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大白 卷一

恶寒

书名:《伤寒大白》  作者:高世栻

秦子曰∶恶寒恶风,以一症而分轻重。恶风者,见风则恶,无风即止;恶寒者,即无风亦恶寒。恶寒、恶风、发热皆是表邪,虽里症悉具,若有一些恶寒、头疼、身痛、手足冷,即是表邪,宜先解表,不宜清里攻下。然恶寒有阴症阳症分别,不发热,脉沉迟,口不干,神清便清,阴症恶寒,治宜温经。发热脉数,头痛心烦,阳症恶寒,治宜散表。然温经散表各有分别,太阳症,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紧,为表邪伤营,宜发汗,西北冬月,用麻黄汤,南方三时,用加减羌活汤、十味芎苏散。有汗恶风发热,脉浮缓,为表邪伤卫,宜解肌,西北冬月,桂枝汤,南方三时,加减防风汤。阳明症,目痛,脉浮大,无汗恶寒发热,宜发汗,葛根汤。有汗恶寒发热,宜解肌,防风干葛汤、升麻葛根汤。若口渴消水,加知母、石膏。少阳寒热,无汗恶寒,脉浮弦紧,宜发汗,柴胡防风汤。有汗恶寒,脉浮弦数,宜小柴胡汤。

以上三阳表症恶寒也。又有太阳病,重发其汗,不发热而恶寒;又有脉微人,不应发汗,误汗之,亦恶寒;更有卫气不足,表气虚,误汗之,亦恶寒。以上乃过汗亡阳而恶寒也,治宜黄建中汤、玉屏散。例如热病胃寒人,多服寒凉,反变里寒而用温里者也。另有阴症恶寒,治宜温经,又各不同,此直中三阴中寒恶寒也。

仲景云∶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分别太阳病,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

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此分别太阳病,若初起恶寒时即发热者,为风伤卫气,发于阳也。若起初恶寒,未即发热,停一二日发热者,为伤营血,发于阴也。旧注发热恶寒为阳症,无热恶寒为阴症,误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分别头痛恶风,发热汗出,乃是风伤卫之中风症,宜用解肌者。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青黄,肤 者,难治。色微黄,手足温者,可治。

此重言太阳中风症,不应用麻黄汤。若误汗之,则发热恶寒,又复误下,心下痞满,阴阳两伤而恶寒。妄加烧针,因胸满烦,面青黄,肌肉 而难治。惟面色微黄,手足尚温,或可治之。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此申明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之症,一起病,或即发热未发热,若恶寒体重呕逆,六脉皆浮而紧急,此名伤寒而非中风。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申上章寒伤营之伤寒,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恶风无汗而喘,当用发汗者。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未发汗而恶寒,表邪也;既发汗后反恶寒,此误汗亡血中之阳,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不比亡气中之阳,用四逆汤者。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此申明伤寒不拘日数,但以微恶寒骨节烦疼,心下支结,外症未去。当以桂枝柴胡等,散太阳少阳表邪,不用桂枝柴胡汤,用柴胡桂枝汤,以少阳症多于太阳耳。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当攻痞,当先解表,乃可攻里。解表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此申明汗下后,痞满若恶寒,为表邪未解,故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不比恶热之痞气,即用泻心汤攻里者。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汗出多,本不恶寒;阳明脉,汗出多,本不迟。今本阳明病,尚见浮迟浮缓之脉,汗虽多,仍微恶寒,尚是太阳风伤卫表症,故重申解肌散表之治也。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病,脉本不浮,阳明病,本有汗。今阳明病,见浮紧太阳脉,又见无汗而喘,太阳寒伤营之症,故重申发汗散表之治也。

本太阳病,初得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

此太阳病,因发汗出不彻,以致转入阳明。若汗虽多,尚微发热恶寒,外邪未解,且未见潮热,未可用承气汤。若腹大满,又见大便不通,亦止可以小承气汤,略微和胃气,勿令其大泄,以起初汗不透彻故耳。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口苦咽干,腹满阳明症也。但微喘发热恶寒,又见浮紧太阳脉,则不可下,若误下,则表邪内陷,腹满而小便不利。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少阳时也。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少阳症也。大便硬,阳明结也。但脉细,此少阳微结,非阳明实结,故用小柴胡汤。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此条以下,皆中寒阴症也。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

同一背恶寒,若口干而渴,以别阳明,口中和而不渴,以别少阴。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仲景治北方冬令,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症,以麻黄、桂枝发营卫之邪,从皮毛外出。又恐肺得风寒而闭郁,故用杏仁润肺以开泄皮毛。然未可概治江浙温热之地,三时温热之时,故陶氏有加减法∶里有热,加石膏、黄芩;少阳见症,加柴胡;阳明见症,加干葛;小便不利,加木通、车前子。夏秋用羌活、独活,易去麻黄、桂枝。

加减羌活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荆芥 柴胡 干葛 广皮 甘草

北方、长沙等地,冬月允宜麻黄汤。若南方温热之时,则麻、桂辛热,故家秘用此方,临症加减。里有热或火令,加黄芩、石膏、知母;胸前饱闷,加枳壳、浓朴、桔梗;胁肋刺痛,加青皮、山栀、木通、苏梗;呕吐,加半夏;食滞,加山楂、麦芽、莱菔子;头痛,加川芎。

十味芎苏散

川芎 紫苏 干葛 柴胡 枳壳 桔梗 半夏 茯苓 广皮 甘草

少阳阳明,恶寒发热,兼胸次不宽,用此方散二经表邪,解在里凝滞。恶寒无汗,脉浮,加羌活、防风;口渴消水,加知母、石膏;里有积热,加栀连;唇焦口燥,去川芎、半夏,加天花粉、知母。

桂枝汤

桂枝 白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伤寒无汗,发热恶寒,仲景已立麻黄汤。今有汗发热恶风症,立桂枝汤。以症轻于前症,方亦轻于前,故不用麻黄、杏仁开毛窍,而用白芍药敛津血,姜枣调中气,惟以桂枝一味,以治汗出邪不解之症。然治南方热令,亦犯辛温,故立加减于后∶春加石膏、黄芩;

热令用防风易桂枝;里有热者,不用此方;恶寒身痛,加羌活;足冷,加独活;时寒时热,加柴胡;阳明有邪,加干葛。

加减防风汤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白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北方冬令,发热有汗,脉浮缓,用桂枝汤。若南方温热之时,或内有积热之人,家秘化立此方代之。因陶氏加减冲和汤,未合仲景之旨耳。症兼阳明,加干葛;兼少阳,加柴胡;

口渴消水,加石膏知母;里有积热,加栀连;胸前饱满,加枳壳广皮。

葛根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太阳无汗恶寒,未郁热者,北方冬月用麻黄汤。阳明无汗恶寒,北方用此方。三时南方人,或里有热者,以羌活、独活易麻、桂;无汗而喘,脉浮而紧,以杏仁易去芍药,口渴消水,加知母、石膏。

桂枝葛根汤

葛根 白芍药 桂枝 甘草 生姜 大枣

阳明无汗而恶寒,用前方葛根汤;若有汗恶寒,用此方主治。然此亦冬令治法,南方人里有热,以防风、羌活易去桂枝。口渴消水,加石膏、知母;积热重者,加栀、连。

葛根解肌汤

葛根 白芷 防风 苍术 葱白

前二方,仲景一以治阳明无汗恶风寒,一以治阳明有汗恶风寒。但治冬令则可,南方温热,家秘用此方。胸前饱闷、加枳朴;呕吐,加半夏;口渴,去苍术,加栝蒌根。

升麻干葛汤

升麻 干葛 白芍药 甘草 生姜 枣肉前方葛根解肌汤,治阳明发热无汗恶寒者。此方治阳明有汗发热恶寒者,盖汗出而热不减,不重在发汗。此方妙在但散邪不发汗者。

防葛石膏汤

防风 葛根 石膏 知母 广皮 甘草

葛根解肌汤,治阳明无汗发热恶寒。升麻干葛汤,治阳明有汗发热恶寒。若口渴消水,表里俱见,立此方和解。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广皮 人参 半夏 甘草

太阳恶寒,阳明恶寒,前已分别各条治法。今少阳寒热,通以小柴胡汤加减,以应变化。

恶寒无汗,加防风;头痛身痛,加川芎、羌活;目痛额痛,加干葛、白芷;恶寒足冷,腰痛脚痛,加独活;恶寒发热,胁肋痛,加青皮、山栀、枳壳、木通、苏梗;有汗,加白芍药,助柴胡,同止寒热;血不足而恶寒,倍加当归、白芍药;胸前饱闷,去人参加枳朴;

大便闭结,小腹胀痛,加大黄;小便不利,加木通;喘咳,加枳、桔、杏仁;里有积热,加栀、连;呕吐,倍半夏,加竹茹、浓朴;口燥痰多,去半夏易栝蒌霜、贝母;口渴唇焦,加石膏、知母、竹叶。小柴胡汤,有人参,无大黄,治中气虚邪,在半表半里者。大柴胡汤,有大黄,无人参,治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柴胡饮子,有人参,有大黄,治中气虚,大便结热,有潮热者。

柴胡桂枝汤 见发热。

少阳症,又见太阳恶寒,以柴胡汤加羌、独,散太阳表邪。无汗恶寒,加羌活、防风。见阳明症,加葛根。

黄 建中汤

黄 桂枝 白芍药 甘草 大枣

中气虚寒而恶寒,以建中汤加入黄 ,实营卫;胸前凝滞,加砂仁、广皮;元气虚,加参、术;血虚,加当归;真阳虚,加桂、附,去桂枝。

玉屏散

黄 防风 甘草

中气虚,则用黄 建中汤;表气虚而恶寒,则用玉屏散。本草云∶黄 得防风,其功愈大,非言补气之功,言固表之功。元气虚,加参术;阴血虚,加归芍。

吴茱萸汤

吴茱萸 生姜 人参 大枣

以下皆阴症恶寒之方。厥阴干呕,吐涎沫,恶寒,故以此方主治。痰多,加半夏;气逆,加广皮、藿香、砂仁。

通脉四逆汤

干姜 熟附子 甘草 葱白

不发热而手足厥冷,三阴经阴症寒厥恶寒也,仲景以此方治之。家秘加广皮和中州,助葱白以行阳气;加黄 协姜、附而达表。方书用黄 同防风,助黄 实腠理。此以用姜、附加黄 ,助姜、附外固皮毛。

当归四逆汤

当归 白芍药 桂枝 通草 细辛 大枣 甘草

此方治血虚伤寒发表者也。伤寒气血充足,略一恶寒,即发热作汗。若气血虚,不能发热作汗,故恶寒厥冷,脉细欲绝,宛似阴症。仲景以当归、芍药,与桂枝、细辛同用,全在养血散表,实非阴症温经治法。家秘加川芎、葱白,助其通阳和阴,作汗外解。

芍药甘草附子汤

白芍药 甘草 附子

未发汗而发热恶寒,宜发汗。既发汗而表症仍在者,尚宜再汗。今因发汗后反恶寒,此因汗而亡阳恶寒也。然亡气中之阳,用四逆汤;亡血中之阳,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附子汤

附子 白术 白芍药 人参 茯苓

此方即真武汤加人参,仲景治少阴背恶寒,口中和者。因此悟得仲景用八味肾气丸,补水中之火,补天一生水。用真武汤,补土中之火,补地二成之也。

 

上一篇:误下不宜再下论

下一篇:发热

《伤寒大白》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