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脉布胁,胆脉循胁。肩下曰膊,膊下曰 , 对腋,腋下曰 , 下曰胁,胁后曰肋,肋下曰季肋,俗名肋稍,季肋下为腰。故胁痛皆肝胆为病,而胆附于肝。凡气血食痰风寒之滞于肝者,皆足致痛。气郁者,大怒气逆,或谋虑不遂,皆令肝火动甚。清肝汤、小龙荟丸。血瘀者,跌扑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
复元活血汤。痰痛者,痰饮流注其经,嗽则气急。控涎丹,以二陈汤下,或白芥子汤。食积者,食滞胁下,有一条扛起。消食丸。风寒者,外感之邪,留着胁下,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左痛多留血,右痛为肝邪入肺,为气,痰食亦在右。风寒则不论左右,胁痛多实,不可轻用补肝,致令肝胀。亦有虚痛者,补肝散。怒伤者,香附汤。郁伤者,逍遥散。初痛在经,久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有营络虚寒,得食痛缓者。辛温通络,甘缓补虚。当归桂枝汤。有肝阴虚者,热痛嗌干,宜凉润滋液。三才汤加柏子仁、白芍。有液虚风动者,胁气动跃,宜滋液熄风。复脉汤去桂、姜。有郁热胀痛者,宜苦辛泄降。川楝子、黄连、山栀、郁金、降香末。有因怒劳,致气血皆伤,肝络瘀痹者,宜辛温通络。旋复花汤加归须,小茴、新绛、延胡、青葱管。有痞积攻痛者,宜辛散通瘀。桃仁、鲮鲤甲、乳香、没药、丹皮、归须、牡蛎粉、泽兰。有气逆呕涎,由胁攻胃者,用酸泄和肝。木瓜、白芍、金橘皮、枣仁、橘叶、代赭石。
按《内经》治肝,不外甘缓、辛散、酸泻三法。凡胁痛,药忌刚燥,以肝为刚脏,必以柔济之,乃安也。
丹溪曰∶肝苦急,是木气有余,急食辛以散之。用川芎、青皮、醋炒。又曰,肝火盛,两胁痛,不得伸舒。先以琥珀膏贴患处,以姜汤下当归龙荟丸,最妙。咳引胁痛,宜舒肝气。用青皮、枳壳、香附、白芥子之类。两胁走痛,控涎丹。
《正传》曰∶凡胁痛,皆肝木有余。小柴胡汤加川芎、青皮、芍药、龙胆草,甚者加青黛、麝香。凡性急多怒之人,常患腹胁痛。小柴胡汤加川芎、青皮、白芍,下龙荟丸甚效。
《入门》曰∶肝热郁,则胁必痛,发寒热,胁痛似有积块,必是饮食太饱,劳力所致。当归龙荟丸。
肝气实,胁痛者,烦燥不安卧,小柴胡汤加川芎、白芍、当归、青皮、龙胆草。肝气虚,胁痛者,悠悠不止,耳目KT KT 善恐,四物汤加柴胡、青皮。
《医鉴》曰∶胁痛必用青皮醋炒,煎服,末服并效。以青皮乃肝胆二经药,多怒,胁有郁积,宜此解之。若二经气血不足,当先补血,少用青皮。
胁痛脉候
肝脉搏坚而长,当病堕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寸口脉弦,胁痛拘急,双弦者,两胁痛。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胁痛支满,引小腹痛,小便难,得之有所堕坠。脉沉涩,气郁胸胁痛,宜作郁治。
附方
〔肝郁〕清肝汤 白芍(钱半) 当归 川芎(各一钱) 山栀 丹皮(各四分) 柴胡(八分)
〔肝郁〕小龙荟丸 龙胆草 芦荟 归 芎 栀 连 大黄 木香 麝香 粥丸,姜汤下。
〔肝瘀〕复元活血汤 见二卷吐血。
〔痰饮〕控涎丹 见二卷痰饮。
〔痰痛〕二陈汤 夏 陈 苓 草
〔痰痛〕白芥子汤 白芥子 木鳖子 没药 桂心 木香 等分为末,每一钱煎。
〔食积〕消食丸 楂 曲 青 陈 麦芽 莱菔子 香附 阿魏
〔肝邪〕小柴胡汤 见一卷温。
〔肝虚〕补肝散 地 芍 归 芎 羌 防
〔怒伤〕香附汤 香附 归 芍 柴胡 青皮
〔郁伤〕逍遥散 见一卷火。
〔和营〕当归桂枝汤 归 桂 芍 草 姜 枣
〔滋液〕三才汤 天冬 熟地 人参
〔熄风〕复脉汤 见一卷中风。
〔通络〕旋复花汤 旋复 新绛 葱
〔外贴〕琥珀膏 见三卷积聚。
〔肝火〕当归龙荟丸 见一卷火。
〔肝虚〕四物汤 地 芍 归 芎
〔右胁〕推气散 片姜黄 枳壳 桂心(各五钱) 炙草(二钱) 每服三钱,姜汤调下。
〔左胁〕芎枳散 川芎 枳实(各五钱) 炙草(二钱) 每服三钱,姜汤调下。
胁痛脉案
某氏 左胁痛,卧必偏右,咳则气急,痰带血丝,症由五志怫抑,损伤营络。仿《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潞参、茯苓、甜杏仁、白芍、杞子、枣仁、川贝母(俱炒)、桑皮(蜜炙)、金橘皮、炙草、红枣,煎服效。
沈氏 气攻肋胁左右,上入乳际,痛引胸背,子夜特甚。思人身气血,于子丑时注肝胆,(子时注胆,丑时注肝)。今肝阳上升,诸气皆逆,势必营卫失度,瘀浊不降,呕逆便艰,有自来矣,用微苦微辛以泄降。杏仁、当归须、青皮(醋炒)、延胡、郁金、枳壳(炒)、栝蒌、广木香(汁冲),二服随定。
堂弟 右胁久痛,牵引背膊,呼吸不利,咳则痛甚,坐必体伛,食入稍安,右脉浮弦。此操劳所伤,损动肺络,当春木旺,痛难遽止。夫诸气 郁,皆属于肺。然痛久则入络,姑用苦辛宣通。老韭根、当归须、郁金、杏仁、川贝母、陈皮、佛手柑,二服痛减。按其胁仍觉痞硬,仿咸以软坚。用旋复花、牡蛎粉、白芍、金橘皮、延胡、当归、降香,二服,转用甘缓理虚,以参、苓、归、芍、陈、贝、甘草,痛缓。其亲戚一医以为肝肾阴虚,用熟地滋腻,竟成单胀矣。
郭 去秋肋痛痰血,见症于肝,不足于肾,入春医用通摄奇经,未效。改用桂心、蒺藜等药平肝,不知肝为刚脏,药忌刚燥,痛宜益加矣。延至夏初,木火相乘,体羸食减,日晡寒热,咳嗽气促,口干舌腻,坐则胁背牵引刺痛,脉来弦数无神。症由情志不遂,肝胆寄居之相火,上侮肺金,以至痰红气急,日就羸怯,此以水涵木之法,急宜进商也。阿胶、麦冬、白芍、贝母(各二钱)、五味子(五分)、石斛、黑豆皮(各三钱)、丹皮(钱半),二服寒热止,嗽痛减,食加餐矣。又令晨服燕窝汤,晚服生脉散,症有起色。
韩 右胁有块,梗起攻胸,气痹食少,宵胀引背。此肝强胃弱,升降失和,泄肝通胃可效。浓朴、枳壳、杏仁、蒌仁、青皮、旋复花、降香末、木瓜,三服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