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窍于耳,肾气充则耳听聪,故经言精脱者耳聋也。又言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以胆附于肝,而胆脉上贯耳中也。精脱失聪,治在肾。气逆闭窍,治在胆。凡耳聋以及耳鸣,治法悉准乎此。第就中条析之,有因劳力伤气者,补中汤加盐水炒黄柏、知母、茯苓、菖蒲。有因房劳伤肾者,滋阴地黄汤、益肾散,加盐炒知、柏。
有因阴虚火动者,磁石六味丸加减。有因病后虚鸣者,四物汤加盐炒知、柏。肾气丸加磁石、龟板。有因心肾亏,肝阳逆,虚风上旋蒙窍者,用填阴镇逆,佐以酸味入阴,咸以和阳。如山萸、地黄、磁石、龟板、天冬、麦冬、白芍、五味、牛膝、秋石。有脏气逆为厥聋者,流气散、当归龙荟丸。有风入络为风聋者,必兼头痛,防风通圣散。有因怒气壅者,流气散、清神散。有因惊火郁者,清胆汤。有气闭猝聋者,芎芷散。有年久耳聋者,胜金透关散。有小儿耳聋者,通鸣散。有肾经热,右耳重听,兼苦鸣者,地黄汤。有肝胆火升,常闻蝉鸣者,龙胆泻肝汤、清胆汤。有因痰火升而鸣者,加减龙荟丸。总之,由痰火者其鸣甚,由肾虚者其鸣微。又有耳中津液结块,名耳 。栀子清肝汤。有风温上郁,耳 右胀者,马勃散。有左耳 痛,挟暑风上郁者,须辛凉轻剂。
菊叶、苦丁茶、山栀、滑石、连翘、淡竹叶。有因暑邪闭窍者,鲜荷叶汤。有耳 胀,少阳火郁,羚羊角汤。
耳流脓,黄柏面,或甲片、麝末,研吹。小儿胎风耳脓,鱼牙散吹。耳忽大痛,如虫蠕动,蛇蜕烧存性,鹅管吹。寒热耳大痛者,疔也。以疔治之。内外红肿痛者,耳痈也。活命饮加升麻、桔梗。耳蕈耳痔,不寒热,不作脓,黄连消毒饮、活命饮。皆足少阴、手少阳肾与三焦风热上壅致之,此耳症大概也。
耳症脉候
尺脉浮而盛为风,洪而实为热,细而涩为虚,两尺数为阴火上冲。
附方
〔补气〕补中汤 见一卷中风。
〔房劳〕滋阴地黄汤 六味地黄加 归 芍 芎 菖蒲 远志 知母 黄柏
〔伤肾〕益肾散 磁石 巴戟 沉香 菖蒲 川椒 各研末二钱,用猪腰子一个切开,和葱白、食盐,纸包煨,空心酒下。
〔阴虚〕磁石六味丸 六味地黄加磁石。
〔病后〕四物汤 地 芍 归 芎
〔病虚〕肾气丸 见二卷虚损。
〔气逆〕流气散 参 苓 术 草 青 陈 芷 枳 槟 朴 藿 夏 桂 麦冬 香附 丁香 木香木瓜 木通 腹皮 草果 蓬术 菖蒲 苏叶
〔气逆〕当归龙荟丸 见一卷火。
〔风聋〕防风通圣散 见五卷疠风。
〔怒气〕清神散 羌 防 荆 芎 菊 草 僵蚕 木通 木香 菖蒲
〔火郁〕清胆汤 青蒿 菊叶 薄荷 连翘 苦丁茶 荷叶
〔气闭〕芎芷散 川芎(钱半) 芷 辛 朴 夏 陈 苏 桂 草 苍术 木通(各七分) 姜(三片)
葱白(二茎)
〔久聋〕胜金透关散 鼠胆 川乌 细辛 胆矾 麝香
〔小儿〕通呜散 菖蒲 远志 防风 柴胡 麦冬 细辛 杏仁 磁石 葶苈 葱白汤下。
〔肾虚〕六味汤 见一卷中风。
〔肝火〕龙胆泻肝汤 见三卷诸气。
〔痰火〕加减龙荟丸 芩 栀 归 柴 龙胆 大黄 青皮 青黛 芦荟 胆星 木香 麝香 神曲糊丸。
〔耳 〕栀子清肝汤 见五卷疠风。
〔风温〕马勃散 马勃 薄荷 桔梗 杏仁 连翘 通草
〔暑邪〕鲜荷叶汤 鲜荷叶 青菊叶 夏枯草 芩 栀 苦 丁茶 蔓荆子 连翘
〔少阳〕羚羊角汤 羚羊角 薄荷 丹皮 连翘 牛蒡 桑叶
〔耳脓〕鱼牙散 黄鱼齿 研,和冰片、麝香末吹之。
〔耳痈〕仙方活命饮 见五卷鹤膝风。
〔蕈痔〕黄连消毒饮 即普济消毒饮,见一卷疫。
〔通治〕耳中出脓方 枯矾 干胭脂(炙存性。各一钱) 黄丹 龙骨 螵蛸(各钱半) 乳 没(各钱二分)
蛇蜕(炙六分) 明雄(七分) 麝香(少许) 研细,以棉蘸药,引入耳中。
耳脉案
侄 肾开窍于耳,胆脉亦络于耳。夜读神劳,素有遗泄,弱冠内真阴未充,虚阳易于升动,故气闭清窍,若闻鸣响。宜用轻剂清少阳胆火之郁。鲜桑叶、丹皮、栀皮、连翘、甘菊(炒),食后泡汤服,久之,一日耳中忽清亮,如凉风卷雾,豁然朗彻矣。
王 七旬耳猝刺痛,伏枕不减,右尺沉按有力。凡来势骤者莫如火,老人真阴涸,故相火易炎。权用镇摄法。灵磁石(一钱)、黄柏(酒炒五分)、山栀(钱半)、熟地(三钱),二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