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实在易 卷五表证诸方

秘结症

书名:《医学实在易》  作者:陈修园

脾约丸(一名麻仁丸浓朴(姜制) 枳实(面炒) 芍药(各八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八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半

上为末,炼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大便通利则止。

按∶权量尺寸,古今不同,此方各家折和,不能合一。

三承气汤(见《伤寒论》

 

膈症反胃方

左归饮(方见头痛) 此方加生地、当归,能滋阳明之阴,以去胃口伏邪之燥火,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专顾阳明之速效也。

三一承气汤(见瘟疫) 附子理中汤(即理中汤加附子

真武汤 治少阴呕逆,腹痛溺短,及治一切水症。

云茯苓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白术 附子(各二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生姜之辛温以利气,气化则水行矣。时医疑生姜发汗,而以干姜代之,岂知干姜守而不走,大失此方之本旨。若再炮黑,或加肉桂,更为无知妄作矣。

吴茱萸汤(见上头痛) (大、小)柴胡汤 五泻心汤(俱见《伤寒论》

越鞠丸(丹溪) 治一切郁病。

香附 苍术 抚芎 栀子 六神曲(各等分)或丸或煎随宜

大半夏汤

半夏(洗去涎,六钱) 人参(三钱) 白蜜(八钱

水三杯半,和蜜扬二百四十遍,煎八分服。

此方用水之多,取其多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润,俾粘腻之性,流连于胃,不速下行,而半夏人参之力,可以徐徐斡旋于中,非参透造化之理者,不能悟及。隔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仲景以半夏降冲脉之逆,即以白蜜润阳明之燥,加人参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澜水以降逆上之水饮,古圣之经方,惟仲景能用之。

不换金正气散 杨仁斋曰∶“脾气虽强,肾气不足,故饮食下咽,大肠为之飧泄也,煎不换金正气散,吞下安肾丸。”

苍术(泔浸) 陈皮(各二钱半) 浓朴(姜制,二钱) 甘草(蜜炙) 藿香(各一钱) 半夏(汤泡七次,钱半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吞下安肾丸。

安肾丸 治肾气不足,饭后即泄。又《金匮翼》云∶“喘因肾虚,气吸不下者,或因气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但经微劳,或饥时即发,宜以六味补阴之属,壮水配火。若足冷面热者,须以安肾之属,导水归元。”

川乌(炮去皮脐) 辣桂(各四两) 白茯苓(去皮) 白术(土炒) 石斛(酒炒) 白蒺黎(炒) 桃仁(去皮尖,炒) 萆 干山药 巴戟天 破故纸 肉苁蓉(酒浸,各十二两

上各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淡盐汤送下。

肾气不足,故用温补诸药以安之。方中桃仁、萆 、蒺黎三味,非思议可及,方意与八味地黄丸同。但八味地黄丸长于利水,未免减其温补之力,而此则用专而力更大也。

二神丸(方用肉豆蔻以补脾,破故纸以安肾,故称二神) 治饭后随即大便。

肉豆蔻(四两,生) 破故纸(半斤,炒

上各为细末,用肥大细枣取肉研膏,和药杵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入盐送下。加木香二两,名三神丸,加茴香一两,名四神丸。

 

腰痛

肾着汤 治腰痛而重,如带五千钱。

茯苓 白术(生用,各三钱) 干姜(二钱) 炙草(一钱

水煎服。

《金匮》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术各二两,姜、苓各四两,药品与此方同,而轻重不同耳。盖以腰者,肾之府也,腰痛自当补肾。腰痛而重,是寒湿之邪,不在肾之中间,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燥土以胜湿,若用桂附则反伤肾阴矣。

五积散(见历节) 桂附八味丸(见痰饮) 六味丸(见厥症) 二陈汤(见痰饮)

 

不寐症

酸枣仁汤

酸枣仁(八钱,生用不研) 甘草(一钱五分) 知母 茯苓(各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水三杯三分,先煮酸枣仁至二杯,入诸药再煎八分服。

尤在泾云∶“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故以枣仁补敛之。然不眠由于虚烦,必有燥火痰气之扰,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

小半夏汤

半夏(五钱) 生姜(八钱

水煎服。

 

不能食

消食丸 治数年不能食。

麦 曲(各一升) 干姜(炮) 乌梅(焙,各四两蜜丸,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亦治反胃。

又方 神曲(炒黄) 麦 (炒黄,各二两) 乌梅(四两) 干木瓜(五钱) 茯苓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蜜丸樱桃大,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白汤下。一方无木瓜,有人参、干姜。

徐灵胎曰∶“方中在木瓜,乌梅之巧。”

又方 豉心(一升,熬末) 麦芽 曲(各一两,熬) 川椒(一升,炒出汗) 干姜(一升末

上五味筛,以蜜拌,食后酒服方寸匕。

以上三方,并治胃虚冷不能食之剂。

资生丸 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营卫。

白术(米泔水浸,用黄土拌,九蒸,晒去土,切片焙干,三两) 橘皮 山楂(蒸) 神曲(炒,各二两) 白茯苓(人乳拌,饭上蒸晒干,一两五钱) 人参(人乳浸透,饭锅上蒸透,三两) 白豆蔻(微炒) 桔梗(炒,五钱) 扁豆(炒) 莲肉(去心、炒,各一两) 麦芽曲(炒) 山药(炒) 芡实(炒,各一两五钱) 薏苡仁(三两,炒

上为末,炼蜜丸,每服二钱,细嚼,淡盐汤下。

温脾散 收敛胃气,清凉肌表。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各一钱五分) 扁豆 知母 生地黄 粳米 甘草(各一钱) 淡竹叶地骨皮 麦冬(各五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一钟,食远服。

二神丸(见上反胃

沉香汤

沉香 白术(土炒) 紫浓朴(姜汁炒,各一两) 人参 白茯苓 半夏(姜制) 木香 草豆蔻 甘草 陈皮 黑干姜 生姜 大枣

水煎三钱温服,日二服。

 

食亦症

甘露饮 治胃热善食,不生肌肉。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片苓 石斛 甘草 枇杷叶 枳壳 茵陈(各等分

水煎服三钱。

 

黄疸症

理中汤(见心腹痛

建中汤

芍药(六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饴糖(一合) 大枣(四枚

上六味,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滓,纳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日三服。

茵陈蒿汤 治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方主之。

茵陈蒿(六钱) 栀子(三钱) 大黄(二钱,去皮

上三味,以水三杯,先煮茵陈,减一杯半,纳二味,煎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栀子柏皮汤 治伤寒,身发黄发热。

栀子(三钱) 甘草(一钱) 黄柏(二钱

上三味,以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日再。

 

上一篇:寒症

下一篇:肿症

《医学实在易》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