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趣闻>正文

中医文化——中国古代医生的几种称谓

2014-04-04 08:46:57

疾医: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医师:首见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太常:医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纪中期,汉景帝改称太常。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府的在宫廷里治病。 

太医令:东汉曹魏时设置,隋唐改称太医署令。此系掌管医疗机构的职官。 

太医博士:北魏置太医博士以教弟子。 

药医师: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诸药、调和制剂等。 

医生:此称呼始于唐代。 

医士:此名首见于北宋。 

郎中:始于宋代,皆称医生为郎中。 

大夫:始于宋代,今北方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院使:隋唐设有太医署,宋有医官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服务。御医,即皇帝内廷的医生。

 

 

 

上一篇:中医典故:“神医”扁鹊有透视功能?

下一篇:中药典故:苦丁茶的历史记载和传说

tags: 中医文化 中医 文化

返回首页

相关

热门

站内直通车

[!--temp.bottomnav--]
返回顶部