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外科方外奇方 卷一

升降部

书名:《外科方外奇方》  作者:?

大红升 辰州大劈砂(五钱) 明雄黄(五钱) 水银(一两) 火硝(四两) 白矾(一两) 皂矾(六钱) 先将二矾、火硝研碎。入大铜杓内。加火酒一杯炖化。一干即起研细。另将汞、朱、雄研细至不见星为度。再入硝矾末研匀。先将阳城罐用纸筋泥。搪指浓阴干。常轻轻扑之。不使生裂纹。搪泥罐子泥亦可用。如有裂纹。以罐子泥补之极干。再晒无裂纹。方入前药在内。罐口以铁油盏盖定。加铁梁。盏上下用铁HT 铁丝扎紧。用绵纸捻条护密周遭塞罐口缝间。外用熟石羔细末。醋调封固盏上。加炭火二块。使盏热罐口封固易干也。用大钉三根。钉放地下。将罐下放钉上。罐底下置壑大炭火一块。外砌百眼炉。升三炷香。第一炷香。惟用底火如火大则汞先飞上。二炷香用大半罐火。以笔蘸水擦尽。三炷香火平罐口。用扇扇之。频用水擦尽。弗令干。干则汞先飞上。三炷香完去火。冷定开看。方气足盏上。约六七钱。刮下研细。瓷罐盛用。再预以盐卤汁调罐子稀泥。用笔蘸泥水。埽罐口周遭勿令泄气。盖恐有绿烟起。汞走也。绿烟一走。即无用矣。此丹治一切疮疡溃后。拔毒去腐。生肌长肉。疮口坚硬。肉黯紫黑。用丹少许。鸡翎埽上。立刻红活。疡医若无红白二丹。决难立刻取效。

大白升 水银 枯皂矾 焰硝 食盐(各一两) 共研至水银不见星为度。入阳城罐内。口上一铁油盏盖之。铁丝扎紧。铁盏四围。用白绵丝条箝紧。外用盐五两。光粉和泥捣匀擦罐。入百眼炉内。初用文火一炷香。盏上常以微水润之。至三炷香。用武火完为度。俟冷定打开。取升在盏上色白者。刮下研细盛用。此丹可服可敷。如疮口有黄水用此。无水用红粉霜。

一方加硼砂、黄丹、朱砂、胆矾、雄黄。

附封罐口神胶方 破砂罐末 草鞋灰 黄泥 倾银药末 烧盐粽子各一两。共研细末。用盐卤调和胶丹。入乳钵擂细。用抿子挑封罐口。

小红升 真水银(二两) 净明矾(二两) 提净火硝(二两) 上三味捣和研匀。安铁耳锅内。盖以高深宫碗。居中平稳。用煨石膏研细。揪满碗HT 。用围平锅口封好。放于风炉上。以先文后武之火。炼三炷香为度。过夜待冷。以刀刮去封口石膏。轻轻HT 抹碗HT 。将碗揭起。用小刀刮下升丹。或绿或黄或红。各自贮开。瓷瓶盛之。听用。颜色虽殊。功效则一。陈一年者。出尽火气。愈陈愈佳。此药治一切疮疡疔肿疖各毒。初起出脓时。用此掺疮口。自能呼脓拔毒。外用膏药盖之。如脓腐去净者。另用生肌长肉粉霜。如男子肾囊。女子乳头。及眼珠上下两角。或生疮毒。切勿用此丹。恐受水银之气。受患莫测。慎之。

六仙升丹 水银(三两) 火硝(三两) 明矾(五两) 东丹(四两) 轻粉(六钱) 皂矾(一两五钱)。如红升法。

白降丹。(即夏冰对配丹。) 水银 净火硝 白矾 皂矾 炒白盐(各九钱) 上五味共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盛于新大倾银罐内。以微火熔化。火急则水银上升走炉。须用 炭为妙。熬至罐上无白烟起。再以竹木枝拨之。无药屑拨起为度。则药吸于罐底。谓之结胎。胎成用大木盆一个盛水。水内置净铁火盆一个。以水盆内水。及铁盆之半腰为度。然后将前结就之胎。连罐覆于铁盆内之居中。以盐卤和黄土封固罐口。勿令出气。出气即走炉。再用净灰铺于铁盆内。灰及罐腰。将灰按平。不可摇动药罐。恐伤封口。即要走炉。铺灰毕。取烧红栗炭。攒围罐底。用扇微扇。炼一炷香。谓之文火。再略重扇。炼一炷香。谓之武火。炭随少随添。勿令间断。而见罐底。再炼一炷香即退火。待次日盆炭冷定。用帚埽去盆灰。并将封口上去净。开罐铁盆内所有白霜。即谓之丹。将瓷瓶收贮待用。愈陈愈佳。其罐内原胎。研掺癣疮神效。若恐胎结不老。罐覆盆内。一遇火炼。胎落铁盆。便无丹降。亦为走炉。一法用铁丝扎作三脚小架。顶炉内撑住丹胎。最为稳妥。此丹如遇痈疽发背毒。一切恶毒。用一厘许。以津唾调点毒顶上。以膏药盖之。次日毒根尽拔于毒顶上。顶上结成黑肉一块。三四日即脱落。再用升药敷此。即收功。此丹用蒸粉糕。以水少润。共和极匀为细条。晒干收竹筒内。各为锭子。凡毒成管。即约量管之深浅。插入锭子。上盖膏药。次日挤脓。如此一二次。其管即化为脓。管尽再上升药数次。即收功。此丹比升丹功速十倍。但性最烈。点毒甚痛。法用生半夏对搀。再加冰片少许。一方加辰砂(二钱) 雄黄(二钱) 硼砂(五钱) 水银用(一两)。余四味。各用一两五钱。

大白降 水银(一两) 青盐(二两) 皂矾(二两) 火硝(二两五钱) 卤砂(三钱) 雄黄(三钱) 辰砂(三钱) 白砒(五分) 明矾(二两)上药共研匀。放阳城罐内。微火煨干后。如前法降三炷香。候冷取药不可被生人鸡犬冲破。此丹凡肿毒未成名件者。用醋调点患处头上。看毒大小。如桐子大 起。毒即消。若已成不肯穿者。亦用此丸。将膏药贴头上。半日即穿。

小白降 水银 火硝 生矾(各五分) 食盐(二分) 上共研末。入倾银罐内。放炭火上。文火煎滚。滚至边上起焦黄色。候至满面俱焦黄米色为度。将罐离火候冷。再用圆正擂盆一个。裹面须拣光细者。将银罐连药轻轻倒合在擂盆内。罐口与擂盆缝间。须用绵纸条墨水润湿。加盐泥封固。然后将擂盆坐于大水盆中。罐底先盖文火。用扇扇之。先文后武。至五寸线香为度。退去炭火候冷。先埽去罐口外盐泥。然后开罐取降于擂盆底内之药。药色以洁白如霜者为上。若青黄黑色。不可用。或以银簪脚。与磨亮刀头。略沾微唾。蘸药在上。即刻起锈者为佳。用时用新绵花蘸药。敲些许于膏药上。比升药更要少些。贴后两杯热茶时。即发痛。半日即止。毒重者。每日一换膏。毒轻者。贴两三日亦不妨。若贴大肿毒上膏。先放些麝香、阿魏。然后上此药少许贴之。若要做咬头膏药代针丸。将面糊以竹片拌和做成细条。切作芝麻粒大小。放膏心中对肿头贴之。此药不可沾在指头上。沾则要疼痛发 退皮。此药陈久者。少痛。性和缓。却要多用些。如第一次降完。药色不白。可将罐内之药刮净。此药无所用处。只将降于擂盆底内之药刮出。另将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并将擂盆内降不透之药。与四味一并研和。从新再入银罐。照根据前法降之。此药若一次降不如法。不妨两次三次连降。即降至十数次方能降好。计算已有水银五钱在内矣。每次只将银罐刷净。或另换新罐。每次只要用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直降到好方止。初起煎时。须要火候得法。若火候不及。则罐中结胎尚嫩。水银尚活。倒合转来。非连胎坠入擂盆底内。即活水银先流入擂盆底中。若火候太过。结胎太老。非水银先已飞去。即有降不下之病。总以结胎不嫩不老为度。用 炭火最得法。凡疮毒已穿破。用水炼降药法。新炼出白降丹研细。用元色缎五寸。将降药筛匀缎上。卷紧以麻线捆扎极紧放瓦铫内。清水煮约一伏时内。换水三次。将缎先取起挂风处阴干。然后打开以鸡翎埽下。收贮瓷瓶用之。并不痛楚。

一降 水银(六钱) 朱砂(二钱) 雄黄(二钱) 硼砂(二钱) 甘草水煮硝(一两) 绿豆煮白砒(一钱)青盐(三钱) 制明矾(一两) 食盐(一两) 共研末。用阳城罐装药在内。用火熔化结硬。再将新茶杯合在罐口上。四围泥固。用铜杓一个。边上画后天八卦图。内放水六七分。将茶杯放在水内。阳城罐底朝上。四面以瓦合好。上放梗炭。文武火炼三炷香为度。去火候冷开看。茶杯内药。有七八钱重。刮下研末。同二降再炼。

二降 水银(一钱) 朱砂(一钱) 雄黄(一钱五分) 硼砂(二钱五分) 火硝(一两二钱) 明矾(二两) 皂矾(二两) 食盐(一两二钱) 同前炼过药。共和为末。同前炼法。炼完再同后炼。

三降 硼砂(二钱) 青黛(四钱) 白砒(一钱五分) 水银(六钱) 明矾(六钱) 同前炼过丹药共研极细。同前丹炼三降。灵丹俱已炼成。其色雪白。勿见铁器研细。加冰片(五厘) 蟾酥(五厘) 共研极细。瓷罐收贮。勿令出气。凡遇痔漏 块。将成药线插在毒内。治一切肿毒。及发背痈疽 块痔漏等毒。以去腐生新。立刻见效。

五色灵药 食盐(五钱) 黑铅(六钱) 枯皂矾 枯白矾 水银 火硝(各二两) 先将盐、铅二味熔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再入二矾、火硝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以不见星为度。入罐内盐泥固济封口。打三炷香。不可太过。又及一宿。取出视之。其白如雪。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之灵药。如要色紫者。加硫黄(五钱) 要黄者。加明雄黄(五钱) 要红者。用黑铅(九钱) 水银(一两) 枯白矾(二两) 火硝(三两) 辰砂(四钱) 明雄黄(三钱) 升炼火候。俱如前法。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 枯。一方用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一法凡打出灵药。倍加石膏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炷香。用之不痛。此五色灵药。治痈疽诸疮已溃。余腐不尽。新肉不生。撒之最妙。

升打灵药固罐法 用阳城罐。将罐 热。捣大蒜于罐外遍擦之。再 再擦。如是三四次。再以姜醋入罐内荡之煮之。以干为度。次用黄土二分、煤炭二分。以马毛与盐水。合之固罐。一指浓阴干。裂缝再固。必要完固听用。升打灵药封口法 入药毕。盖铁盏。用铁丝HT 毕。用石膏、无名异等分。食盐减半。俱 过为极细末。醋调成膏。次加炭火二三块于盏内。外热以笔蘸药。周遭搽之。随干随搽。以口平为率。一用石膏、生白矾、食盐等分为末。水调搽之。如前。

金蟾化管丸 水银(三钱) 明雄黄(一两) 以二斤火酒渐煮添。酒尽为度。共乳细。用纸包好。取大虾蟆将药包入于肚内。去肠只留肝肺。以线缝好。再用银硝(一两) 白矾(一两) 研匀。入阳城罐内。加水半茶钟。放火上熬令枯干。罐底取放地上。再纳虾蟆于内。铁盏盖好。将盐泥固济。升文火二炷香。中火一炷香。武火一炷香。冷定开看盏上灵药。刮下研细。用蟾酥乳化为丸。如芥子大。阴干。凡一切诸漏有管者。虽弯曲之处。用一丸放膏药上。对管口自入到底方回。嫩管自化。老管自退。七日见效。如未全退。再用一丸。无不除根。

 

上一篇:重刻序

下一篇:围药部

《外科方外奇方》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