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外经微言 卷七

五脏互根篇

书名:《外经微言》  作者:医法圆通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脑属肾,各会诸体,是耳与脑有五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上一篇:营卫交重篇

下一篇:八风固本篇

《外经微言》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