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普济方·针灸 卷四

足太阳膀胱经

书名:《普济方·针灸》  作者:朱梓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内 谓目之大角也)。上额交巅上(巅顶也。顶中央有旋毛可容豆乃三阳五会也)。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顶为中顶前曰囟顶。后曰脑顶。左右曰角)。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肾为膀胱之维。故膀胱脉络于肾)。属膀胱(足太阳为膀胱之经。故其脉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贯臀。入中( 谓膝后曲脚之中委中穴也)。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胛中。两髀骨下。肾竖起肉也)。挟脊内。过髀枢(环跳穴有此髀枢中。素问曰。髀枢中络正者正谓此也)。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 内。出外踝之后(外踝之后。昆仑所居焉)。循京骨(京骨。穴名也。太阳之原。在外侧大骨下)。至小指外侧(小指外则至阴穴分也。素问云。太阳之根。起于至阴。足太阳自此交入足少阴也)。是动则病(足太阳。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谓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足太阳血多气少。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有毫毛。血少气多则恶血多气。少则肿少理。血少气多。则血多肉血。气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以上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只目美眉者太阳多血由此足太阳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痔疟狂巅疾(素问云所谓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足太阳行身之阳。故头脑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也)。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则结于踵。上循跟结于。

其别者。结于 外。上 中内廉于 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于 。其病。小指及跟肿痛。 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趾爪甲(至阴穴也)。与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刺右。右刺左。如食顷。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别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挟脊疾取。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长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凡一百二十六穴。睛明二穴。攒竹二穴。曲差二穴。五处二穴。承光二穴。通天二穴。络却二穴。玉枕二穴。天柱二穴。大柱二穴。风门二穴。肺 二穴。厥阴 二穴。心俞二穴。膈 二穴。肝俞二穴胆俞二穴。脾 二穴。胃俞二穴。三焦俞二穴。肾俞二穴。大肠俞二穴。小肠俞二穴。膀胱俞二穴。中膂俞二穴。白环俞二穴。上 二穴。次 二穴。中 二穴。下 二穴。会阳二穴。附分二穴。魄户二穴。膏肓二穴。神堂二穴。 二穴。鬲关二穴。魂门二穴。阳纲二穴。意舍二穴。胃仓二穴。肓门二穴。志室二穴。胞肓二穴。秩边二穴。承扶二穴。殷门二穴。浮 二穴。委阳二穴。委中二穴。合阳二穴。承筋二穴。承山二穴。仆参二穴。附阳二穴。昆仑二穴。飞杨二穴。申脉二穴。通谷二穴。京骨二穴。束骨二穴。金门二穴。至阴二穴。

 

上一篇:手太阳小肠经

下一篇:足少阴肾经

《普济方·针灸》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