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不可汗 十八章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不可汗一

【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濡弱者,阳虚之诊。阳在上而阴在下,平人寸关常盛而尺中常虚,今弱反在关,濡反在寸。阳分之血多虚,阴分之气多虚,平人寸口常涩而尺中常微,今微反在寸,涩反在尺。微者,阳气之不足也,涩者,血少而不流也。上焦之阳气反微,于是表气不固,中风汗出,阳不内根而外泄,则反生烦躁,似乎阳盛也,下焦涩而无血,以其温气之虚,是以厥逆,而且寒冷。上之阳气不足,下之无血,总是阳微,阳微发汗,而再泻其阳,则躁不得眠矣。

 

不可汗二

【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肝胆之脉弦,弦者,阳生之象。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弦应在关上,今者弦反在上。寸部既弦,则尺不应微,今者微反在下。弦为阳气升运而不降,微为阴分阳虚而生寒,是上实而下虚也。下焦虚寒,则意欲得温。总之,寸口之弦,尺中之微,悉因中焦之阳虚,虚者不可发汗,汗亡其阳,则寒冷战栗,不能自还也。

 

不可汗三

【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营紧胃中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因时罢,栗栗而战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脉濡而紧,阳虚阴盛之诊。濡则卫气微弱,紧则营中虚寒,卫阳微则卫中于风,发热而恶寒,营紧则胃中虚冷,微作呕吐而心内生烦。医见脉之紧,谓为伤寒浮紧之脉,内有大热不泄,因解其肌而发其汗。汗多亡阳,阳虚而生烦躁,心下浊阴填塞,而苦痞坚。其卫微而胃冷,表里之阳原虚,汗则表里俱虚,而且罄竭,于是卒起而头上眩晕。阳虚外脱,则客热在于皮肤,烦躁怅怏,不得眠卧。外热虽甚,不知其胃气之冷,紧寒在于关元。(关元,任脉穴,在脐下)。医见其外热愈增,技巧无施,乃汲水灌之,退其客热。客热因时罢退,栗栗振寒。医见其振寒,意其战汗,又重被而覆之,以逼其汗。汗出而冒颠昏晕,其身体动惕而又振摇,木郁而风动矣。阳亡气滞,小便为难。肾中之寒气,因冷水发作,下利清谷立见。前之微呕而上逆,今且变为肠滑而下陷。中气颓败,由是颠倒反覆,不得安宁,手足微生厥逆,身则外冷而内烦。是其命在顷刻,速治亦且无医,况迟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也!

 

不可汗四

【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数动者,阳气之盛,微弱者,阴血之虚。汗则阴血愈亡,故便难腹干,胃燥而烦。阴盛者,汗则亡阳,而阳盛者,汗则亡阴,其烦躁之形状,虽甚相象,而其亡阳亡阴之根本,则源委不同也。

 

不可汗五

【 】厥逆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厥逆而脉紧,阴盛里寒,故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舌萎,而不能发声。嘶者,音欲绝而不亮,《素问》:弦绝者,其音嘶败。以肺主声,汗泻肺气,故声败也。

 

不可汗六

【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动气在左,肝气之郁。汗泄肝气,则阳气飞升而头上眩晕,风木疏泄而汗出不止,风木摇撼而筋惕肉。

 

不可汗七

【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即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右,肺气之郁,汗泄肺气,则收敛失政,衄血作渴,心中苦烦。阳虚里寒,故饮即吐水。

 

不可汗八

【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上,风木郁冲而心下动悸也。汗亡肝家温气,则肝气上冲,正在心端也。

 

不可汗九

【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动气在下,风木振摇而脐下动悸也。此缘水寒木郁,汗之阴旺无汗,而微阳升泄,心中大烦。阴旺湿作,骨节苦痛。阳飞火败,目晕恶寒。土败胃逆,食则反吐,谷不得入也。

 

不可汗十

【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逆冷,欲得蜷卧,不得自温。

咽中闭塞,浊气上填也。汗之中气颓败,不能统血,温气欲绝,故厥逆蜷卧也。

 

不可汗十一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不得眠。

衄家阳气升泄,汗之亡阳,必额上塌陷,经脉紧急,目晴直视,不能转,不得眠睡,由其阳根泄露而不秘藏也。

 

不可汗十二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家,中脘阳虚,温气脱泄,汗之阳气愈亡,故寒栗而振。

 

不可汗十三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淋家,土湿木郁,生气不达,汗之再亡血中温气,风木愈陷,疏泄不藏,必便血也。

 

不可汗十四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脓血损伤,再以汗伤其血,则筋脉挛缩而病痉。

 

不可汗十五

【83】咽喉干燥,不可发汗。

津液亏也。

 

不可汗十六

【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则四肢厥冷。

阳升气逆,不能摄水,汗之中气愈败,故四肢厥冷。

 

不可汗十七

【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凡病见咳,则证更剧。咳家多缘水旺土湿,肺气冲逆之故。气不清降,则津液凝结,化生涎沫。咽喉失滋,是以必干。气逆不能化水,故小便不利。此其清阳下陷,心中饥馁,君火不降,又觉烦生。时气虚寒战,发作如疟,但无热耳。咳而发汗,阳亡湿动,必蜷卧恶寒,而苦腹满,腹中复觉坚硬也。

 

不可汗十八

【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弦者死,命将难全。

诸厥逆之证,阳气最虚,汗之阳脱阴败,则言乱目眩而死。

 

上一篇:汗下

下一篇:不可下 十六章

《伤寒悬解》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