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公曰∶有大腿边旁长强穴间忽疼痛高肿,变成痈疽,久则肉中生骨,以铁箝取出,已而又生,人以为多骨痈也,谁知是湿热毒所化乎!夫多骨痈之生,因人多食瓜果,湿热所成者也,早治,一二剂便可解散,无如因循失治,以至湿壅添热,热盛而化骨,日久迁延,卧床不能起也。说者谓初起时未尝有骨,可以内散,既生骨后,必须烂骨,外取未可全恃,解散谁知不然,盖多骨证无形所化,非肉中真生骨也,似骨而非骨耳。真骨难化,似骨又何难化之有,治法利湿清热,而主之补气血之药,骨自消矣。五神汤∶茯苓一两,金银花三两,牛膝五钱,紫花地丁一两,车前子一两。水煎服。二剂轻,三剂骨消,四剂疮口平,五剂痊愈。此以车前、茯苓利水,地丁清热,牛膝、银花补中散毒,安得不奏功哉。(《冰鉴》)
王肯堂曰∶多骨疽,又名曰剩骨,又名朽骨。生足胫上,生疽既溃甚久而不愈,腐烂出骨者是。盖因毒瓦斯壅盛,结成此骨,非正骨也。此疽因未溃之前,补剂太过,故结毒而不散也。(《准绳》)
岐天师曰∶多骨疽,乃生于大腿之中,多生一骨者是,乃湿热而生者也,治之得法,则易易耳。否则变生可畏,治以化骨至神丹即愈。苟或失治,即长一骨,横插于皮间作痛,必须取出此骨始愈,以铁铗钳出之,外以生肌膏贴之。此方妙在用白芍,盖白芍能平肝木,又能活筋。多骨疽者非骨也,筋变为骨,似骨而非骨也。白芍不特平肝木之火,兼能散肝木之邪,邪去则筋舒,筋舒则似骨非骨者尽化,又加金银花,原能去毒,此二味之所以相济也。(《秘录》)
雷真君曰∶大凡毒生环跳之穴,即多骨疽也。
张仲景曰∶多骨之生也,虽生于湿热,而成之不由湿热也。必平时喜饮凉水,好食果品而成之,初起宜消毒散敷之。
陈实功曰∶多骨疽者,由疮溃后久不收口,乃气血不能营运至此,骨无荣养所致,细骨由毒瓦斯结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时精血交错而结,日后必成此疽也。但肾主骨,宜服肾气丸、十全大补汤,先补脾肾,次用艾附饼灸之,令温暖腐毒,朽骨自然脱尽,生肌敛口而愈。(《正宗》)
汪省之曰∶多骨疽,患一二年不愈,常落出骨一片,或细骨或有蛀蚀眼,或三五个月,落骨一片,此骨非营气不从而生,乃母受孕复感精气而成。(《理例》)
《心法》曰∶多骨疽毋论老小,皆有生者,多在腮 、牙床、眼胞、颏下、手足、腿膊等处。有因肾虚之人,生疮久硬不消,口不收敛,外被寒邪袭入,与脓毒凝结于中,借人之气血化成多骨者。又有初生落草,肌肉之中按之如有脆骨,由胎元受之,精血交错而致。迨其人长大后,必于脆骨之处,突然发肿而生疽,及溃后多骨脱出,其口方收。亦有多骨出之不休者,名曰骨胀,难愈。以上二因,治法皆同,俱用隔附子并艾灸之,以宣寒凝,令骨速脱。盖骨属肾,遇寒则凝,故从热治也。
多骨疽门主方
固本养荣汤 治骨疽已成,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由气血之虚,脾胃弱也,宜服之。骨不出者自出,口不敛者自敛。
大熟地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牡丹皮 人参 山萸肉 白术 怀山药 黄 (蜜炙,各一钱) 北五味 炙甘草 肉桂(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生肌散 治腐骨脱出,肌肉生迟,不能收敛者。
石膏 赤石脂 轻粉(各一两) 滴乳香(去油,一钱) 潮脑 瓜儿竭 龙骨(各三钱)
上乳极细末,先用当归、白芷、甘草各一钱,煎汤洗净患上,用此干掺,软油纸盖扎,二日一洗一换。
化骨至神丹(岐天师)
金银花 当归 白芍药(各一两) 茵陈 龙胆草 白术 生甘草(各三钱) 柴胡(一钱)水煎服。
消毒散(张仲景)。治多骨疽初起,并敷一切痈疽疖毒,无论有骨无骨,用之神效。
凡疽生于环跳之间,不用此围药,多成多骨前疽,用此药则可免多骨之患。
芙蓉叶(晒干) 大黄 五倍子(各一两) 藤黄 生明矾(各三钱) 冰片 麝香(各三分)
各为末。米醋调成如浓糊,涂于多骨疽之左右四边,以药围其皮肉,中留一顶如豆大;外以醋用鹅翎不时扫之。若不扫,任药干,围则无益矣。一日夜即内消。
内消神方(雷真君)。
人参 天花粉(各三钱) 大黄(五钱) 蒲公英(一两) 金银花(二两) 薏苡仁(三两)
先用水六碗煎薏苡仁,取汁三碗,投药再煎三碗,分作二次服,一日服两剂即消,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