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类证治裁 卷之七

便血论治

书名:《类证治裁》  作者:林佩琴

(肠风 脏毒附)

便血与痢血异,便血宿疾,痢血新邪,兼有脓杂。与肠风脏毒尤别。便血火淫,肠风风淫,脏毒湿热淫,兼积毒。便血由肠胃火伤,阴络血与便下,治分血之远近虚实新久,不可概行凉血涩血。《金匮》以先便后血为远血,黄土汤。先血后便为近血,赤小豆当归汤。其血色鲜稠为实热迫注,多醇酒浓味酿成,约营煎、地榆丸。

色浠淡为脾胃虚寒,归芍异功散加炮姜。色瘀晦为阳衰不摄。因中寒食冷,气滞血凝必腹痛呕泻,附子理中汤倍炮姜。思伤心脾,气不统血,或年衰病久,归脾汤。惟初起血中伏火,用桂圆肉、包鸦胆子肉十枚,匀两包,四五服效。若未止,用刘寄奴五钱,松萝茶一钱,乌梅肉一枚,煎服效。久而气陷血脱,补中益气汤。

血滑不止,举元煎下玉关丸。若面色萎黄,下元虚惫,加味六君子汤,下断红丸,或十全大补汤去茯苓,加防风。其结阴便血,脉必虚涩,系厥阴肝血内结,阳失统运,渗入肠间。诸家谓阴寒内结,非也。遵《医通》补中益气汤,倍黄 ,加炮姜。宿有血症,因感湿热,血下紫黑,乃湿毒肠 。升阳益胃汤。凡便血及肠风服药不效,山楂子散。大便燥结,肛头血出,熟地一两蒸食。

〔肠风〕血清色鲜,远射四散如筛,风性疏也,经言∶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加减四物汤加秦艽,虚者人参胃风汤。肠风夹湿,下如豆汁。或瘀紫,升阳除湿防风汤,有热加黄连、当归、甘草。若湿热内蕴,下血腹满,槐花散。初起血热,槐花饮。久则兼夹寒湿,浓朴丸。血滑不止,惜红煎。脾脉浮缓,土虚风湿交乘,加味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肠风兼泻,米豆散。

〔脏毒〕血浊而色暗,系湿热蕴毒,轻者猪脏丸,重者脏连丸。酒毒酿湿热下血,聚金丸。若肛门血射如线,或点滴不止,为痔血,秦艽白术丸去皂角、枳实、泽泻。加槐花、生地黄蜜丸。痔与痢血,另详本门。

 

附方

〔远血〕黄土汤 术 附 地 芩 草 阿胶(各钱半) 灶心土如鸡子大一枚,打碎,水煎澄清,再煎诸药。

〔近血〕赤小豆当归汤 赤小豆(二升,浸出芽晒干。) 当归(三两) 研末。调服方寸匕,日三次。

〔热迫〕约营煎 生地 赤芍 黄芩 地榆 续断 甘草 槐花 荆芥(等分) 乌梅(二个) 水煎。

〔血痢〕地榆丸 见四卷痢症。

〔脾虚〕归芍异功散 参 苓 术 草 陈 归 芍

〔心脾〕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气陷〕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气陷〕举元煎 见三卷饮食,如兼滑脱,加乌梅、文蛤。

〔血滑〕玉关丸 白面(四两,炒) 枯矾 文蛤(各二两,醋炒) 五味(炒) 诃子(各一两、炒)

研末,熟汤和丸。

〔脾虚〕加味六君汤 六君汤见一卷中风,再加黄 、柴胡。

〔下虚〕断红丸 侧柏叶 续断(各三钱) 鹿茸(一具) 阿胶为丸。

〔虚惫〕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肠 〕升阳益胃汤 炙 (钱半) 参 草(各一钱) 术 归 陈 黄芩 神曲(炒。各五分) 升麻柴胡(各三分) 姜 枣煎。

〔去瘀〕山楂子散 楂肉(炒研) 艾汤调下。血鲜者加山栀、槐花。

〔肠风〕加减四物汤 地 归 芎 侧柏叶(各八分) 枳 荆 草 槐花(各四分) 地榆 条芩 防风(各六分) 乌梅(二个) 姜(三片)

〔胃风〕胃风汤 见四卷泄泻。

〔夹湿〕升阳除湿防风汤 防风(二钱) 苍术(泔浸蒸) 白术(饭蒸) 苓芍(各一钱) 姜(一片)

〔湿热〕槐花散 槐花(二钱) 苍术 浓朴 陈皮 当归 枳壳(各一钱) 乌梅肉 炙草(各五分)

〔血热〕槐花饮 生地(三钱) 当归(二钱) 侧柏叶(炒) 荆芥(炒) 槐花(炒) 川芎 枳壳(各一钱)

炙草(五分) 如血不止,加升麻、阿胶。

〔寒湿〕浓朴丸 浓朴 生姜(各四两,同炒) 术 曲 麦芽(各炒一两) 研末,米糊丸。

〔血滑〕惜红煎 术 草 荆 芍 五味 山药 地榆 续断 乌梅 水煎。

〔止泄〕米豆散 马料豆(炒) 米 陈仓米 粟米 锅焦(俱炒研) 白糖调服四钱。

〔脏毒〕猪脏丸 用猪脏二尺,洗净,入槐花二两,扎紧蒸,捣,焙干研,糊丸。

〔脏毒〕脏连丸 黄连(一两,酒炒研) 槐花(二两,炒研) 陈仓米(三合) 入猪脏内蒸,杵丸。

〔酒毒〕聚金丸 黄芩 防风(各二两) 黄连(四两,半生半酒炒) 研末、醋糊丸,米饮下。

〔痔血〕秦艽白术丸 秦艽 白术 归尾 桃仁(各一两) 枳实 皂角子(烧存性) 泽泻(各五钱)

地榆(二钱) 面糊丸。

 

便血脉案

夏 便红,遇劳辄甚,初服苦参子(俗名鸦胆子),以龙眼肉裹,开水送下十粒效。后屡试不验,予按东垣论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思虑烦劳,致心脾不司统摄。宜用归脾丸或暂服加味归脾汤,其血自止,如言而瘥。(汤丸内俱去焦白术。)

幼侄 鼻衄便红,寒热无汗,食减神疲,脉大而数。此脾肺气虚,阴火乘络,致血从清浊道横溢而出。

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山栀、白芍。一服,五更大热,比晓微汗身凉。次日寒热除,脉顿敛,三服而病已。

服侄 壮岁,便后沥血色鲜,乃肠胃远血,症属肠风。用升降法,荆芥、当归(俱醋炒)、白芍、槐米(俱酒炒)、黑山栀、生地、甘草(炙黑)、侧柏叶。三服愈。

张 辛苦佣作,日夜便血数次,由冬入夏未止。阴络已伤,渐至食减无味,神色惨悴,脉来沉细而数,势必寒热,延成损怯。勉用摄血,佐以益脾,以脾统血也。仿驻车丸,(去黄连。)阿胶(水化)、炮姜、当归(土炒)、白芍、熟地、甘草(俱炒黑)、莲子(炒)、红枣、南烛子、茯神。三服红痢减,寒热亦止,口中和。据述,腹不痛,但里急,必连便二次,此属气虚不摄。专用潞参、炙 、茯苓、山药、地榆(酒炒)、赤石脂,便血遂止。

何 童年便血,面黄瘦,能食。此脾气郁而生火也,用清理湿热。山栀、赤苓、生白芍、生薏仁、石斛、当归、柿饼(炭)、陈皮、地榆,数服效。

朱 春正痢血,一载未痊。阴络大伤,秋间三疟历冬,曾用常山劫剂未效。面浮足肿,食减神疲,懔寒宵热,脉虚近数。阴伤及阳,延成损怯矣。今痢纯红,日夜十数次。即培阳摄阴,尚恐不及。乃阅所服方,仍用制军辈,屡次通里,是欲竭其漏卮乎?毋怪愈治愈剧也。用潞参、茯苓、山药、白术(炒)、白芍、甘草(炙黑)、荆芥(醋炒黑)、乌梅、阿胶(煨)。一服血减,明日不甚怯寒矣。又加减十数剂,疟痢渐瘳。

 

上一篇:溺血论治

下一篇:二便不通论治

《类证治裁》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