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恶有不下者乎”,见《灵枢》卷六第三十五《胀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三。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至“亦刺去其血脉。黄帝曰:善”,见《灵枢》卷九第五十七《水胀篇》,又见《甲乙经》卷八第四。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心腹满”至末,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论篇》,《甲乙经》见同上。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何如而胀?岐伯曰:其至大坚以涩者胀。
脉之大者,多血少气。涩者,亦多血少气,微寒。脉口盛紧,伤于饮食。以其脉至,诊有多血少气微寒,即是伤于饮食为胀也。
平按:《灵枢》“其至”作“其脉”。《甲乙》“坚”下有“直”字。
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脏而阳为腑。
诊得阴脉胀者,以为脏胀;诊得阳脉胀,以为腑胀也。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胀之中耶?腑脏之内乎?
血脉,谓二十八脉也。问胀所在也。
岐伯曰:二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卫气并脉而行,循分肉之间为胀,血脉及五脏六腑各胀,故曰二者存焉,然非胀之所舍之处也。
平按:《灵枢》“二”作“三”,注云:“一作二。”
黄帝曰:愿闻胀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腑脏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以下言其胀舍,取之脏腑之外胸胁及皮肤之间,气在其中,郭而排之,故命曰胀。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裹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城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以下脏腑居处也。禁器,比脏腑也。胸胁腹裹,比之匣匮也。次舍者,五脏六腑各有居处也。脏腑之名虽异,同在一郭之中,然脏腑俱别,请闻同异所由。
平按:《甲乙》无“胸胁腹裹之”五字;“城”作“域”,《灵枢》同,“其故”下有“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九字。
岐伯曰:夫胸腹者,脏腑之城廓也。
城郭,脏腑所处也。
平按:《灵枢》无“城”字。
膻中者,心主之官。
膻中有心肺之气,故是脏腑之官也。
平按:《灵枢》“主之官”作“心主之宫城”,《甲乙》作“心主之中宫”。
胃者,大仓也。
胃贮水谷以供,故为脏腑大仓也。
咽喉小肠者,传道也。
咽传水谷而入,小肠传之而出,喉传气之出入,故为传道也。
平按:《灵枢》“道”作“送”。
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
咽、胃、大肠、小肠、膀胱等窍,皆属于胃,故是脏腑闾里门户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廉泉乃是涎唾之道,玉英复为溲便之路,故名津液道也。此则脏腑畔界,故脏腑病形各异。
平按:《甲乙》“道”下有“路”字。
营气循脉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毋问虚实,工在疾泻。
以下谓营卫二气为胀。营气循脉周于腹郭为胀,名为脉胀。卫气在于脉外,傍脉循于分肉之间,聚气排于分肉为肿,称为肤胀。三里以为胀之要穴,故不问虚实,皆须泻之。其病日近者,可以针一泻;其日远者,可三泻之。下者,胀消也。终须疾泻,可不致疑矣。
平按:《灵枢》“营气循脉”下有“卫气逆”三字。“卫气并脉循分”《甲乙》作“卫气并血脉循分肉”。“三里而泻”《甲乙》作“取三里泻之”。“一下”,“下”字《甲乙》注云:“一本作分,下同。”
黄帝曰:愿闻胀形。
愿闻五脏六腑胀形也。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平按:《甲乙》“安”上有“得”字。]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脾胀者,喜哕四肢急,体重不能衣。肾胀者,腹满引背怏然,腰髀痛。
气在脏腑之外,排脏腑,郭胸胁,胀皮肤,时烦心短气卧不安者,以为心胀。知此,五脏六腑胀皆仿此,各从其脏腑所由胀状有异耳。怏,不畅也。
平按:《灵枢》“少腹”作“小腹”;“喜哕”作“善哕”。《甲乙》作“苦哕”。“四肢急”《灵枢》作“四肢烦 ”,《甲乙》作“四肢闷”。《灵枢》“衣”上有“胜”字。“怏然”《灵枢》作“央央然”。
六腑胀者:胃胀,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
肠中水声也。
平按:《灵枢》、《甲乙》“胃管”作“胃脘”。
冬日重感于寒则泄,食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壳壳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好太息。
香为脾臭,焦为心臭,今脾胃之病闻焦臭者,以其子病,思闻母气故也。壳,口角反。壳壳,□□貌。今壳壳,似实而不坚也。
平按:“泄,食”《灵枢》作“飧泄”,《甲乙》作“泄 ”。“少腹满”《灵枢》、《甲乙》作“小腹满”。“壳壳”《灵枢》作“轻轻”;“好太息”作“善太息”。
凡此诸胀,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
一者,唯知补泻也。补虚泻实得中,故不失也。
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
神室,心脏也。补实泻虚伤神,故神去心室。神去心室,得于邪气,失其四时正气,致使真伪莫定也。
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神安其脏,故曰归室。神得归脏,自斯已去,长闭腠理,不令邪入,谓上工也。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名?[平按:《灵枢》无“名”字。]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并脉循分,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
卫气并脉循于分肉,有逆有顺,从目循足三阳下为顺,从目循手三阳下为逆,以卫气有逆顺,故阴阳气得和而顺也。
平按:《灵枢》“常”下有“然”字。《甲乙》“分”下有“肉”字,《灵枢》同。
五脏更治,四时有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薄,乃合为胀。
五脏属于五行,故五脏更王,四时寒暑次序得所,五谷入腹得有变化也。有寒厥之气,留于营卫之间,营卫不行,寒气逆上,与正气相薄,交争愤起,谓之为胀。
平按:“更治”《灵枢》作“更始”,《甲乙》作“皆治”。“有序”《灵枢》作“循叙”,《甲乙》作“皆叙”。“薄”《灵枢》作“搏”。《甲乙》“乃合为胀”作“乃舍为胀”。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黄帝曰:善。
行补泻时,近者一取合于真气,即得病愈,远者三取合于真气,称曰解惑之也。
黄帝问岐伯曰:《胀论》言曰:毋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其过焉在?
前言泻虚补实,神去其室;今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其故何也?所谓初病未是大虚,复取三里,故工在疾泻。若虚已成,又取余穴,虚者不可也。今至三取不消,请言过之所由也。
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①而中气穴者也。
肉肓者,皮下肉上之膜也,量与肌肤同类。气穴,谓是发胀脉气所发穴也。
①“肓”,萧本原作“盲”。今据仁和寺本改。本节注文及下节经文、注文诸“肓”字同。
不中气穴,则气内闭;
针其余处,不中胀之气穴,则胀不泄也。
平按:注“针”,袁刻误作“计”。
针不陷肓,则气不行;
不陷肓膜,则气不行分肉间也。
不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遂。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恶有殆者乎?
针入其皮,起而不下其肉,则卫气行而失次,阴阳之气并也。遂,并也。由于当泻不泻,故三取不下也。必须更取余穴,以行补泻,以胀消为工,故得万全,必无危生之祸也。
平按:“不越”《灵枢》、《甲乙》作“上越”。“相遂”《灵枢》作“相逐”,《甲乙》作“相逆”。
其于胀也,必审其诊,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之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言诊审者,如鼓应桴,何有不当者也。
平按:“诊”《灵枢》作“胗”,注:“音轸。”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
此之六病,有难分者,故请别之也。
平按:《甲乙》无“石水”二字。《灵枢》、《甲乙》“别”下有“之”字。
岐伯曰:水始起也,目果上微 ,如卧新起之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水病之状,候有六别:一者,目果微肿;二者,足阳明人迎之脉, 见其动,不待按之;三者,胀气循足少阴脉上冲于肺,故时有咳;四者,阴下阴股间冷;五者,脚 肿起;六者,腹如囊盛水状,按之不坚,去手即起。此之六种,水病候也。
平按:《灵枢》、《甲乙》“目果”作“目窠”;“微 ”作“微肿”。“足 ”《灵枢》作“足胫 ”,《甲乙》作“足胫肿”。注“ ”,袁刻作“眼”。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壳壳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次解肤胀,凡有五别:一者,寒气循于卫气,客于皮肤之间;二者,为肿不坚;三者,腹大身肿;四者,皮厚,按之不起。 ,焉了反,深也;五者,腹色不变。肤胀所由与候,有斯五别也。
平按:“壳壳然”《灵枢》作“□□然”。“ ”《甲乙》作“腹陷”二字。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仓黄,腹脉起,此其候也。
次解鼓胀,凡有六别:所由及候,四种同于肤胀,五者腹色青黄,六者腹上脉络见出,鼓胀之候,有此六别也。
平按:“腹身皆大”《灵枢》作“腹胀身皆大”,《灵枢》作“腹身皆肿”。《灵枢》、《甲乙》“仓”作“苍”;“脉起”作“筋起”,《甲乙》注云:“一本作脉。”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薄,气不得营,因其所系,瘕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此其候也。
次解肠覃,水停聚也。肠覃凡有六别:一者,得之所由,谓寒客于肠外,与卫气合,瘕而为内;二者,所生形之大小;三者,成病久近。离,历也。久者或可历于年岁;四者,按之坚 ;五者,推之可移;六者,月经时下。肠覃所由与状,有斯六种也。
平按:《灵枢》、《甲乙》“相薄”作“相搏”。“气不得营”《甲乙》作“正气不得营”。《灵枢》“营”作“荣”;“瘕”作“癖”;“息肉”作“ 肉”。《甲乙》“离岁”作“离岁月”。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通,恶血当泻不泻,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
次解石瘕,凡有四别:一者,瘕住所在;二者,得之所由,谓寒气客子门之中,恶血凝聚不泻所致;三者,石瘕大小形;四者,月经不以时下。石瘕所由与状,有斯四种。石水一种,缺而不解也。
平按:“气不通”《灵枢》作“气不得通”。
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岐伯曰:先刺其腹之血络,后调其经,亦刺去其血脉①。黄帝曰:善。
肠覃、石瘕二病,皆妇人病也。水病刺而去之,肠覃、石瘕可以针刺导而下之,未知肤鼓二胀可刺已不?先泻其血络以去恶血,后调其经,亦去血络也。
平按:《灵枢》“腹之血络”作“胀之血络”;“去其血脉”作“去其血络”。
①“脉”,人卫本注曰:据杨注当作“络”,《灵枢・水胀篇》正作“络”。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曰:治之奈何?曰:治之以鸡醴,一齐知,二齐而已。黄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痛,虽然其病且已,时当病,气聚于腹。
气满心腹,故旦食暮不能也,是名鼓胀。可取鸡粪作丸,熬令烟盛,以清酒一斗半沃之,承取汁,名曰鸡醴,饮取汗,一齐不愈,至于二齐,非直独疗鼓胀,肤胀亦愈。有复发者,以不慎节饮食故也。
平按:“鼓胀”《素问》新校正云:“《太素》鼓作谷。”兹本仍作“鼓”,注同。《素问》、《甲乙》“鸡醴”作“鸡屎醴”;“齐”作“剂”;“故时痛”作“故时有病也”。“时当病”《素问》作“时故当病”,《甲乙》作“因当风”。注“取汗”,袁刻作“取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