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圣济总录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

神仙服气上

书名:《圣济总录》  作者:

论曰神仙服气之术,古方不载,黄庭内景,玉函隐书,虽有于世,而学人莫得其要,故服气之法,率多口传心授,或食从子至巳,或饮玉池之津,或吐故纳新,导引按跷,或餐日月,或闭所通,大抵气以形载,形以气充,气形充符,自然长久,所谓保其委和,合彼大和者也。

赤松子服气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同阶,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专愚,相随徘徊,生不及踵,性命殒颓,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不服气,与仙同栖,经曰∶福莫大生,祸莫大死,子欲长生,腹中当清,长生不死,肠中无滓,是以食谷者智,食气者神,故曰休粮绝食为生道,阴阳还精为重宝,能常行之永寿考,何为恣欲自使老,神仙食气,常以春二月三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满日行之,佳。

夫行气,欲于山林中幽寂处,近东流之泉,向阳之地,沐浴兰汤,以丹书玉房为丹田方

一寸(玉房在脐下三寸是),精念玉房,内视丹田,纳气致之于丹田,又先去鼻中毛,偃卧,两足相去五寸,两臂去身亦五寸,瞑目握固(握固如婴儿之卷手)蒲 为枕,高三寸,若胸中有病,枕高七寸,病在脐下,可去枕,既行气,不复食生菜辛臭物。

绝谷行气法,当食日减一口,十日后可不食,不食二日,腹中或 苦饥,取好枣九枚,方寸术饼九枚食之,一日一夜,不过此也,不念食,即勿啖也,饮水日可五升,亦可三升,勿绝也,口中常含枣核,令人爱气,且生津液。

经曰∶道者气也,爱气则得道,得道则长生,精者神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存,行气一名炼气,其法正卧徐漱醴泉咽之(醴泉者华池也),以鼻微微纳气,徐引之,勿令太极满,入五息已,可吐一息,屈指数之,至九十息,若身大烦满者,可频伸,频伸讫,复行之,满四九三百六十息为一周,久久众病自除,吐气既还,欲吸之时,先复小吐,微微往来,如是再三,更鼻引之,不尔令人气逆,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久自觉气周于身中,若行气未定,意中疲倦,便炼气以九十息为一节,三九二百七十息为一周,行气令 满脏,无令气大出,闭气于内,九十息一咽,咽未足者,复满九十息,三九自足,无顿数也,当念气使随发际上极,及流四肢,四肢自热,下至三里,经曰∶行气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念气从手十指出,十六日至三十日,念气从足十趾出,久自觉气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轻强,气脉柔和,荣卫调畅,长生之道,在于行气,灵龟所以长存,服气故也,诸行气之后,或还欲食者,初饮米汁粥,日增一口,以渐加之,十日以后,可食淖饭,勿致饱也。

经曰∶行气之法,其初多不和,谓令人咳迎,四肢或冷,既行之久,日自益也,四九三百六十息,身如委衣,骨节皆解,久久乃觉气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悦泽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百病除去。

凡初行气之时,先安身和体,若气未调身不安者且止,和乃行之,气至则形安,形安则鼻息调和,鼻息调和则清气来至,清气来至则自觉形热,形热则频汗出,且勿便起,安徐养气,务欲其久。

诸行气,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惟精思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自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理,如法为之,长生久视也。

行气之法,以鼻微微引气纳之,以口吐之,此为长息,纳气有一,吸也,吐气有六,呼也、吹也、嘻也、呵也、嘘也、 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行道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呵以去烦,嘻以下气,嘘以散滞, 以解极,夫人之极率多嘘 ,嘘 者,长息之忌,道家行气之所恶也。

夫欲长生,三一当明,上一在泥丸中,中一在绛宫中,下一在丹田中,修真之土当知此,夜半至日中为生气,日中至人定为死气,常以生气时强卧瞑目,握固闭口,不息,心数至二百,乃口中微吐气出之,日增其数,数得满二百五十,即绛宫守,泥丸满,丹田成,数得满三百,则华盖明,耳目彻,身无疾,邪不能干,长生不死也。

闭气之法,以鼻微微引纳之,数满于口中微吐之,小吐即更以鼻小引咽之,如此再三,可长吐之,饥取食止,绝谷长久,若闭气数得至千五百,则气但从鼻入,通行四肢,不复从口出也,行之不止,仙道成矣。

行五行气法春以丙日时加巳,食气百二十,致气于心,令心胜肺,无令肺伤肝,此养肝之时也(春有九丙凡一千八十食气)。

夏以戊日时加未,食气百二十,以助脾令胜肾,使肾不伤心(数亦如上)。

季夏庚日时加申,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胜肝,使肝不伤脾(月有三戊凡三百六十食气)。

秋以壬日时加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胜心,使心不伤肺(秋有九壬行亦加上)。

冬以甲日时加寅,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胜脾,使脾不伤肾,此五行食气之要法也。四时各有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其脏,周而复始,令不相克,为之精者,还自内见其五脏矣,经曰∶道以精为宝,施与则生人,留己则生身,身生则得仙,生人则功遂,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贵之合于道,爱之慎无费,故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是以精去则骨枯,骨枯则身毙,人以身为国,以神为君,以精为臣,以气为民,故气变则为精,精化则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上为真人,夫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此为上元,其一赤子,字符先,一名帝卿,心为绛宫,中丹田,此为中元,其一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坚,脐下三寸下丹田,此为下元,其一婴儿,字符阳,一名谷元,此三一也,行气则常存念之。

神仙绝谷十二时食气法始从夜半,九九八十一咽。

日出,六六三十六咽。

日中,九九八十一咽。

日入,六六三十六咽。

鸡鸣,八八六十四咽。

食时,五五二十五咽。

日 ,八八六十四咽。

黄昏,五五二十五咽。

平旦,七七四十九咽。

禺中,四四一十六咽。

晡时,七七四十九咽。

人定,四四一十六咽。

黄庭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子能修之命常存,饮食自然补命门,自然者,华池也,呼吸如法咽之,即不饥,常以夜半食生气九九八十一咽,以次下周十二时,为五百四十二咽,不饥初绝谷三日小极,七日又小极,十四日复小极,头眩慎勿怪也,三七二十一日,则气力日增。

神仙绝谷食五行气法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祝已,舌撩上齿表舐唇,漱口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祝已,舌撩下齿表,漱口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祝已,琢齿七,漱口咽之三。

北方元滋,服食元滋,饮以玉饴,祝已,以鼻纳气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仰望泰山,服食精气以醴泉,祝已,瞑目而咽之三。

食五行气,内附五脏(青牙者肝也朝华者上齿根也朱丹者心也丹池者下齿根也明石者肺也灵液者唇里津也元滋者肾也玉饴者舌也泰山者精气也醴泉在齿后悬雍前华池在舌本下齿名玉英舌名金梁),夫食五行气,饥取饱止,无时节也,虽服五行,当以六戊为主,朝食三十,暮食三十,取饱而已,日月短长,增减在己。

服六戊法。

平旦早起,正衣服,先读甲子至戊辰止,向辰以金梁叩玉英,涤华池,漱醴泉,吸灵液,闭口周旋,三至而一咽,五咽止,次甲戌至戊寅,向寅行之如上法,尽六戊,凡百五十取气,而三十咽其精华也,此是服三五之法,要朝暮为之,若饥者日中饷九宫,饷九宫之法,金梁叩玉英,三五而一咽之便止,下尽六戊,皆如行三五七九引气法。

诸避世入山,欲绝谷不食,先知引三五七九之气,又当知六甲六丁,不尔者,但坐家修身,食三五七九气,口吐死气,日日不止,可以长生尔,引三五七九之法,徐徐以鼻微引气纳之三,以口一吐死气,勿令耳闻气出入声也,久久便三气,次复引五气,以口一吐死气,久久便五气,次引七气,以鼻纳之,以口一吐死气,久久复便七气者,次引九气,鼻微入之,以口一吐死气,久久尽便九气者,因三五七九而并引之,以鼻二十四引气纳之,复以口一吐死气,久久能皆便三五七九者,因并引,并引之者,并行二十四气常咽之也,久久复便并引者,因逆报之法,逆报之法,因从九数引气咽之下,到三,乃以口一吐死气也,久久复便逆引者,因可九九八十一纳咽气而一吐之,以为节也,口中以去死气也,但闭气,行三五七九之数,如上引气之法也。

闭气之时,当苦体中满,发烦闭,以意推排,令气周布四肢,上至头中,遍行一身,意得之者,手足皆热常汗出,此为行气之中最妙者也,若得其道,病可立去,不得其道,则气不来,病亦随至,不可不慎,以意消息,令体中和平安稳,乃可为之,不尔则轻夭人命。

诸行气,取之勿令粗,粗者使人心痛咳逆,而又不得清微之气,但恶气入身,吹嘘嘻呵。亦务令细,不细则伤人肺,气之出入,勿令耳闻,常欲向日吸之,春月多懈极,可嘻去之,若气逆可呵下之,是以呵以去烦,又以下气也,经曰∶行气绝谷,休粮一旬,精气微弱,颜色萎黄,二旬动作眩瞑,肢节怅怅,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四旬颜色转悦,心志安康,五旬五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体复如故,机关调良,七旬心恶喧哗,志愿高翔,八旬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荣华润泽,声音洪章,十旬正气皆至,其效日昌,修之不止,年寿延长,三年之后,炙瘢除灭,颜色有光,行之六年,髓填骨强,豫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脑实胁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上佐上皇,与天同寿,日月齐光,传非其人,身受其殃,可传当传,不可当止,可传而不传,为遏天道,不可传而传,为泄天宝,遏道泄宝,命不终老。

 

上一篇:神仙导引下

下一篇:神仙服气中

《圣济总录》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