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皆属于湿,其症有五,治法以分利,升提为主。
如泄泻清白,或不思食,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胱白,作渴者,此寒湿也。其症多得于冬,以五苓散作引,吞化理中丸即止。如寒甚不止着,理中汤加附子一片,即效。
如泄泻注成黄水者,或渴或不渴,此风湿也。其症多得于春,五苓散加防风、羌活、苍术治之。
如泄泻清水,腹中无痛者,此纯湿也。以胃苓汤治之。
如泄泻肠滑不止着,此湿伤元气下陷也。宜升提之。四君子汤加升麻、防风、乌梅治之。或用四君子汤吞下七味肉豆蔻丸。
如泄泻酸臭,腹痛,面黄带热,不喜饮食者,此食积也。先以丁香脾积丸推去其积,后以桑圣丸调之。
如泄泻日久,目无神气,口略张,四肢冷,好睡者,以四君子汤调之,多服有效。甚者,加熟附子一片,煨姜服之。
如泄泻日久,身热不退,只以调元汤治之。此虚热也,不可妄用寒凉之药。甚者,加干姜即效。
凡久泄后。人事黄弱着,以集圣丸调之。
五苓散
入膀恍,肾经。
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此分利阴阳之药也,水一盅煎服。
理中丸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加砂仁、藿香、乌梅、附子、猪苓、泽泻。
玉露散
此药性寒,所以治热。
寒水石、滑石各一两,甘草五钱。共为末,每服一钱,冷水调下,或用此药煎汤吞理中丸。
胃苓汤
苍术、厚朴、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官桂。
四君子汤
此药性温,可以补元气之不足。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水一盅,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肉豆蔻丸
此药性温而涩,所以止滑也。
内蔻(面煨)五钱,赤石脂七钱五分,广木香二钱,砂仁二钱,枯矾七分半,白龙骨五钱,诃子肉五钱。共为末,水糊为丸,陈米汤送下。
白术散
此治渴之圣药也。
人参、白术、白茯苓、木香、藿香叶、甘草各一两,干葛二钱。共为粗末,每用一、二钱,姜三片引,水煎极。袖珍方:非干葛,乃干姜也。
调元汤
此治虚热之圣药也。
黄祗、人参、甘草。如热不退,加干姜即效。
如身热手足寒者,加熟附一片,煎服。
祖转治泄泻不止,不问寒热,只用胃苓丸,兼一粒金丹。以车前草同炒米煎汤服之。
凡久泻(23)不止,精神美好,面赤唇红者,不治。
凡久泻(24)不止,作渴不休者不治。
凡久泻(25)不止,脉沉细,遍身皮冷,不思乳食,泄滑不止者,不治。
凡久泻(26)不止,又成惊搐者,不治。
凡久泻(27)不止,变成赤白痢疾者,不治。
凡久泻(28)不止,大肉消瘦者,不治。
凡久泻(29)不止,大孔如竹筒不收闭者,不治。
凡泄泻(30)不问轻重,只要饮食如常,不生他症着,不难于治而易愈。
西 江 月泄泻秘传治法,等闲不语时人,如今传授救儿婴,以积心田一顷(31)。初次且行淡渗,温中以次施行,三升四塞救儿婴,此方
古今永定。
泄泻如何发作?只因水谷无分,所以淡渗法先行,小便长而泄定。滑百车前赤茯,人参白术猪苓,甘草泽泻与砂仁,姜枣煎来作引。
淡渗行而又泄,须防谷气中虚,温中丸散不须拘,断要一时泄住。白术人参砂藿,炙姜炙草根据书,乌梅熟附泽泻猪,引用生姜作主。
温中若还不效,中气下陷须提,人参白术与黄祗,甘草干姜炙取。泽泻猪苓赤茯,升麻熟时乌梅,柴胡白芍与当归,引用姜枣休弃。
以此升提未止,只因肠滑难收。塞用通用更何优,击其指归(32)可救。参术炙姜炙草,乌梅粟壳相扶,升麻诃子芍归求,姜枣同煎温服。
法尽泄还不止。其间吉少凶多,假饶父母不奈何,要你医时休错。参术附陈姜枣,砂仁豆寇粟河,干蟾芦荟木香和,赤石醋丸服可。
泄泻时常作渴,白术散子如仙,人参白术木香兼,干葛藿香叶片,甘草茯苓七味,乌梅加上同煎,临时再用伏龙肝,此法千金不换。
泄泻如常治法,不须别用心机,只将黑姜(33)胃苓医,三服自然停息。如此不能取效,根据前四法支持,吾将心法教人知,才显明医三世。
五六月间泄泻,其中寒少热多,理中丸子救沉苛,玉露散子真可。不效四苓作引,同吞理中调和,自然泄止莫磋跎,活得人多念我。
夏月人多泄泻,腹疼频热相攻,猪苓泽泻茯苓同,甘草干姜炙用。白术黄连滑石,人参砂藿温中,升麻提气妙无穷,更把乌梅煎送。
泄泻症虽各别,大要总因湿成,风寒水湿中人身,乳食过伤为病。此由中气不足,脾胃积滞惟深,以致气脉不调匀,故成泄泻之症。
人皆知有泄泻,当分泄泻原根,冷则滑泄故无声,热则肠结为病。故致里急后重,如水注下有声,此名泻症热缘因,下面条陈(34)病症。
细详冷泻病症,腹中却似雷鸣,注下清白水之形,面白肚疼等症。甚者四肢厥逆,此由儿溺寒侵,寒气在腹刺攻人,故令儿患此症。
热泄色多黄赤,小便不利心烦,口燥作渴定咽干,食乳必粗可验。此由肠胃挟热,冷风乘入其间,热气相搏(35)不安然,所以儿有此患。
冷热不均泄泻,泻色赤白不常,或水或谷病为殃,小儿如何抵当。此由先冷后热,先热复被冷伤,肠胃宿虚亏中脏,冷热交攻匀当。
更有伤食而泄,腹痛乳食不思,面黄寒热异常时,粪多酸臭气味。此由乳食过度,以致脾胃伤亏,遂成泄泻病孩提,小儿多有此疾。
又有一般暑泄,多于暑热之时,亦宜寒热症中推,庶好斟酌用剂。若或泻 赤白,腹大青筋发稀,或吃泥土出蛔时,此为疳泄之疾。
又见泄多背色,亦或发热有时,睡卧不安忽惊悸,乃是惊泄之势。此是脾受肝克,速宜及早医之,若变脾风痪疯时,就是神仙费力。
泄泻注成黄水,或渴不渴殊途,此在风湿症中求,多病春天时侯。如或泻下清水。腹中不作痛楚,此是纯湿病之由,病传阴雨之侯(36)。
泄泻肠滑不止,湿伤元气陷虚,药宜升举救儿躯,才得医理妙处。如或泄泻日久,身热仍旧不除,此为日久气多虚,调元汤剂宜服。
丹溪治泄之法。泻水腹无痛疼,此症因受湿分明。四苓二术当增。饮食入胃不住,宿谷不化犹存,此则气虚病之根,参术升麻芍并。
腹内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觉轻。此在食积症中寻,神曲大黄推渗。一痛一泄成障,泄火更见肠鸣,火症分明用四苓,加上芩通尤胜。
大端泄泻诸症,治法条贯分明,医人最要细详论,尤贵根据方
对症,调治只根据前法,涩药切莫先行,若然胡乱败章程,反变痢脓重症。
泄泻不知症候,许久不止堪扰,精神美好渴无休,面赤唇红消瘦。脉理若见沉细,滑泄不乳烦愁,变痢赤白或惊搐,大孔如简不救。
(23)(24)(25)(26)(27)(28)(29)(30)泻: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泄"。
(31)如今传授救儿婴,似积心田一顷: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如今传授与子孙,胜似良田万顷"。
(32)指归: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惰归"。
(33)黑姜: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黑药"。
(34)条陈: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条成"。
(35)相搏: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相传"。
(36)之侯: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之后;
辨症歌
便黄因内热,红赤黑同看。绿白青皆冷,积滞气臭酸(37)。
久泻四肢瘫,才惊睡不安。热疳毛作穗,涎嗽定伤寒。
肝冷传脾臭绿青,焦黄脾土热之形。肺肠寒色脓粘白,赤热因心肾热成。
身热发厥歌(久泄多虚热)
气虚多发厥,血虚须作热。气血若俱虚,身热手足厥。
(37)积滞气臭酸: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疳肥食臭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