应下,下之不止,利者死。凡咸苦皆通阳,均谓之下,不必硝、黄也。
□
阴阳两为病伤,热邪深陷至阴,阴液涸尽,遂躁乱不已,已属至危。思从前诸医发散、消导、苦寒、辛燥,都令劫烁阴阳。仲景云∶凡元气有伤而病不减,可与甘药。仿此。
复脉汤。
□
夏令热伏,入秋而发,即仲景谓阴气先伤,阳乃独发之谓。脉右搏数,胃汁受损。暂忌浓味,进甘寒养胃,内热自罢。
卷心竹叶 知母 大麦仁 麦冬 白芍 乌梅肉
□
夏令伏邪,至深秋而发,发汗不解,继又泄泻。此伏里之证,与暴感不同,所以表散、不能取效。病有四旬,脉细搏如刃,面色消夺,犹里热口渴,舌色白,病中溃泄,此久热迫蒸,阴阳失守,苦药燥损,津液日枯。因热致病,医不以河间三时法则分三焦以逐邪,昧于从事节庵陋习,宜乎淹淹不已。若不急调,久延虚怯一途,古人所谓因病致损也,慎之!
卷心竹叶 生地炭 生白芍 米炒麦冬 炒丹皮 乌梅肉
□
伏暑深秋乃发,是属里证,虽经遗泄,系阴虚夹邪。忌用温散,再伤阴液。今自利口渴腹满,可与四逆散方法。
黄芩 枳实 六一散 生芍 广皮白
□
夏季暑热内伏,秋凉伏邪内发。初起耳窍流脓,已非风寒在表。今十余日大便不解,目黄赤,舌起黄苔,耳聋昏谵,渐有内闭之状,非轻症也。
连翘 黄芩 大黄 黑栀 生甘草 枳实
急火煎四十沸,即滤清服。
□
湿热之邪郁于气分,身热目黄自利。夏月受之,深秋而发。
木防己 杏仁 黄芩 生石膏 枳实 白芍
□
脉沉目黄,气喘呛呕,脘闷肢冷潮热,汗出略缓,少顷复热。病九日不解,口干自利。
此湿邪内胜为热,三焦不通,夏伏至霜降而发,其病为重。
杏仁 半夏 山茵陈 鲜石菖蒲 浓朴 草果仁 茯苓皮 川通草
□
久痛,用辛温两通气血不效。病已十年,不明起病之由。今便溏溺赤,水谷湿热不运,必夹湿阻气,主以分消。
薏苡仁 浓朴 猪苓 茯苓皮 蔻仁 山茵陈 泽泻
又 香砂平胃散,加茯苓、茵陈。
□
酒客湿热内蕴,长夏湿热外加。医不晓客邪兼有宿病,发散消导,胃汁大伤,先利粘腻而吐血。今两跗麻痹,膝中逆冷,阴液枯涸,脉络少气,舌绛烦渴,溺赤短涩,热未尽,本先夺,偻废之象,恐不能免。
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白芍 川柏 麦冬 鲜生地 阿胶 炙草 麻仁
□
舌白心黄,湿着太阴,食不运,呕吐。
杏仁 广皮白 草果仁 藿梗 浓朴 半夏
□
痛胀得吐而安,随发寒热,口苦目黄,皆湿热内扰,胃口不清。《灵枢》谓中气不足,溲便为变矣。
柴胡 花粉 谷芽 生姜 黄芩 半夏 枳实 大枣
□
暑湿虽去,胃气未复,务宜薄味静养,勿令客邪再扰。
川石斛 广皮 半夏曲 煨益智仁 茯苓 青皮
□
热秽上加,头胀脘痞,宜蔬食清上。
竹叶心 桑叶 黄芩 连翘 花粉 杏仁
□
脉沉舌赤,邪入血分,烦躁,神气欲昏,用竹叶地黄汤。
竹叶心 浙生地 犀角尖 连翘心 元参 细叶菖蒲
□
初病伏暑伤于气分,潮热渴饮,邪犯肺也。失治则遂传膻中,遂舌绛缩,小便忽闭,鼻血,环口疮蚀,耳聋神呆,此气分之邪热漫延于血分矣。夫肺主卫,心主营,营卫二气,昼夜流行于经隧之中,与邪相遇,或凉或热。今则入于络,津液被劫,必渐昏昧,所谓内闭外
犀角尖 元参心 金银花 鲜生地 连翘 细叶菖蒲根
□
心营肺卫同治。
鲜生地 蔗汁 生甘草梢 麦门冬 花粉
□
暑湿本阴邪,必伤于气分,久则三焦均受,自头巅胸胁,流行皆阻,便溺不爽,但湿久而生热,治湿必究其本。
桂苓甘露饮。
□
伏暑得新凉,身热咳嗽,治在肺。舌白不 ,囊肿,暑必兼湿,湿滞为肿。
芦根 茯苓 淡竹叶 杏仁 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