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卷一

发热总论

书名:《症因脉治》  作者: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

秦子曰∶人若发热,则为有病,发热不已,即蹈危机。夫人未有不病而发热者,未有发热不休而不死者。凡病而不发热,虽病未重;若病而发热,虽轻不可忽也。故余于发热症,既详着《伤寒大白》中,又复着于大方杂症门,今立外感二条,内伤二条,其余门路虽多,

 

外感发热(风寒、温热)

风寒发热

【风寒发热之症】头痛身痛无汗恶寒,发热拘紧,此表邪发热也。手足多汗,口渴恶

【风寒发热之因】或时令当寒,或非时暴寒,或早晚受寒,体虚不谨,则感冒而发热

【风寒发热之脉】脉见浮紧,寒邪伤营;脉见浮缓,风邪伤卫。左脉浮数,病在太阳;左脉弦数,病在少阳。右脉浮数,病在阳明。六脉沉数,里有结热。

【风寒发热之治】寒邪伤营,无汗恶寒,羌活汤。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风汤。脉弦而数,病在少阳,柴胡汤;伤寒者,加羌活、独活;伤风者,加防风。右脉洪数,病在阳明,葛根汤,寒邪加羌活。脉沉里热,宜清里。

羌活汤

羌活 独活 柴胡 防风

防风汤

防风 荆芥 葛根

柴胡汤

柴胡 防风 荆芥

干葛汤 见伤寒。

温热发热

【温热发热之症】身热多汗,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焦,神气昏沉,烦闷躁扰,此温

【温热发热之因】或时令大热,热淫所胜;或应寒反温,应凉反热,温热之邪,袭人肌表,传入经络,则温热发热之症作矣。

【温热发热之脉】脉多洪数。浮数表热;沉数里热;左脉若数,太阳、少阳;右脉若

【温热发热之治】热在太阳,羌活冲和汤。热在少阳,小柴胡汤。热在阳明,干葛石膏汤;沉数里热,大便结者,凉膈散;下症急者,三黄丸下之。

羌活冲和汤

小柴胡汤

干葛石膏汤

凉膈散 以上四方见伤寒。

三黄丸 见痢疾。

 

内伤发热(气分、血分)

气分发热

【气分发热之症】夜则安静,昼则烦热,唇焦口渴,饮水多汗,此气分发热之症也。

,此内伤实热之因也。若本元不足,气怯神离,夜凉日热,此内伤虚热之因也。

【气分发热之脉】左寸脉数,心气之热。左关脉数,肝胆之热。右寸脉数,大肠肺热

【气分发热之治】左脉洪数,肝胆气分发热,羌活柴胡汤、地骨皮散。右脉洪数,肠胃气热,干葛石膏汤、桔梗汤。

羌活柴胡汤

羌活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地骨皮散

地骨皮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干葛石膏汤 见伤寒。

桔梗 见中热。

血分发热

【血分发热之症】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唇焦口干,反不饮水,睡中盗汗,此血分发

【血分发热之因】或热病后,热伏血中;或阴血素亏,血虚火旺;二者皆成血分发热

【血分发热之脉】左寸脉数,心经血热。左关脉数,肝胆血热。右寸脉数,大肠肺热

【血分发热之治】心经血热,实热,导赤各半汤;虚热,天王补心丹。肝经血热,实栀连四物汤;虚热,归芍柴胡汤。右脉洪数,肺胃大肠血热,实热,清胃汤;虚热,犀桢按∶夜间发热,若无先寒后热等症,方可以血热治之;若先寒后热,每夜如此,乃是太阳经似疟之表邪症,当以太阳经羌活汤表药治之。

导赤各半汤 见不语

天王补心丹 见衄血。

栀连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山栀、黄连。

归芍柴胡汤

当归(三钱) 白芍药(三钱) 柴胡(三钱) 黄芩(五钱) 广皮(二钱) 甘草(五钱)

清胃汤 见齿痛。

犀角地黄汤 见咳血。

羌活汤 见伤寒。

气实柴胡汤 治气实发热。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知母 石膏 地骨皮 天花粉

气虚柴胡汤 治气虚发热。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人参 黄 地骨皮 金石斛

血实柴胡汤 治血实发热。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当归 白芍药 丹皮 大黄

血虚柴胡汤 治血虚发热。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人参 黄 当归 白芍药

以上四方,家秘治内伤发热之正法。血虚发热方中加参 ,气有生血之功;气虚发热方中,不加补血之药,血无益气之理也。

 

上一篇:寒热病论

下一篇:头痛论

上下章节

相关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