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类证治裁 卷之二

衄血论治

书名:《类证治裁》  作者:林佩琴

(口鼻衄 耳衄 眼衄 齿衄 舌衄 肌衄 九窍衄 血溢 心漏 脐血附)

血从清道出于鼻,为衄。症多火迫血逆,亦有因阳虚致衄者。火亢则治宜清降,生地黄饮子、茜根散。

阳虚则治宜温摄。理中汤、黑神散。既于脉之洪滑弦细别之,暴衄则治凉泻,犀角地黄汤、七汁饮。久衄则治须滋养。止衄散、生脉散。更以血色之鲜浓暗淡辨之,且火迫致衄,有六淫之火,有五志之火。如风寒壅盛于经,迫血妄行,表症仍在,脉浮紧用麻黄汤,缓用桂枝汤。成氏谓此非治衄,仍以散邪。仲景固言衄不可汗也。

若感温热风暑而衄者,宜辛润清凉。如杏仁、丹皮、山栀、茅花、丹参、鲜地黄、连翘、石斛、犀角、麦冬、阿胶、蔗汁、藕汁。因火邪亢极而衄者,宜苦寒咸寒。如黄连、黄芩、山栀、枳壳、栝蒌、元参、犀角、童便。

此治衄外因也。其思伤心脾,惊悸不眠,归脾汤。劳伤元气,咳嗽发热,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麦冬、五味,或当归补血汤加薄荷、杏仁。怒伤肝阴,火冒头晕,生地、丹皮、白芍、山栀、阿胶、甘菊、鲜桑叶。欲伤肾精,阴虚失纳,上喘下遗,都气丸加杞子、菟丝饼。若火不归源,喘促烦躁,脉微肢厥,八味地黄丸,镇阴煎。阴虚阳浮,六味饮加秋石、龟甲、白芍、五味。卫虚营损,气短色枯,养营汤。

气衰血脱,神疲昏愦,独参汤。胃火血升,犀角地黄汤加茅花。此治衄内因也。其酒升血沸,面赤汗多,四生丸。努力负重,伤中损络,保元汤加阿胶。此治衄不内外因也。若衄多,服凉剂不止,系内虚寒而外假热,千金当归汤。衄久不止,热在下焦血分,六味饮加五味、童便。衄久成劳,照虚损治,病后小劳屡衄,石膏牡蛎汤。衄后屡发,或洗面即衄,并以茅花煎汤,调止衄散服。衄血未净,停瘀入胃,致面黄屎黑,加味犀角地黄汤。大衄而头痛口渴,玉女煎。大衄不止,面目浮肿,苏子降气汤。使血随气下,得力全在肉桂。凡久衄须加气药,如木香、黑香附之属。所以引血归经耳。

〔口鼻衄〕血退场门鼻,属肺脾二经。积劳伤脾,补中益气汤,倍 、归。如不应,归脾汤加藕节、童便。

〔耳衄〕血出耳窍,属肝肾二经。暴衄肿痛,左关弦数,多肝经风火沸膝。柴胡清肝散。若常有点血,不肿痛,尺中沉数,多肾经阴虚火升。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元参。外用龙骨 研,吹入即止。

〔眼衄〕血出目 ,属肝火迫络损系。若猝视无睹,滋阴地黄丸去柴胡。常流血泪,驻景丸,外以炒黑槐花末研敷眼角。

〔齿衄〕血出齿缝牙龈,属胃肾二经。阳明入下齿,少阴入上齿。阳明火盛必口臭,牙龈腐肿,甘露饮。

或血涌齿不摇,必酒食炙爆积热,清胃散,外敷冰玉散。甚则衄不止,大便秘,调胃承气汤。阳明风壅,齿龈微肿,或牵引作痛,消风散加犀角、连翘,外擦青盐、 本末。少阴虚,口不臭,齿浮动不痛,牙缝中衄,点滴而出,系肾阴不固,虚火偶动,六味饮加山栀、赤芍。若隐隐作痛,系阳虚于下,火炎于上,七味地黄丸,或盐汤下安肾丸。外擦青盐炒香附末。龈底成块血出,盐汤下六味丸。

〔舌衄〕血出舌上如线,或有针孔,多属心包火。先以蒲黄煎汤,漱之。次以槐花炒研掺之。内服黄六一散,合生脉散。若舌出血如泉,涂舌丹,或川文蛤研末掺。舌胀大出血不止,干姜灰、生蒲黄为末掺。

〔肌衄〕血出肤孔,属卫气不固,血乘阳分。脉洪,当归六黄汤。脉弱,保元汤。脉数,当归补血汤。

脉浮,黄 建中汤。有红汗,色红染衣,黄 建中汤,兼用妙香散,小麦煎汤调下。

〔九窍衄〕诸窍齐衄,总治侧柏散、犀角汤。有中毒者,饮生羊血。颠扑伤者,灌热童便。烦劳伤者,补中益气汤倍参 。若五脏内崩者不治。有遍体无故血出,五花汤。

〔血溢〕血从上出,随火妄行。《原病式》以为心火销烁,用黄连泻心汤。或偶触破伤,血涌不止,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百草霜掺之。

〔心漏〕胸前一孔出血水,名心漏。用嫩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去皮脐,和盐花共研末,以枣肉杵丸,酒下。

〔脐血〕血出脐中,胃受火逼,不得运输。宜熟地、当归、白芍、丹皮、甘草、白芷、侧柏叶、茅根汁、藕汁之属。

 

衄血脉候

衄而不止,脉大者逆。《灵枢》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素问》病若吐衄,脉当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难经》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脉经》脉浮大数,为邪伏于经,宜发汗。大为虚,为脾虚不能统血,宜补气,小而数,为阴虚火乘,宜滋肾。弦涩为瘀积,宜行滞。凡衄之脉,数实坚劲,或急疾不调,皆难治。

久衄脉虚大,头额痛,鼻流淡黄水者死。

 

附方

〔清降〕生地黄饮子 生地 熟地 杞子 阿胶 白芍 天冬 侧柏叶 地骨皮 黄芩 各等分,水煎。

〔清降〕茜根散 茜根 阿胶 黄芩 侧柏叶 生地(各一两) 甘草(五钱)

〔温摄〕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温摄〕黑神散 见本卷血。

〔凉泻〕犀角地黄汤 见一卷温。

〔凉泻〕七汁饮 韭汁 藕汁 鲜荷叶汁 京墨汁 侧柏叶汁生地汁 童便各一杯,和匀服。

〔滋养〕止衄散 黄 (六钱) 当归 赤苓 白芍 生地 阿胶(各三钱) 为末,麦冬汤调服。

〔益肺〕生脉散 参 麦 五味

〔风寒〕麻黄汤 麻 杏 桂 草

〔风寒〕桂枝汤 桂 芍 草 姜 枣

〔伤脾〕归脾汤 见本卷劳瘵。

〔气虚〕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气血〕当归补血汤 炙 (一两) 当归(二钱)

〔喘逆〕都气丸 见一卷火。

〔补火〕八味丸 见一卷中风。

〔补火〕镇阴煎 熟地(一两) 牛膝(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炙草 桂心(各一钱) 制附子(七分)

水煎冷服。

〔阴虚〕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调营〕养营汤 见本卷劳瘵。

〔酒沸〕四生丸 生艾叶 生荷叶 生侧柏叶 生地黄 捣丸如鸡子大,水煎,去渣服。

〔伤中〕保元汤 见一卷火。

〔虚寒〕千金当归汤 当归(一钱) 炮姜(五分) 白芍 阿胶 黄芩(各一钱半)

〔病后〕石膏牡蛎汤 石膏(五钱) 牡蛎(一两) 研末酒服,日三次。

〔停瘀〕加味犀角地黄汤 地 芍 丹 犀角 再加 归 桔 陈 草 红花 藕汁

〔降火〕玉女煎 见一卷温。

〔降气〕苏子降气汤 见本卷失音。

〔外治〕单方 以大蒜头捣如泥,作饼如钱大,贴足心,左衄贴右,右衄贴左,两孔俱衄,左右俱贴,即止。

单方 用线扎中指中节,左孔衄扎左中指,右孔衄扎右中指,两孔俱衄两指俱扎。

单方 黑山栀 牡蛎 龙骨 京墨 百草霜 血余炭等分为末,用茅花水蘸药末入鼻孔,立止。

单方 用湿纸搭额上立止。

〔耳衄〕柴胡清肝散 小柴胡汤去半夏、枣、姜,加 栀子、川芎、连翘、桔梗

〔眼衄〕滋阴地黄丸 二地 芩 连 参 草 归 五味 柴枳 天冬 地骨皮 蜜丸,茶下。

〔眼衄〕驻景丸 杞子 车前子(各二两) 熟地(五两) 菟丝子(八两) 蜜丸,酒下。

〔齿衄〕甘露饮 二地 二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

〔齿衄〕清胃散 生地(四钱) 升麻(钱半) 丹皮(五钱) 当归 川连(各三钱) 为末,分三服。

〔外敷〕冰玉散 硼砂 元明粉(各五钱) 辰砂(六分)

〔便秘〕调胃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炙草

〔风肿〕消风散 见本卷失音。

〔肾虚〕七味丸 六味丸加桂心。

〔阳虚〕安肾丸 便制香附(二两) 炮川乌 川椒(各一两) 青盐炒 小茴香(三两) 熟地(四两)

川楝子(三钱) 酒糊丸。

〔舌衄〕黄 六一散 黄 (六两) 甘草(一两)

〔舌衄〕涂舌丹 乌贼骨 蒲黄 等分研末,涂舌上。

〔肌衄〕当归六黄汤 当归 黄 生地 熟地(各一钱)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五分)

〔肌衄〕黄 建中汤 桂 芍 草 姜 枣 饴糖

〔红汗〕妙香散 人参 黄 远志 茯苓 茯神(各一两) 桔梗(三钱) 甘草(二钱) 木香(钱半)

麝香(一钱) 辰砂(二钱)

〔九窍〕侧柏散 侧柏叶(蒸干二两半) 荆芥炭 人参(各一两) 每末三钱,入白面三钱调服。

〔九窍〕犀角汤 犀角汁 黄连 荆芥炭 小蓟(各一钱) 生龙骨(八分) 黄芩(钱半)

〔遍身〕五花汤 水芦花 红蓼花 槐花 茅花 白鸡冠花 人参 等分,水煎,入侧柏汁和服。

〔血溢〕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血溢〕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衄血脉案

族子 劳力伤阴,口干鼻衄,颊赤神疲,是冬阳不潜,当春脉洪晡热,系引动温邪。先治温,后治劳。

黑山栀、生地、白芍、丹皮、麦冬、沙参、蔗汁。三服脉洪已退,鼻衄亦止,而右尺不静,龙焰未熄,宜滋阴潜阳。六味丸料去泽泻,加龟板、淡菜、五味、白芍。煎服十剂效。

肖 去秋阴疟,病延今夏,三日两发,热重寒轻,鼻衄左孔,膝胫热蒸,乃肾阴下亏,胆火上冒。仍用柴、防升动,致汗多渴眩,鼽衄不已,皆误药贻咎。生地、丹皮、山栀、知母(酒炒)、牛膝(酒蒸)、白芍、乌梅、桑叶,三四服病已。嗣此多服六味丸以滋下元。

吕氏 暑热烦劳,下崩上衄,屡次晕绝,肢冷胸温,苏醒后胁满心忡,惊汗不寐,脉虚芤。此心肝血失所统,而气随血脱也。急须固气以摄血,乃阴从阳长之理。用洋参(五钱)、茯神(三钱)、枣仁、龙骨(各二钱)、黑甘草(钱半)、龙眼(五枚)、小麦(二合)、五味(八分)。三剂神安熟寐,逾日血仍至,复晕而苏。

用理中汤加荆芥(醋炒黑),数服得止。

王 春初鼻衄,口干恶热,由努力伤络,血凝气聚,脐左板硬如掌,脘痞不容侧卧,脉左大右小。

肝乘络伤,应地气上腾,直犯清道。先进缓肝降逆,俟衄止,再商理瘀。黑山栀、郁金、蒌仁、白芍、阿胶(水化)、当归(醋炒)、麦冬、丹皮、炙草。一啜甚适,三服衄止,脉左敛。原方去芍、胶、归、草,加牡蛎、降香、牛膝、归须、桃仁。二服便下瘀黑,脘腹俱宽,盖血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故降逆佐甘缓,理瘀佐软坚。

宗 面苍赤,体质阴虚,病后微热,牙龈血衄成块,随咽下,不痛不肿。治用滋肾以潜龙火,熟地(水煮)、黄柏(酒炒)、茯苓。丹皮、牛膝(蒸)煎汤,冲真藕粉。二服。外用青盐、青黛、石膏。研细敷齿龈,不日而衄止。

王 当春大衄,由情志拂逆,胆火上迫,致血直犯清道,昏眩不时。速用清降,以遏少阳升逆之威。羚羊角、黑山栀、丹皮、阿胶、生地、鲜桑叶,二服衄止。脉来小涩模糊,胸际隐痛,晡时足肿,由 作伤阳,元气不振,惧其遇劳辄发。法宜和补脾阳,潞参、白术、炙草、茯神、白芍、当归(醋炒)、郁金(汁)。数服愈。

 

上一篇:吐血论治

下一篇:汗症论治

《类证治裁》总目录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