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篇首至“期在盛水也”,见《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自“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曰”至“合之五行”,见《素问・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自“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至“是谓至道”,见《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自“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至“末”,见《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始正风八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八极,即八方也。八方之风,即八风也。夫天为阳也,地为阴也,人为和。阴而无其阳,衰杀无已;阳无其阴,生长不止。生长不止则伤于阴,阴伤则阴灾起矣。衰杀不已,则伤于阳,阳伤则祸生矣。故须圣人在人在天地间和阴阳气,令万物生也。和,气之也。道谓先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阴阳气和则八节风调,八节风调正则八虚风正,于是疵疠不起,嘉祥竞集。此不和,所以然而然亦也。故黄帝问身之经脉贵贱,依之调摄,修德于身,以正八风之气,斯是广成所问之道也。
编者按:“始正风八之气”《素问》作“正八风之气”。
雷公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道最贵。
雷公以肝主春,甲乙万物之始,故五脏脉中,谓肝脏脉为贵。
编者按:“雷公”后,《素问》有“对”字;“其道”作“其脏”。
黄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雷公致斋七日,复侍坐。
三阴三阳,五脏终始之总,此最为贵。肝脉主时,为下。故雷公自以为未通,致斋得诏之也。
编者按:“黄帝曰”《素问》作“帝曰”,下同,不再举。“复”字前,《素问》有“旦”字。
黄帝曰:三阳为经,
三阳,足太阳也,膀胱脉也。足太阳从二目内眦上顶,分为四道,下①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也。以是诸阳之主,故得总名也。
①“下”,盛文堂本作“不”,仁和寺本亦作“不”,旁注一“下”字,当为校者所改,今从之。
二阳为维,
二阳,足阳明脉也。以是二阳之总,故得名也。足阳明脉,胃者脉也,为经络海,从鼻而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故曰为维也。
编者按:“维”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经”,据《素问》及杨注“故曰为维也”,当作“维”。
一阳游部,
一阳,足少阳胆脉者也。足少阳脉以是少阳,故曰一阳。游部有三部:头法于天,以为上部;腰下法地,以为下部;腰中法人,以为中部。此一少阳起目外眦,络头分为四道,下缺盆,并正别脉上下,主经营一节流气三部,故曰游部也。
编者按:“阳”字后,《素问》有“为”字。注“此一少阳”,“少”字疑衍。
此知五脏终始。
此三阳脉起于五脏,终于五脏,故知此脉者,知五脏终始之也。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明晦却具合以政其理。
三阳,太阳也,太阳在外故也,为表也。二阴,少阴也,少阴居中,故为里也。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十二经脉绝环之终,寸口、人迎亦然,故曰至绝。如此三阳三阴之脉见于寸口、人迎表里,作日夜之变,却审委具共相合会,以政身之理之也。
编者按:“明晦”《素问》作“朔晦”。“政”《素问》作“正”,仁和寺本作“政”,盛文堂本误作“攻”。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也。
雷公自申不通之意。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黄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太阳总于三阳之气,卫气将来,至手太阴寸口,中见供太以长,是太阳平也。今至寸口弦浮不沉,此为病也。如此商量,可决之以度数,察之以心神也。
编者按:“而弦,浮”《素问》作“弦浮”。
所谓二阳者,阳明,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炅,音桂, ②也。此经热也,阳明之气总于二阳也。阳明脉至于寸口,见时浮太而短,是其阳明平也。今至寸口弦而沉急不鼓,是阴击阳,又为热病,热至故为阳明、太阳之病,皆死也。
编者按:阳明后,《素问》有也字。
②“ ”,疑为“见”字之误。考《说文》“炅,见也,从火、日。”乃形近而误也。
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阳气始生,故曰少阳。少阳脉至寸口,乍疏乍数,乍长乍短,平也。今见手太阴寸口并及喉侧胃脉人迎二处之脉,并弦急悬微不断绝,是为少阳之病也。若弦急实,专阴无阳,悬而绝者死也。
三阴者,此六经之所主也,
三阴,太阴也。六经谓太阴、少阴、厥阴之脉。手足两箱合,有六经脉也。此六经脉总以太阴为主,太阴有二,足太阴受于胃气,与五脏六腑以为资粮。手太阴主五脏六腑之气,故曰六经所主也。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交,会也。三阴六经之脉,脉皆会于手太阴寸口也。肺气手太阴脉寸口见时浮涩,此为平也。今见寸口伏鼓不浮,是失其常也。肾脉足少阴,贯脊属骨③,络膀胱,从肾贯肝上鬲入肺中,从肺出肺①心,肺气下入肾,志上入心,神之空也。
编者按:注“失”字,原作“夫”,盖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
③“骨”,疑“肾”字之误。
①“肺”,疑“络”字之误。
二阴至脉,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脾。
二阴,少阴也。少阴上入于肺,下合膀胱之腑也。外连脾胃者,脾胃为脏腑之海,主出津液,以资少阴。少阴在内,外与脾胃脏腑相之者也。
编者按:“脉”字,《素问》作“肺”。“胃脾”《素问》作“脾胃”。注“相之”,据经文疑为“相连”之误。
一阴独至,绝气浮不鼓,勾而滑。
一阴,厥阴也。厥阴之脉,不兼余脉,故为独也。在寸口亦至绝,虽浮动,不鼓盛也。勾实,邪来乘也。滑者,气盛而微热之也。
编者按:“绝”字前《素问》有“经”字。“勾”《素问》作“钩”。
此六脉者,乍阳乍阴,六属相并,缪通其五脏,而合于阴阳,
五脏六腑,三阴三阳,气之盛衰,故见寸口则乍阴乍阳也。缪,牙[邪]也。脏脉别走入腑,腑脉别走入脏,皆交相属,可通脏腑,合阴阳之也。
编者按:“乍阳乍阴”《素问》作“乍阴乍阳”;“六属”作“交属”。“其”、“合”二字,《素问》无。
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阴阳之脉见寸口时,先至为主,后至为客也。假令先得肝脉,肝脉为主,后有余脉来乘,即为客也。
雷公曰:臣悉书,尝受传经脉,诵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之道,②不知次第阴阳,不知雌雄。
三阴三阳,经脉容从之道,悉书以读之,未知阳造物次第,及雄雌之别也。从容,审理也。雷公自谓得审理之经,行之合理身之理也。
编者按:“书”《素问》作“尽意”;“诵”作“颂”;无后“之道”二字;无“次第”二字。注“阳造物”,疑为“阴阳造物”之误。
②“之道”二字后,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衍“以合从容”四字,今据《素问》删。
黄帝曰:三阳为父,
三阳,太阳也。太阳阳脉在背,管五脏六腑气输,以生身,尊比之于天,故为父也。
二阳为卫,
二阳,阳明也。阳明脉在腹,经络于身,故为卫。
一阳为纪。
一阳,少阳也。少阳之脉在身两侧,经营百节,纲纪于身,故为纪者之。
三阴为母,
三阴,太阴也。太阴脉气,内资脏腑以生身,尊比之内地,故为母也。
编者按:“三阴”,仁和寺本误作“三阳”,盛文堂本及《素问》、《甲乙经》均作“三阳”。注“母”字前,仁和寺本衍一“之”字,盛文堂本误“之”为重复号,故作“母母”,今皆不取。
二阴为雌,
二阴,少阴也。少阴既非其长,又非其下,在内居中,故为雌也。
一阴独使。
一阴,厥阴也。厥阴之脉,唯一独行,故曰独使也。
编者按:“阴”字后,《素问》有“为”字。
是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脉一阴, 而动,九窍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