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张氏医通 卷九 / 杂门

臭毒

书名:《张氏医通》  作者:张璐

臭毒。俗名发痧。皆由中气素亏之故。盖脾胃之所喜者香燥。所恶者臭湿。今脾胃真气有亏。

或素多湿郁。所以不能主持。故臭恶之气。得以直犯无禁。发则腹痛。不能饮食。或上连头额俱痛。或下连腿及委中俱痛。甚至有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或四肢厥逆。面青脉伏。或遍体壮热。面紫脉坚。此平昔火衰火盛之别也。有痛死不知人。少间复苏者。有腹痛不时上攻。水浆不入。数日不已者。欲试真否。但与生黄豆嚼之。觉香甜者。即是臭毒。觉腥者非也。举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有以苎麻水湿刮之者。有以瓷碗油润刮之者。有以瓷锋针刺委中出血者。有以油纸点照。视背上有红点处皆烙之者。总欲使腠理开通之意。又有以冷水咽椒数十粒者。有以白矾生研冷水。调服二三钱者。然椒性辛散。误饵无妨。矾性酸涩。苟非臭毒。为祸不浅。多有误认食积。屡攻不愈。绵延十日半月而死者。常见有大饮冷水。而变下痢者。亦有饮水停于肺中。而变水肿者。有误服矾水。呃逆呕哕不止者。有刺委中去血过多。移时而死者。亦有伤寒阴证腹痛。误刺委中。及饮冷水。而致不救者。又有内伤冷食腹痛。误刺委中。而致转剧者。诚可悯也。按此腹痛。乃阴邪秽气。郁遏脾胃中伏火。两邪相击而致。每苦时常举发。药之不应。古法。有初得病时。饮以艾汤试吐。即是此证。有以蚕蜕纸泡汤饮之。温覆取汗。盖蚕性豁痰祛风利窍。其纸已经盐过而顺下最速也。余尝谓此证既属中土气衰。秽气内贼。盒饭用利气药以散秽浊之气。合用一味香附。童便浸晒为末。停汤顿服四五钱立效。或越鞠丸、沉香降气散亦佳。又脾虚挟火。兼犯秽气。则心腹扰痛。上下不通。俗谓之干霍乱。近世谓之绞肠痧。以秽气在外。固结不散。火邪在内。攻击不开。故为证最急。急以盐置刀头烧红。淬水中。搅匀灌吐。以升提郁闭之气。然后以藿香正气散。放温与之。曾见有热服汤药而毙者。有服玉枢丹、苏合香丸而愈者。然不若盐汤和童便为最。点眼砂亦佳。

但凡臭恶腹痛。脉或伏。或细小紧涩。或坚劲搏指中而带促结。皆是阴逆阳伏之象。不可误认阴寒而投热药。致动其火。为害不可胜言。非但热药当禁。即砂仁辛温香窜。生姜辛辣上升气。酒辛烈助火。皆当忌之。热汤亦切勿与。热浴尤为大忌。热则上冲莫制也。若见面青唇黑。脉劲搏指。厥逆喘促者。多不可救也。

 

上一篇:药蛊

下一篇:番痧

《张氏医通》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