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医《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天的三伏灸是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而三九灸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两者治疗机制和方法大致相同,差异在于药物的配置和时间的差异。每年冬天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灸的疗效,是对“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阴阳并调,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通过这种穴位贴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三伏灸、三九灸疗法利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穴位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温肺逐痰、健脾补肾,从而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用。因此,它可治疗多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病,对其疗效最佳;其次对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经及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虚弱多病、体质偏寒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作用。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减轻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属正常反应,患者不用担心,此时天灸疗法效果更好,对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效果更佳。但要保护创面,避免抓挠引起感染,必要时可以前往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药膏。需要注意的是,在贴药期间,特别是贴药当天戒吃易化脓的“发物”,如牛肉、公鸡、花生、烧鹅、烧鸭、芋头等。对于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瘙痒者,可自搽抗过敏药膏如皮炎平等或前往医院进行处理,并戒吃鱼、虾、生鸡等易致敏的食物。
如果是孕妇或者正有体温升高、咳黄稠痰等热症者,暂禁用三伏灸、三九灸疗法,等症状消失了,再补贴药。(窦连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